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叛逆期有些长

 大虎妞日记 2021-07-15

在某个行业群里,认识一个小伙子。

说认识,其实就是偶然在群里搭句话。小伙子经常看我的文章,并且会就一些事情跟我沟通。

比如会问我作为新员工到单位,怎么称呼老员工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年龄大的女同事。

我就自己的亲身感触告诉他:除非看起来确实很老很老的,一般年长的就叫大姐或者姐姐吧。

后来又谈到单位薪酬,大学所学的课程在工作中用不到等,诸如此类刚入职的青年学生常有的困扰。

我总是鼓励他努力拼搏,先不要太在意报酬,工作间隙别忘了学习之类励志的话。

青年很尊重我,问怎么称呼我,我让他随着他师兄也叫我“师姐”。

最近瞅了个时间,跟小青年在微信上聊了聊他的高中及大学。

经他允许,我把跟他聊天的大体内容写出来,希望对家长及孩子们能有些教育意义。

青年是1995年的,叫我师姐我觉得自己成了九零后。

小师弟2014年考入济南大学,一本。

当年高考成绩582分,我查了一下2014年山东省的一分一段表,当年这分数对应的省位次是59753。

这个省位次对应今年的成绩是549分左右。

小师弟当初在实验二中上的初中,中考成绩675分,顺利进入实验高中。

小师弟高中的成绩经历了一番跌宕起伏:

高一:成绩最好的时候,年级排名43。

高二:开始叛逆。

具体表现:不学习,谈恋爱,天天耍。

高三:拼了一年,追到年级100名。

高考:发烧,考语文睡着了,作文没写完,考了110分。

我问他高三怎么不谈恋爱了,他说:再谈就考不上大学了。

我问他:叛逆的原因是什么。

他说:从小家教严,上高中以后住校没人管,就不自觉了。还有就是受个别同学的影响。

我问他:叛逆以后爸妈都什么反应?

他说:我聪明啊。在校一个样,在家一个样。直到高考完,才和爸妈说。

我问:你成绩下滑,你爸妈不知道吗?

他说:我爸妈一直以为我学习不错,偶尔发挥不好而已。

我问:爸妈是干什么的?

他说:爸爸包工头,妈妈在家。

我问:在农村吗?

他说:对啊,要不高三不敢不学了啊,考不上大学毕业就得种地。

后来小伙子告诉我,他大学的时候继续叛逆,高三只是隐忍了一年。

大一上学期的时候还安心本分点,大一下学期开始,天天喝酒,出去玩。

后来认识了不少人,慢慢接触了培训机构,自习室,理发店等,给他们做推广赚酒钱和衣服钱。

在班里担任团支书,学生会主席,差点被撤掉。

这个时候,他的老师帮助了他。

他的老师是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他系统地培训了一年。

毕业的时候,他的转变让所有老师都很惊异。

他是省级优秀学生干部,选调生。

关于他的叛逆原因,他是这么认为的:

从小家里管得太严,一自由就撒欢了。

大学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对于自律性差的他来说,就是灾难。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从小被比他大的孩子欺负。

因为成绩好,又不大说话,背后被人叫作小超霸,半路拦着他要钱。

我想象了一下,这孩子被拦住追打要钱的场景,不禁深为难过。

在他回忆叛逆时代的时候,我忍不住问他:父母对你的关心少吗?

他说不少,只是缺少精神层面的引导。

可以想象,父母肯定给予他家里最好的物质供应,但是在思想上精神上的关注是缺乏的。

他如是感悟:

父母有一个教育误区,以为学习好就行。这是不全面的,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与文化、素质、思想境界是不能划等号的。

所以不光要教育孩子好好学习,还要在价值观、思想层面上进行引导。

回忆他转变的那一年,他说:

因为快毕业了,逼着自己学习。学习申论,跟着老师学习最高领导的系列重要讲话,每天背一条。真奇怪,天天背,真的对人价值观的引导很有用。

我说:这是心理暗示的作用。

小师弟反复强调了精神引领的作用,反复强调没有理想信念特别可怕。

可以看出来,当初的他就是缺少了精神上的及时疏导,导致了叛逆持续到大学三年级。

家长的严格管理是好事,但是太注重外在形式的严格,而没有深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去交流,会导致孩子叛逆的爆发并持续。

对于学弟学妹们,他的建议是:

放松心态。

但是还要坚信,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虽然付出和收获暂时不会相对等,但是总会厚积薄发。

并且他以自身的经历告诉学弟学妹们:

现在回顾,同学们之间的差距,就是从高考开始的。

非常感谢小师弟的现身说教。

同时我想告诉大家,小师弟是个很有想法的青年。

今年作为选调生,他放弃了公务员的目标,进入大型国企。

目前奋斗在工作岗位上,忙而充实。

相信对于已经学会思考,有了理想和目标的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定能厚积薄发,实现自己的梦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