分享

古代蒙古帝国猛将如云,铁骑纵横欧亚,没想到在印度吃了大亏

 炫叶楓雪 2021-07-15

世界上最威名赫赫的征服者非成吉思汗莫属,他麾下的蒙古铁骑纵横亚欧大陆,灭国上百,无人能挡。这其中主要有三个原因:

其一,成吉思汗帐下人才济济,猛将如云,谋臣有耶侓楚材、塔塔统阿等等,武将更是不计其数,最出名的有帐前四杰——博尔忽、木华黎、博尔术、赤老温。

帐前四獒——速不台、者勒蔑、哲别、忽必来。

四子——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四子托雷。

四弟——哈撒尔、别勒古台、合赤温、帖木格。

四义子——曲出、阔阔出、博罗忽、喜吉忽。

这20位大将一定有你耳熟能详的,他们都是独当一面的将帅之才,成吉思汗有他们相助,自然能够横扫六合,更何况他们只是成吉思汗麾下战将的一部分而已。

其二,蒙古铁骑不但来去如风,并且不用担心粮草问题,蒙古人喝马奶,吃牛羊肉,他们的“粮草”不用人去搬运,而是会自己走路的。蒙古军队打到哪里,牛羊群就被赶到哪里,非常方便,再加上以战养战的策略,他们的后勤压力很小。俗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中原各国征战的时候断其粮道往往都是克敌制胜,以少胜多的不二法门,然而这一点对蒙古大军来说是行不通的,因为他们的粮草能快速转移。如果说粮草是一支军队的咽喉,那只有蒙古军去扼住别人的喉咙,而别人只能干瞪眼。如此作战,自然打到哪里都是主场。

其三,蒙古独特的骑射战法,能放风筝一般地吊死几乎所有的步兵和重甲骑兵,这种和你保持一定距离然后疯狂放箭的战法在野战的时候简直无解,除非你有一支旗鼓相当的轻骑兵,否则就只能躲在城池之中“望洋兴叹”了。

然而即便是这样天下无双的蒙古铁骑,也曾经在印度吃了大亏。

成吉思汗去世之后,他的后人中有一位叫做帖木儿的,帖木儿的母亲拥有黄金家族的血脉,是突厥和蒙古的混血儿。帖木儿统治着四大汗国中的察合台汗国,早就对印度的土地垂涎三尺。

1397年,印度国内出现分裂,帖木儿力排众议,派遣孙子贾汗吉率领3万骑兵为先锋攻占了木儿坦,自己统领10万大军在后,越过了兴都库什山脉。他们沿着成吉思汗追击花剌子模王子扎兰丁的路线打到了申河,意在完成成吉思汗未能完成的事业。

帖木儿和贾汗吉会师之后一路南下,一路上所向披靡,光屠杀的俘虏就有10万之众,然而印度人并没有屈服,印度苏丹马茂德沙二世举兵迎战,双防交战于朱木拿河,这一次帖木儿遭遇了从未有过的挫折。

朱木拿河畔,120头全身披甲的战象向帖木儿的大军冲去,象牙上绑着淬毒长刀,背上架着塔楼,每个塔楼里面有12名弓箭手火投石手,后面跟着1万骑兵和四万步兵。大象的出现让帖木儿非常吃惊,他们从来没有和这样的庞然大物作战过。战马也被大象吓得不听使唤,要么停在那里,要么四处乱窜,大军一片混乱,被印度军射死的,相互踩踏的,死伤不计其数,无奈之下,帖木儿只能指挥着大军撤退。

第一次遭遇战象的蒙古铁骑吃了一个大亏,然而这一切都是暂时的。1398年12月,双方再次会战,帖木儿在骆驼的背上捆上干柴,搞出了个火骆驼阵。火骆驼阵冲向战象群,战象吓得四处乱跑,和骆驼一起向印度军冲去,倒卷珠帘一般,瞬间瓦解了印度大军的战阵。帖木儿就这样击败了印度苏丹,率大军开进了德里,坐在了苏丹的宝座之上。所以说印度虽然在蒙古军的铁蹄下也坚挺过,但是不够持久,帖木儿也无意亲自治理这片土地,只是扶持了一个傀儡政权就扬长而去,不过他看中了印度的战象,带了许多回去,这些战象在之后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405年,帖木儿在征讨明朝的途中暴毙而亡,诸子之间为了继承权爆发内战,很快分崩离析,不过后来帖木儿的后代巴布尔再次入侵了印度,并且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叫做莫卧儿的帝国。

(全文完)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