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博士拟入职华政被网友抵制,梅桢回应:放弃华政工作机会

 windhepu 2021-07-15

来源:学渣、明星八卦局

日前,曾参与《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一季的梅桢出现在华东政法大学专任教师的拟聘人员公示名单上,此番公示引发该校学生不满。

7月13日下午,梅桢微博发文称自己决定放弃这个机会,全文如下:

近期华东政法大学拟聘我为师资博士后/专任教师的公示引起了公众广泛的关注,在此对支持和鼓励我的所有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得到关注和讨论同时出现了些许不实言论。

毕业前夕,我应聘了多所知名法学院校,因华东政法大学这一博士后研究岗位的定位和发展前景更适合我,而作出了选择。

华东政法大学对博士后遴选工作规定了严格的标准和程序,我通过了书面求职材料的审核并完整参加了所有的面试流程,最终总成绩认定合格后,获得了准予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机会。

我非常珍惜华东政法大学给予的宝贵工作机会。我满怀期待地准备入职,但却在拟聘人员公示阶段出现了关于我的诸多不实信息被大量扩散,影响甚广,身边人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牵连甚至伤害,这是我没有预料到、亦是无法接受的。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放弃这一工作机会,愿能还身边人安宁生活。

再次感谢大家一直的支持和陪伴,我将继续努力,谢谢大家。

前情回顾

7月9日,有网友在论坛上发帖称:曾经参加过《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一季的梅桢去华东政法大学任教了。这一消息引发了网友的争议。



梅桢遭到了两重质疑。

其一,当然是因为她“网红”的身份。

梅桢不仅上过《令人心动的offer》,还是一位视频博主,在几个大平台上,她的粉丝都已经过百万,名气颇高。

不少网友包括华政学生都认为,此举有哗众取宠的嫌疑,她若当大学老师,大概只能开设一些“网红孵化课”,教大家如何制作精美的vlog……

不过话说回来,没有谁规定网红就不能当老师,也没有说网红就一定是没文化、没水平的,这类观点多少有些偏颇。

其二,也是更有理有据、有道理的质疑,来源于网友对梅桢专业能力的扒皮。

有网友对梅桢做了一次详尽的“扒皮”。

据网友调查,梅桢是澳大利亚人,进入北京大学是通过“留学生通道”。

随后,该网友在知网上检索了梅桢在北京大学期间的论文,发现她的总发文量只有两篇期刊文献,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也就是说:知网上找不到她的硕士毕业论文和博士毕业论文。

在北大自己的数据库中,同样也没有找到梅桢的相关论文。

如此一来,网友不断质疑:从梅桢入学北大到再从北大硕博毕业,都得益于外籍身份所带来的优待。

根据以上种种,网友们大概得出结论:对梅桢的学术能力和科研能力持怀疑态度,不认为她有资格任教华东政法,其中很有可能存在什么“猫腻”。

面对这诸多质疑,一句模棱两可的“被大量扩散的不实信息”显然并不足以堵住悠悠众口。

评论下方,网友们仍不愿意“放过”她,其中不少是华政的学生。

他们让梅桢不要“卖惨”,有本事就公开自己的学术成果,说明什么是“不实信息”,以正视听。

就连梅桢“放弃任教”这一举动,都遭到不少人的质疑,认为此举“饱含深意”,到底是不是自己决定放弃的还不一定……

当然,也有粉丝在努力维护梅桢,认为是网友们多事,把人家好好的一个工作弄没了,毕竟梅桢得到了校方公示,就说明她通过了审核,达到了认可。

目前看来,两方各执一词,丝毫没有消停的迹象,梅桢的“退让”似乎也难以结束这场风波。

对此,你怎么看呢?

#梅桢放弃华东政法大学任教机会##梅桢被曝去华政任教,北大博士学历被扒走捷径获利,网友称其不配##网红#

法科生之家重磅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