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挺好》中你看到了谁,你又是谁

 肾品生活 2021-07-15

《《都挺好》中你看到了谁,你又是谁》/陶护

最近追了《都挺好》这部电视剧,豆瓣8.5的高评分,为什么这么火,因为我们都能在里面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这是一个典型中国家庭的故事。

父母不明白,明明我们很爱你,却成就不了你;明明最好的都给你了,你却那么恨我;明明我们不看好你,你却成为最棒的自己。

有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会跟随你的一辈子,也就在你小时候决定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见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苏母重男轻女,顽固强势,苏父懦弱自私,虚荣不知。成长于这样的家庭的孩子们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背后又是什么样的父母呢?

你在哪里找到了自己:

“讨债型父母”

大儿子苏明哲在盛赞之下变得清高好面子,还有一副上帝视角。

有些父母把万般宠爱集中到一个孩子身上,其实是抱着一颗私心——孩子长大了一定会“涌泉相报”“全力尽孝”。

这样的父母如果功利心过强,只是把子女当成投资和附属品,老了就会肆无忌惮地索取。

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让我们看到了苏家父母的功利心:父母卖掉女儿的房间,给大儿子凑钱出国留学,亲戚朋友赶来庆祝。欢庆声中有句台词:你们以后就等着享清福吧!

苏家父母听到这句话,简直心花怒放。因为他们就是这样想的——只有儿子出息了,当父母的才能享清福,女儿不是用来养老的,所以无所谓。

他们将儿子的出息视为自己天大的功劳,挂在嘴边说个不停。究其原因不过一点:因为这类父母,是把养育孩子视为投资。说这句话就是在讨债!

“包办型父母”

苏家的家境一般,可苏明成屋里却有一台崭新的电脑,而女儿苏明玉参加中考的时候,母亲连一本辅导教材都舍不得给她买。但苏明成好吃懒做,整天揩家里油,母亲还乐呵呵资助2000块让他旅游。

二儿子苏明成在溺爱之下变得恃宠而骄,啃老又天真,他是典型的妈宝男。临床心理学家艾伦,韦伯说过:“如果父母的天平集中在某个孩子身上,很容易让他的未来产生巨大改变”。被偏爱的孩子,早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

越是亲近的人,越容易进入他们的道德盲区,父母过分的关爱在潜移默化中孵化出了一个个“啃老族”“妈宝男”,更有甚者,将过度关爱演变成“爱的暴力”。

“忽略型父母”

女儿苏明玉从来没体会过拥有港湾的安宁快乐,在父母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下,苏明玉从小就被父母忽视:饭桌上妈妈夹过来的鸡腿从来都没有自己的份儿;因为大哥要出国、二哥要找工作,自己住的房间被家里卖了,但没有人事先询问她的意见,甚至通知她一声;本来可以考清华,但因为家里条件紧张,在苏母逼迫下只上了免费的师范学校……

像苏明玉这样的孩子,从小就明白“我在这个家是可有可无的” “家里没有人爱我”。为了博得父母更多的爱和关注,大多数人都在“渴望爱与被爱”中挣扎。他们很小就懂得察言观色,过早独立,个性要强,努力成就了事业,但人却丢失了温暖,少了热情。

豆瓣上有一个“父母皆祸害”的讨论组,这个组充斥着当今社会中坚力量们对父母的控诉和吐槽,学习心理学后我也曾跟母亲细聊过成长中的得与失,母亲回我的一句话是,当初真的是不懂啊,我也是第一次做妈妈。的确,父母没有教科书,养育子女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大部分的父母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毒”,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都应该学会审视自己,与其说母爱或父爱是天生的,我更赞同也更愿意相信父母之爱是一种需要努力、进化、被教育而完成的高级感情!让我们共同学习,做更好的父母,做更好的自己吧!

陶护小贴士

凉水洗鼻子:不少人喜欢用冷水洗脸来提高御寒的能力。其实,在洗脸的同时,用一捧凉水捧到鼻子上,先给鼻子降降温,让鼻腔适应较低的温度,就不容易感冒了。  

作者:吴娟

编辑:小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