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咱那时候也修过车

 大虎妞日记 2021-07-15

下午骑自行车上班。

骑到单位附近停车桩放车的时候,看到一个女士刚刷了辆小绿准备骑。

一试,没上去。

“哎吆吆”着开始调车座子。

现在的共享单车车座子很好调整,而且专门有机构维护保养,特别方便。

前些日子跟蛋妈去植物园的时候,蛋妈从家里推了辆小自行车去车行调整。

路上跟我说:

那天跟闺女骑车,自行车吱吱啦啦地,叫我pai了好几jue,把闺女喜毁了。

我也笑着说:

那些年咱们骑车的时候,不就是经常因为车响,一边骑车一边用脚踢几下链瓦那里?

六零七零后有没有没踢过的?

九零后零零后的知道“链瓦”是啥吗?

就是包在车链子外边的那个铁盒子。

八十年代的时候我能简单地维修自行车。

车子有异响,大多因为车链子松了或者链瓦变形了,链子蹭着链瓦,便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引来路人侧目。

很烦人呐!

简直太烦人了!

便用右脚使劲踢一下链瓦,或者动静小了或者变成了另外一种动静,或者没动静了。

过一阵,又开始了。

那旋律随着车速的变化而变化。

踢踢踢......

越踢越厉害。

不得已,找个人少的地方下车把链瓦连掰带扭。

只要不再制造噪音,怎么折腾都行。

当然,这种连踢带掰带扭的手段,仅限于对付新鲜感已经过去的自行车。

还在新鲜感中的自行车,那不舍得。

尤其是新买的自行车,那得当个宝贝对待。

我见过那种被当做爱宠的自行车:

把整个车的那三根大梁全部用彩色的塑料带缠起来,车座子套上个金丝绒加流苏坠子的套,或者用彩色毛线织的套。

哎呀,那个美。

对了,赵德发老师在《一九七零年代我的乡村教师生涯》中就写过如此武装过自行车。

到了八十年代,我们这些年轻人上学的时候,自行车就没那么金贵了。

我们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常用自行车秀恩爱:

女孩子坐在车前大梁上,挥舞双臂,男孩子飞快地蹬着车。

笑声一路飞洒。

上演着自行车版的“泰坦尼克号”。

那个美。

想起这些旧事,并不代表想回到那个年代。

只是觉得有趣,而且也想跟我一部分九零及零零后的年轻读者们分享一下。

现在到处都有共享自行车,可以随便挑一辆骑,不用担心路上吱吱呀呀地叫。

我们及我们以前的那几代人都曾经历过时代的变革,经历过生活条件由低到高的过程,所以大概更懂得珍惜生活的来之不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