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死我了,你长了个猪脑子?

 大虎妞日记 2021-07-15

这两天朋友圈里有篇文章很火,就是一位母亲辅导作业神经分裂全记录(漫画)。

孩子们开学两周了,小学甚至幼儿园家长,又开始了辅导熊孩子写作业的漫漫征途。

我觉得我应该把类似的文章拿给胡子同学看看。

他现在还经常控诉我曾经因为辅导作业和练琴,对他的“粗暴”。

让他看看,比我“粗暴”指数高N倍的家长,大有人在。

有次去一单位找朋友玩。下班之后过了很久,俩人一起往外走。

走廊你突然响起一声怒吼:你TM怎么这么笨?

冷不吓地下我一跳!

赶紧顺着声源寻找,朋友拽着我往楼梯走。

我不解地问:咋了?你没听见有人吵架?

朋友朝我“嘘”地一声说:小声点。我们领导辅导儿子功课。

我哑然!

这时候,又听见“啪”一声,似乎拍桌子的动静。

那个声音又传出来:气死我了!你长了个猪脑子?

我惊得一颤!

朋友的领导我见过,温文尔雅的感觉。

只是没想到也有如此暴力的一面,还是对孩子。

当时我还没结婚,心里对朋友领导的印象大打折扣。

嗤之以鼻:太不温柔了。

还在心里嘀咕:哼!以后俺有孩子,保险不会这样!

若干年后,俺也开始监督孩子弹琴,偶尔也辅导功课了!

于是,各种状况来了!

我翻出2009年的空间日记来,回忆一下当时陪儿子练钢琴的过程:

为了检验一下儿子的钢琴水平,也为了给他点压力,决定今年让他考级,老师说先考三级,那就三级吧。 

从05年学钢琴开始,每周一到周四的晚上,都是儿子练琴的时间,也是我训斥儿子最多的时间。

尤其是周一的晚上,因为周六从老师那学的新课,周一开始练习,这是最不熟练的时候。

儿子小的时候老是记不住谱,都是我在一边跟着教他识谱,那五线谱上跳跃的小蝌蚪,可是让我们母子俩费了许多的脑汁。

在中音区还好认一点,到了高音或者低音区,有时候就得一格一格地数了,一边识一边弹。

因为儿子的健忘,我有时候都要暴跳如雷!

恨不得照他脑袋上拍一巴掌叫他开窍!

现在想起来,真是很自责,这么小的孩子,面对这么多枯燥无味的音符,还得忍受妈妈粗暴,真是很残忍! 


周二儿子就稍微熟悉一点了,起码不用我跟着他识谱了。

但是声调降调有时候还是忘记,所以经常被我敲一下手指。

儿子从来不大声哭,都是默默地流眼泪。而我因为心疼他,不让他哭,还是经常吼他。

现在想起儿子他可怜兮兮的样子,我恨不得就甩自己一巴掌,怎么这么狠心的妈妈啊!

有时候我会疼儿子疼的掉眼泪,可是当他钢琴练不好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生气。

唉,看看镜中自己越来越苍老的面孔,越来越多的白发,就觉得是钢琴惹的祸,让我们娘俩都痛苦!

 
周三儿子弹的就很流利了,这时候的我,站在门口,听着那悦耳的曲子,心里就非常的自豪,非常的开心,感慨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陶醉在音乐的海洋里,感觉总是那么的飘逸。 


周四儿子就很自信了,不用看谱子就可以弹了。

这时候是我最开心的时刻,遇到熟悉的曲子时,我会偷偷地躲在琴房外边,用手机给儿子录音,有机会就在朋友同事面前炫耀一番。

呵呵,听到夸奖,心里别提多美了! 

周五是儿子休息的时间,基本不弹琴。

 
其实,让儿子学琴,并没有指望他成为大师,最初是想开发一下智力,因为手指的运动对于大脑的发育是很有帮助的。

锻炼一下手脚的协调能力,开发孩子的听觉,视觉,锻炼记忆力,注意力。

最重要的一点,因为我和孩子爸爸的性格都比较急躁,我希望通过学钢琴,让儿子能够稳一些,不要象爸爸妈妈一样一遇到事情就着急。

现在看来,这些作用都在儿子身上体现出来了,儿子在上课的时候确实能坐得住,比较稳重,还有学习成绩也不错,总之一切按良性发展。

 
对于儿子学琴,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是我还是会激励儿子坚持下去,虽然有些辛苦,但是苦中有乐。

对于我,对于他,都是一种磨练! 


谨以此篇激励儿子,希望他能顺利的通过今年的升级考试,即使考不过,我也不会责怪他,考级只是一种激励手段,我们的目标是:学点东西,有一技之长,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有一点拿出手的东西!

 
( 嘻嘻,儿子在一边看着,美滋滋的笑了!) ”2009-4-27 19:39

呵呵,我看完这篇日记,也笑了。

九年前那个场景历历在目。

胡子同学从2005开始学琴,大约学了五六年。

看我日记中所写的陪练日记,可以想象,我每天在固定时段,有规律的情绪变化过程

而每周有规律地从紧张到微怒到恼怒到暴怒,再从暴怒逐渐放松到舒缓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胡子同学渐渐成长,钢琴水平逐渐提高的过程。

这也是一部活生生的,温柔少妇变成河东狮吼中年老母的过程。

哪个中年河东狮吼的老母,不曾是个温柔可人,细语呢喃的娇滴滴闺中女子?

那个娇滴滴温柔可人的女子被掉包了吗?

我偶尔翻出年轻时候的照片,再对着镜子看看现在这张老脸。

总算发现了为什么变化如此之大:

这张老脸上,刻着这些年生活中的磨砺痕迹。

而且越来越深刻。

尤其是怒的时候,恨的时候,老脸更加狰狞!

而姑娘时代,

哪有那么多的重复性愤怒过程?

唉!

所以,安慰一下已为人母的“姑娘”们:

你要知道,这些辅导孩子的情绪变化,不是你自己独有的,你不是在孤军奋战,“愤怒”的队友有的是!

拿那句最安慰人的话来安慰一下你:

哭个屁!你看我比你还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