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槐树街183号】张建成 |一日散记

 槐树街183号 2021-07-15

作者/张建成

《一日散记》


2021年6月26日,天一亮,我就起床,洗漱一番后,匆忙走出了家门。按照约定时间,赶往邯郸市丛台公园东门,和几位老师会合,一同前往大名县金滩镇郭隆真旧居,参加市小小说基地揭牌仪式。
这一天,虽然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是对我来说,却是近年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一天。因此,我要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
夏天太阳出来的早,六点多钟就露出了笑脸。街上路人不多,大概是周末缘故吧,人们还沉睡在梦乡里。
悦耳的手机铃声响了,我一看,是韩吉祥老师打来的电话。韩老师,七十余岁。长的瘦高个头,长脸容。浓黑的眉毛下,一双眼睛看人就流溢出热情的光泽。他退休前,曾担任过某县纪委书记。喜欢文学,出版过《耀眼的露珠》等几部书籍。
我急忙接电话,韩老师关切地问我走到哪里啦。我知道他是一个热心肠的人,怕我迟早才打电话询问。看一眼手表,快到集合时间啦,我说走到了公园北门。说完话,关掉手机,加快了步伐。


丛台公园东门慢车道上,一辆银灰色轿车停在那里。当我走到离车不远处时,韩老师从后坐车窗探出了头,脸上挂着微笑,招呼我上车。
徐东老师坐在驾驶位置上,胸系安全带。见我坐上副驾驶位置,提醒说戴上安全带。徐老师六十多岁,长得虎背熊腰,颇有山东好汉气魄。他年轻时当过汽车兵连长,看来安全二字已经烙在心中。徐老师虽然外表看豪爽,但是他心细如发。写的小说,文字精练,妙趣横生,已经多在媒体上发表。徐老师回头问韩老师路怎么走,韩老师说到沙囤村口接孙琳老师。徐老师启动车子,驶上快车道,沿着中华路朝南驶去。
作家之间,没有职位高低之分。别管你退休前职务多高,或是工人,商人,大家见面都是喊老师。这种称呼,让人听起来感到斯文,亲切。
车穿过了高大雄伟的东环立交桥,跑了二十多分钟路程后,老远就看见孙老师站在路边,向西眺望。车缓慢地停到了路边,韩老师推开后车门,孙老师健壮的身躯弯曲下来,钻进车里。徐老师问走高速还是走国道?大家说走国道,沿途可以欣赏田野风光,为小说描写野外风景积累一点素材。徐老师开启手机导航,定位邯大线上。车沿着乡间柏油路,往南驶去。大家不顾天气炎热,关掉空调,摇下车窗,吹着自然风,一边谈天说地,一边朝窗外观望。蓝天白云下,烈日已经爬上树梢,强烈的阳光,照耀在黄土地上,折返回来的光,刺的人眼睛有些睁不开。路上,不断有汽车迎面驶来。亦有电三马车,拉着玉米秸秆,摇摇晃晃跑在地头小路上。我感到纳闷,心想玉米都是秋天成熟,这时候怎么会有玉米秸秆?忍不住好奇问怎么回事。孙老师是一位著名作家,退休前在乡镇工作,家又住在农村。他解释说这是春玉米收获后,农民往家里拉秸秆。我从小生活在城市,很少去乡下,不懂得农作物生长情况。孙老师的话,解了我心头疑惑。看来写小说,必须深入生活,了解各方面事情,才能写出符合实际的好作品来。不了解事物的规律性,凭空想象,闭门造车,就是写出小说来,驴唇不对马嘴,也会让人读后笑话。
车轻快地跑着,穿过了一座又一座村庄。我暗想;怎么还不到邯大公路呢?在手机导航下,车一会左,一会右,向西南方向跑着。绕了好多道弯,才驶上邯大路。这时候导航仪又说;前面两公里处就是邯郸绕城公路。我往车窗外面一看,心中疑惑起来。车向大名县走,应该迎着太阳行驶才对,怎么车会逆着阳光行驶呢?我急忙让车停下,推开车门下去,走向路边一户农家问路。农家门口树下,坐着两三位纳凉的中年男人。我问:师傅,去大名县怎么走?一位男子站起身来,看了我几眼,手指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说往东走。我回到车上,让徐老师开车调头。大家仔细一想,恍然大悟,原来导航仪让我们重返邯郸上绕城公路,走高速路去大名县。大家笑啦,说;看来做任何事情,都马虎不得。只有经常心虚请教别人,才能少走冤枉路。


邯大公路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公路两边柳树,白杨树上,蝉藏在茂盛的枝叶间,高一声,低一阵,唱着流火似金的夏天。
9点半钟左右,车进入大名县城。元城路中段路西,人行道树下站在一些人。我们下车,市作协副主席赵明宇迎过来。赵老师五十多岁,中等个头,身材微胖,长圆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他衣著穿戴随便,衬衣只系了下面三个扣子,上面露着枣红色胸脯。他和韩老师寒暄几句话后,招呼作家到身边,介绍了小小说揭牌仪式安排,然后让大家上车。五辆轿车,排成一溜长队,朝郊外跑去。
金滩镇在大名县城东北方向,约有二十公里路程。我们不熟悉路况,又是跟在车队后面跑,路上各种车辆多,快跑到金滩镇的时候,就看不见前面的车队啦。怕走错路,只好在一个十字路口停车,打听郭隆真旧居地址。
问路,不用说是我的事情。一来我爱动不爱静,这是我退休前一直干城管工作,养成的习惯。二来我比其他老师年小几岁,问路自然应该我去。
看见路边有过行人,我拦住人家就问;师傅,去郭隆真旧居朝那个方向走?乡下人诚实,热情。看出我是外地人,就偏着头,手指前方,认真的说,一直沿着大路走,不要拐弯。看见路西有一个街牌,车拐进去直行,看见路口再左拐弯就到啦。我点点头,说声谢谢。镇里面的公路两边,多是新盖的红砖平房。路口多,不到两公里路程,问了三次路。当我准备再次下车问路时,徐老师拦住我说到了。我在车上抬头往左边一看,路西一条小柏油路上面,横着一块街牌《郭隆真旧居》。
郭隆真旧居坐落在古卫运河大堤上面,门口面东,灰砖盖成,显得古朴素雅。我们走进去一看,里面是一个里外院。外院是办公用房,再跨入一个长圆型门进去,才是郭隆真旧居。里院中间是一个长方形院子,院的南北对衬各有三间平房。平房木格窗户下面,各生长着一株一人多高的石榴树。眼下,正是石榴树挂果的季节,北面树上,已经结了二三十个,拇指大小的青皮石榴。枝头上,还有十几朵石榴花开的火红。南面那株石榴树,虽然长得旺盛,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挂果,也没有花朵。院子正西面是正房,两位管理人员,正在门口上方悬挂红条幅。上写一行金色大字《邯郸市小小说创作基地授牌仪式》。
我抬头看天,烈日已经快移到头顶上方了。再看手表,十一点钟。心想该举行授牌仪式啦。果然,功夫不大,有管理人员招呼来的作家,在正房前面空地中间集合。
没有喧天的锣鼓声,也没有震地的鞭炮声。作家们排好了队,一位大名县退休领导,面对大家,热情洋溢地讲话;欢迎小小说基地落户金滩镇,为农民带来精神食粮……讲话结束。赵老师把一块《小小说作家创作基地》铜牌,授予了管理人员。韩老师代表大家发言:文学创作落户农村,这是一种创举。让文学落户乡下,会培养出更多的农民作家,写出反映农村现实生活的小小说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让文学为大众服务,为社会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授牌仪式简单而隆重,在喜气洋洋的气氛中结束啦。一位管理人员,引导大家进屋参观郭隆真事迹展览。
郭隆真烈士:女,1894年出生于大名县金滩镇金北村,一个回族家庭里。少年时她聪明好学,勤于思考,立志救国救民。后到天津直隶女师读书,和周恩来,邓颖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成立觉悟社,组织进步团体参加《五四》运动。1930年郭隆真在青岛被国民党抓捕,在狱中受尽折磨。后被押捕刑场,英勇就义。听着讲解员悲痛欲绝的讲解声,我被英雄事迹感动的潸然泪下。
忽然,屋外传来庄严的宣誓声。我走出屋门一看,一群身穿白衬衣,胸挂党徽的人,在前夕,站在烈士旧居前面,右臂高高举起,握紧拳头,重温入党誓词。那激昂澎湃的声音,响彻云天,震撼人心。不禁让人精神为之一震,感到浑身热血沸腾!
下午,我们要返程啦。
上车后,大家余兴未尽,商量说走大名至馆陶线,然后沿309国道返郸。这样走虽然多绕几十公里路程,但是沿途能多看几眼,新农村建设发生的巨大变化。车朝东北方向驶去,公路两边,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大片大片的秋玉米庄稼,已经长有一尺多高啦。在风的吹拂下,禾苗惬意的前仰后合,愉悦地拔节生长。远处,一座座村庄,在树林掩遮中,隐约可见。蓝天,白云,太阳,黄土地,禾苗,村落,勾画出一副美丽动人的画卷。让人眼瞅着,心灵中不禁升腾出一种亲切感;辽阔的中华大地,就是我们可爱的家!
车驶入馆陶县城,沿着宽敞的街路西行。路两边,人行道树婆娑,绿化带里鲜花怒放。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高耸入云。我的祖籍在馆陶乡下,小时候回过几趟老家。路过县城留给我的印象是;几盏路灯一条街,一片平房一座城。现在取代它的是;一座正在崛起的现代化新型城市! 
夕阳渐渐落到了树梢下方,晚霞染红了西方一抹天际。车驶出县城开上309国道的时候,暮色徐徐降临了。宽敞平坦的国道上,来来往往的汽车灯光亮了起来。那一道道雪亮的灯光,就像一串串移动的灯笼,照亮了道路。看着车窗外面大地上,远远近近,一片又一片璀璨的灯火,我的心绪不禁飞翔起来,感慨万千的想;百年前,我们的先人,同郭隆真烈士一起,为了民族的解放,祖国的繁荣昌盛,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作为后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尽心尽责,爱护好自己的家园呢?一句话;那就让我们建设好,守护好,我们脚下这块神圣的沃土吧!

【END】

编辑|安默

作者简介

张建成,1961年出生河北邯郸市。中共党员。由于自己喜爱文学,业余時间写作,曾在邯郸日报,晚报,电视报以及邯郸文学杂志上发表过近百篇通讯报道、诗、散文以及小说。

槐树街

素酒一杯琴声远,江湖几度风雷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