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昇腾智城:让城市拥有智慧的“灵魂”

 科技正能量 2021-07-15
今天城市巨大化的速度和规模非常惊人,中国城市的人口在过去35年里面增加了4倍,新型城镇化极大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但同时也带来许多城市治理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麦肯锡在其发布的《智慧城市报告》中提到:全世界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于城市当中,预计到2050年,全球城市居民还将新增25亿人。这说明随着全球人口向城市迁徙和集中,未来城市巨大化带来的难题将是一个全球性难题。
 


解决城市巨大化和治理问题的关键,依靠通常的管理手段,或单纯依靠人力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看到诸多AI应用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出现,智慧路灯、智慧卡口、智慧城管、智慧巡检等新兴应用比比皆是。
 
与此同时,支撑智慧应用的AI算力,也成为了一种新型公共资源。换言之,正因为有了AI算力的保障,才能做到让智慧的声音,在城市中顺畅地流淌。
 
AI算力是智慧城市破局的关键

伴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飞速发展,智能化技术在破解城市治理难题、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上已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在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防治常态化的驱动,大量智能化技术融入社会应用体系,为城市治理带来了很多新的体验,也进一步拉动了智能化技术与城市治理场景之间的不断融合。 
 
从“十四五规划”到各地政策文件,以“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建设都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锚点。包括上海、深圳、苏州等在内的越来越多城市都不约而同地从创新治理、市民服务、产业创新等方面不断加大着智慧城市建设的布局力度。
 


智慧城市之所以备受肯定,是因为其能够带来很多实实在在的价值,比如:
 
首先,智慧城市是我国城市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是融合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的有效载体;
 
其次,通过数据拉通,打破数据孤岛,智慧城市能够促进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治理,更方便形成上下一盘棋的城市整体智慧;
 
第三,智慧城市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创造良好的应用体验,例如在智慧交通让道路拥堵情况得到改善,智慧电力巡检用智能设备提高作业安全性,进一步的说,在城市的整体智慧化的进程中,AI算力正成为一种全新的生产力。
 
但走进智能时代,城市的智慧治理也在遭遇很多挑战:
 
一方面,信息系统烟囱林立,数据孤岛现象依然普遍,这就无法在城区层面形成统一的态势感知、综合治理、应急救援、分析决策能力;另一方面,政务服务流程复杂,各委办局彼此间存在系统壁垒,无法给群众提供一体化服务,导致群众满意度较低;再有政务AI创新大部分依赖于国外的基础软硬件,亟需国内自主创新技术成为城市智慧的“根基”。
 
基于这些背景,AI的高效利用明显将成为破局的关键。如第四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所说:“人工智能像春雨润物细无声一样在改变各行各业的力量。要汇聚各方力量,大力发展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让AI算力像水和电一样,成为新型的城市公共资源,让智能触手可及。”
 
集约化到场景
昇腾智城的思与行

按照IDC的预计:人工智能在2019-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0.4%。供给侧理论告诉我们,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取决于经济中需求和供给的相对平衡。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的扩大,带来了对人工智能算力的巨大需求,这也必然会给人工智能算力的供给侧带来巨大的机会。
 
从实际的需求来看,人工智能算力的需求也的确持续呈现上升的势头,很多传统行业都出现了明确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这导致人工智能算力的需求高于供给,形成了供给的缺口,但对AI算力而言,这同时意味着新一轮的快速增长。
 


为了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高效运营,以及智慧城市建设各主体对AI场景化应用的迫切需求,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昇腾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上,华为与云天励飞、安擎、云从科技、宝德、芯翌科技、黄河、千视通、华鲲振宇、极视角、神州鲲泰、文安智能、以萨技术、中科弘云共同发布了昇腾智城解决方案。面向智慧城市,从城市智能化治理、智慧化服务等方面,使能城市AI普及,赋能智慧城市演进。
 
方案通过“集约化城市AI算力平台”,将底层AI算力所需要的软硬件、AI算法仓库和智能调度能力进行了汇聚,并以此为“底座”,通过提供标准接口对外发布AI服务。
 
首先,在智能化治理方面,聚焦城管、应急、水务等场景,构建统一、共享的AI服务平台。建立城市事件库,提供自动发现、智能分拨、全域感知等功能,提升城市治理效率和宏观态势感知,加速城市智能化治理。
 
在实际运行当中,可以做到提高治理效率,快速发现定位事件,即时响应处理,平均治理处置时间减少27%;同时增强信息联动,统筹AI能力共享共治信息,业务迭代敏捷,可以做到3天内上线新业务。
 
其次,在智慧化服务方面,将AI技术融入到智慧导办、智慧热线、智慧审批、智慧问答等服务中,使能智慧服务全流程,打造“秒批秒办”的政务服务。提供线上AI能力,增加在线政务服务通道,可将市民满意度提升18%。
 
除此之外,整个方案实现了自主创新,基于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发展可控政务生态,推动智慧城市在安全可信的环境下实现创新。
 
让智慧城市拥有“灵魂”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有超过500个城市宣布了智慧城市建设计划,有各式各样的平台、方案、产品、服务。那么昇腾智城方案,到底有何不同,它又带给我们何种思考?
 
其一,有数据显示:自2012年到2018年的六年时间,AI算力需求增长了30万倍,未来3到5年AI算力需求将继续增长100万倍,远高于传统通用算力需求的增长速度。
 
而AI算力和通用算力面向不同的应用场景,通用算力可以通过大数据中心输出,可以满足大多数计算场景,而AI算力属于异构算力,例如要实现图形化数据处理,可编程的硬件加速等特定场景的需要。这意味着过去兴建的大量传统数据中心所提供的通用算力,难以满足如今智慧城市对AI算力的需求,因此通过集约化建设,对AI算力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输出,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其二,新型城市建设与地方数字经济转型环环相扣,相互交融。在双循环和国内外形势之下,智慧城市建设对数字安全的考量有增无减,每一个智慧城市都应该建立以自主创新技术为核心的“AI算力底座”,而昇腾基于完全自主技术,可以满足任何对安全性要求更高的政府行业。
 
其三,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群策群力。通常的AI服务商的能力都比较单一,基础设施只做基础设施,平台只做平台,应用只做应用。但是城市的管理者还是希望企业能从顶层设计开始,就将AI能力融入其中,并以此带动整个生态的力量,协同发展。而这恰是昇腾计算产业生态的优势。
 
据悉,目前,在各行业的共同助力下,在政、产、学、研、用各环节的共同努力下,过去一年昇腾的生态快速发展,现在已经联合了超过500家合作伙伴,发展了超过35万开发者,其中核心开发者超过2000名,在100多所高校开展了昇腾的人工智能课程,已经初步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当一座城市充满智慧,数据像血液一样可以遍及每一处角落,每个应用都操作顺滑,如指臂使。这也是昇腾智城的最终期待,以体验为先,通过集约化建设,面向全场景,提供统一、共享的AI服务,让智慧城市拥有“灵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