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近诗人>>林晓鹏 · 先感动自己再去感动别人

 诗百家 2021-07-15

先感动自己再去感动别人

走近诗人林晓鹏

      林晓鹏,笔名酷暑,广东揭阳人,现居广州。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委员、广州市荔湾区作家协会理事。

      林晓鹏从小喜欢诗歌,名字也是自己取的。父母原本想给他取一个带“斌”字的名字,希望他长大以后能够文武双全。可他却不愿意,三岁的时候给自己取名“晓鹏”。他说《春晓》是他第一首会背的古诗,“晓”字也代表每天的开始;至于“鹏”字,他喜欢李白的一句古诗“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而且大鹏鸟也是岳飞的化身。

      语文一直都是林晓鹏的强项。可惜,擅长并不代表着考试优势,每到重大考试就出现意外。中考的时候,语文考得比数学低分;高考的时候,政治却是状元。所以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他甚至怀疑自己对文学的鉴赏能力。直到上了大学,很多诗歌和散文的发表,才坚定了他对文学的信心。

      2009年初,林晓鹏开始接触网络文学,起初怀着玩一玩的心态,没想到一年下来,竟在广东校园文学网上发表了100多篇诗歌和散文。2013年,他开始在整理一些过去的作品,发现作品写得不少,但都是重复创作,水平并没有太大的进步。那时候,他开始静下心来反思,究竟自己喜欢文学的什么?又该怎样去表现文学?如果一篇文章言而无物,无法触动读者的内心,那么这篇文章就是失败的,即使写得再优美,也只能成为漂亮词藻的堆积。他内心出现一个声音:文学应该是情随心动的,应该是反映生活的,词语只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写作的人只是用文字去撬开读者想象的空间。

     2013年至2015年,林晓鹏的作品有了质的飞跃。两三年的沉淀,第一本散文集《回声》在2016年4月出版,同年7月应邀于广西桂林“纸的时代”旗舰书店公开签售,12月受邀于“首届广州青年文化节”现场签售,2017年4月又应邀在白云区委宣传部主办“风雅白云 共享阅读”读书月启动仪式上现场签售。朋友的认可,读者的喜爱,让他更坚定了对文学的想法。

      林晓鹏坚定着写作是内心自由的流露,写作不在于刻意追求作品的数量,而在于刻意追求作品的质量。2016年散文《晚霞下的小镇》《时光里的约定》和《冬雨渐歇》入选《广东青年作家精品文选(2015—2016)》,诗歌《青春·泡沫》发表于《诗词》,2017年诗歌《春分》、散文《年味寡淡》《虚度一抹旧时光》发表于《青年文艺》。2017年以后,林晓鹏对诗歌和散文的喜爱并没有减少,但也开始尝试小说的创作,先后发表了短篇小说《村口走来两个人》《看坟》《一把苦芥菜》,其中《看坟》《一把苦芥菜》入选《中国小小说选集》并翻译为英文。

     林晓鹏跟朋友说过:“写东西应先感动自己,再去感动别人。”诗歌的创作更是如此,诗歌创作应该是有感而发的,应该是内心自由的,更应该是能触动读者心灵的。

林晓鹏诗歌精选

           

春   分            

把黑夜,再缩短一点点

将白天,再拉长一分分

日夜在这一天平分

黑白在这一刻平衡

雨水点燃了清晨

春风把消息告诉每一个人

万物都在沸腾

沸腾这新的里程

而日子并没有停顿

自此以后,每天的光明

都终将增加一寸

   

过  境   

过境的火车

应在漆黑的天桥下

决绝地远去,用汽笛

丈量夜的深浅

黑夜加深了背影的黑

也就看不见天桥的眼泪

孤独留在身后,静默遗在昨天

此去经年,不再挂念

  

           

◎晨风·桂花香        

墙上的钟摆没有停歇过

惦念,在相仿的日子里不紧不慢

晨风狡黠,试探默默的窗帘

一个踉跄,筛进些许光亮

拨动一丝秋去冬来的惆怅

雨水浸润的十一月

打湿了院子一落桂花香

隐约,像顽皮的小孩

兴许藏匿在门外

却叫人忍不住痒痒地猜


让生活插上诗歌的翅膀

在最好时光 读喜欢诗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