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抓好“菜篮子”既要决心又要创新

 道就是爱 2021-07-15

  近日,农业部网站刊发文章,肯定了广州市“菜篮子”工程建设的一些创新作法,值得各地借鉴。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不仅用大量篇幅强调了确保“菜篮子”供给的重要性,而且提出了抓好“菜篮子”建设的措施和途径,其中比较明确的任务就是要求各地既要建好“菜园子”,又要管好“菜摊子”。

  建好“菜园子”就要抓好蔬菜生产,而管好“菜摊子”就要重视质量安全和交易秩序。当然,仅有这些还不够,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中间环节,即为“菜车子”,也即如何解决和避免一方面“菜贱”伤农民,一方面“菜贵”又伤市民的问题。

  如此说来,“菜篮子”工程建设实在是一个涉及“建、管、运”的系统工程。

  正因为这个工程涉及面广,国家才进一步实施了“菜篮子”工程市长负责制。这无疑给各级市长赋予了更大的责任和压力,究竟如何作为,既考量着市长们的决心,也考量着市长们的智慧。

  从广州市的一些作法来看,他们不仅决心很大,而且充满了智慧。

  决心之大体现在“四个加强”和“四个确保”上。比如加强体制机制保障,确保工作落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生产能力;加强流通体系建设,确保均衡供应和价格稳定;加强质量监管,确保“菜篮子”产品安全。

  虽然全国其它各地也都是这么几个抓手,但若要达到类似广州市的力度,没有一定的决心是办不到的。比如在生产上,确保54万亩常年生产面积和238万亩复种面积的保有量;在农业载体建设上,高标准规划建设15个千亩蔬菜生产基地和20个蔬菜专业村、10个水产基地、31个万头猪场、96个年出栏10万只以上的家禽场。

  更能体现决心的是,他们在建成6个年交易额350亿元以上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上,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全国首家网上“菜篮子”绿色样板市场,形成了“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

  当然,上述这些举措都是常规办法,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的当今,既能解决实际问题,又能较好地利用市场手段,还须有一些创新的做法。在这方面,广州的“五个创新”做得不错。比如在财政金融扶持方式上创新,带动社会资本投入48亿元,重点建设35个骨干项目;在市场主体发展方式上创新,扶持农业企业上市;在生产经营方式上创新,大力发展品牌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订单农业、电子农业;在质量监管体系上创新,建立健全从种子到肚子、从田间到餐桌的监管制度;在区域合作模式上创新,建立“异地对接、异地扶持”机制,沿高铁、高速公路布局建立外省外市定点生产基地。

  也许其他有关地方在某些方面比广州的做法更具特色,那是值得欢迎的。但无论怎样做,都离不开决心和创新。因此,决心大小和创新与否,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

     (刊发于2012年5月16日《中国产经新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