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来无沙可用?全球面临沙子枯竭危机,对中国基建有多大影响?

 zzbjackie 2021-07-15

近年来,中国的基建事业可谓是十分红火。2020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全年合同额已经达到了2500亿美元,而在1979年的时候这一数额还是3400万美元。

你瞅瞅,近8000倍的涨幅!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有着“基建狂魔”之称的中国已经开始头角峥嵘,在国际基建方面绽放自己的光彩。

未来无沙可用?全球面临沙子枯竭危机,对中国基建有多大影响?

就在前途似乎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一个尴尬的问题出现了——地球的沙子不够用了!!

今天无极哥就跟大家一起掰扯掰扯这场“沙危机”。

当下,沙子紧缺的急迫感越来越强烈,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的基建大国,也是用沙大国来说。

未来无沙可用?全球面临沙子枯竭危机,对中国基建有多大影响?

曾是孩童“玩物”的沙子,用途可真不小。平时小到铺个路、修个房子,大到电脑、手机、芯片科技处处都有沙子的身影。

在工业冶炼里,沙子更是充当冶炼的速溶剂。除此之外,家家户户窗户上的玻璃都见过吧,它的主要原料就是沙子。

看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沙,竟也面临枯竭的困局?

根据中国砂石协会会长胡幼奕的话来看:

通常情况下,建设一平方米的房子对于沙子的需求量是在0.8吨左右;而修一条长达一公里的农村公路对于沙子的需求量则是在856吨;同样修一条长达一公里的高速公路对于沙子的需求却是在5万吨左右;更不要说是修一条长达一公里的高速铁路了,它对于沙子的需求更是达到了12万吨。

再往大了说,你知道我国修一座核电站需要多少的沙子吗?1200万吨!!

未来无沙可用?全球面临沙子枯竭危机,对中国基建有多大影响?

你可以想象一下,作为“基建狂魔”的我们,用沙量会达到什么样的天文数字?

其实,中国每年的用沙量高达200亿吨左右。

200亿吨是什么概念可能不好想象,那你只需要知道在全球用沙总量中,中国占了差不多二分之一。

在如此大的需求下,全球面临沙子枯竭危机将会对中国基建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根据央视调查2019年发布的报道称,随着沙石供应的不断下滑,越来越多的地方工程受到影响,而被迫处于停工的状态。

在我国重庆市的城口县里,县城的沙石需求是在500万吨左右,而市场只有160万吨的供给,连需求的三分之一都达不到。

有的省市为了防止沙石资源外流,甚至还专门设置了检查站,严格控制。就比如说在江西省上饶市的余干县就这样做了。

未来无沙可用?全球面临沙子枯竭危机,对中国基建有多大影响?

湖北省省内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居民自家装个修还得去开个证明,然后才可以买到沙。

这些生活用沙还是基本有保障的,但是诸如机场、高铁这样的用沙大户就不好说了,其省内这些重点工程就曾因为沙石断供而停工了一段时间。

而根据福建省相关部门的测算,预计在2019到2021年期间,全福建省的年均建设用沙是在1.1亿立方米左右,供需缺口会达到75%。

其实,早在2014年的时候,就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所发布的一篇名为《沙子,比你想象的更稀缺》的报告中就提到过,世界范围内每年被开采的沙子和砾石的数量是在400亿吨以上。

这一数字还是略有保守,根据联合国数据,全球每年会产生500亿吨左右的砂石消费量。并且这一消费需求量在未来五年的增长率会一直保持在5.5%左右。

虽然人工砂石的开采已经增加到了3.3亿吨左右,但是在庞大的需求量下,这样的供给远远不够。

未来无沙可用?全球面临沙子枯竭危机,对中国基建有多大影响?

此后根据英国《自然》杂志在2019年发表的评论,当下砂石的开采速度远远超过了其自然恢复的速度。换句话说,过度开采的情况十分严重。

于是,在全球开始蔓延一种环保风潮,这对本就不富足的供给来说,可以算是“雪上加霜”了。但咱也不好说啥,环保嘛,初衷是好的。

要知道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不仅引发了沙石相关的能源争夺,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生态的恶化。

根据联合国的粗略估计,在未来30年的时间,世界上大概还有25亿人将进城。

因此就需要进行填海造陆,从而对沙子产生更大的需求。

未来无沙可用?全球面临沙子枯竭危机,对中国基建有多大影响?

就拿新加坡这个国家来说,其每一平方公里的填海工程就需要周边国家为之提供3700多万立方米的沙石。

不仅如此,新加坡还在一直囤积沙子,并将之作为应对贸易禁令和沙子短缺的一种战略资源。

1985年以来,全球填海造地面积已达13500平方公里,差不多和两个上海相当。

在许多学者看来,沙子会成为未来资源争夺的主角之一。

根据联合国环境署的数据,感觉“百无一用”的沙子在世界市场上备受追捧,已经成为人类第二大消耗资源,第一大是水资源。

未来无沙可用?全球面临沙子枯竭危机,对中国基建有多大影响?

在2017年越南的一份声明里这样说到,越南国内对于沙子的需求量已经超过了警戒线,沙子的保有量受到威胁。长此以往,不出2020年越南国内的建筑用沙将会步入缺乏的困境。也就是说,会面临枯竭。

出于种种考虑,世界上很多国家就已经颁布相关政策来阻止国内的沙子外流。

比如说印尼,在2002年的时候,其曾经就对新加坡的沙子出口作出过限制。

后来到2107年的时候,柬埔寨更是个“狠人”,直接出台永久禁止沙子出口的政策。

总之,在越来越多的国家的禁止下,在环保的高压下,看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小小沙子,居然面临枯竭的困局。那么,我国真的没沙子吗?

未来无沙可用?全球面临沙子枯竭危机,对中国基建有多大影响?

其实我国的沙子确实不算少,我国可是有“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

“八大沙漠”之首是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总面积三十三万平方公里。它不仅是中国最大的沙漠,而且还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更是世界十大沙漠之一。

排在第二的是,位于准噶尔盆地中央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总面积4.88万平方公里。由东部的霍景涅里辛沙漠、中部的德佐索腾艾里松沙漠、西部的索布古尔布格莱沙漠和北部的阔布北—阿克库姆沙漠组成。

排在第三到第八的分别是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柴达木沙漠、库姆塔格沙漠、库布齐沙漠、乌兰布和沙漠。

未来无沙可用?全球面临沙子枯竭危机,对中国基建有多大影响?

“四大沙地”分别是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总面积5.2万平方千米)、科尔沁沙地(总面积4.23万平方千米)、呼伦贝尔沙地(总面积0.72万平方千米)。

但沙漠沙子多,并不意味着都可以使用。

沙漠里的沙子难以使用的原因主要是这些沙子不适合当做建筑材料。

首先,一般我们建筑用沙所选用的是直径在1毫米到3毫米的沙子,而沙漠中的沙子太细一般不超过0.3毫米。这样的沙子由于细小,形成的砂浆就会很稀,出现凝固困难的现象。

再者,沙漠中的沙子含碱量很高,这是致命的。

未来无沙可用?全球面临沙子枯竭危机,对中国基建有多大影响?

由于水泥本身是碱性的,它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一种碱硅酸凝胶,会使混凝土开裂,进而降低了建筑的强度和耐久性。

如果使用含碱量高的沙漠砂,严重的时候,大风吹来时很可能整个建筑就会倒塌。

所以,即便地处沙漠,迪拜依旧需要从国外进口沙子。

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所用的沙子,就是来自澳大利亚。

既然沙漠里的沙子不能用,河里的沙子被限制,那有海里的呢?海沙可否筑成大基建的中流砥柱?

未来无沙可用?全球面临沙子枯竭危机,对中国基建有多大影响?

海沙由于自身含盐量高、氯离子超标的因素,也不适合大规模使用。因为它们会腐蚀混凝土里的钢筋,从而对建筑安全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当前海沙淡化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海沙在全国的总用量中只有6%的占比。

其实在建筑中大规模使用海沙所造成的事故不胜枚举,1995年的时候韩国首尔“三丰大厦”的垮塌就是最好的例子。

未来无沙可用?全球面临沙子枯竭危机,对中国基建有多大影响?

其垮塌的最直接原因就是使用了海沙来进行建筑立柱的浇筑,此后海沙腐蚀了钢筋,酿成如此祸事。

此次事故,造成其国内受伤人数615人,死亡人数20人。

海沙有危害是造成其没有大规模使用的原因之一,当然还有其它原因。

那就是,海沙的净化成本太高了,要想洗去海沙中的氯离子,只能使用淡水反复冲洗。

由于缺少行业规范,以及相关设备老旧的问题,很难大批量检测海沙是否净化完全。

当然,也与环保有很大干系。要知道海沙的开采主要使用的工具是采沙船。而使用采沙船开采之后,会造成海域的沙滩发生塌陷、海底出现漏斗、海岸线后退等生态问题。

说了这么多,海沙到底能不能用?

其实是可以的,英国、日本早有先例。

未来无沙可用?全球面临沙子枯竭危机,对中国基建有多大影响?

就拿日本来说,其国内建筑用沙的90%来源于海沙,每年还会从中国进口大量的海沙,但并未出现像韩国那样的状况。

这与其科学的管控,先进的海沙处理技术和严格的监管审查大有关系。

而我们所知道的关于海沙使用所出现的事故,大多数的根源是在那些被使用的海沙都是未经或者是未完全处理的海沙。

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加以规范施工操作,那么海沙并非不可以用。但是海沙要想成为大基建的中流砥柱还是有着一段不小的距离。

但不管怎样,综合来看,还是只有河沙最适合建筑使用。

然而,最适合的往往是最少的,就像是喜欢一个人,等啊等,芸芸众生三千,除非是一见钟情,不然便是时光白了头都不一定会等到,又有多少人是凑合着过完漫漫余生?

未来无沙可用?全球面临沙子枯竭危机,对中国基建有多大影响?

说回河沙,河沙自然是指河里的沙子,而河流却在地球总面积中的占比连1%都不到。这也就天然地注定了河沙的珍贵地位。

河沙是怎样形成的呢?

其实河沙的形成和一般沙子的形成类似,都是由由矿物质和微小的岩石碎片组成。但是河沙却是天然石在水力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冲刷、打磨下,经过集聚积累形成。

在过去的20年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世界上对于沙子的需求量翻了一番。

在全球沙资源短缺,沙子的消耗量已经远远超过了沙子的自然增长速度的情况下,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沙子行业利润巨大。

未来无沙可用?全球面临沙子枯竭危机,对中国基建有多大影响?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全球每年对于沙子的消耗量是在320亿吨到500亿吨左右。

倘若以每吨10美元的价格来算,每年通过沙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在3200亿美元到5000亿美元左右。

这也助长了违法盗采的现象出现。

作为世界沙子开采量最大的湖泊——鄱阳湖五十多年的沙子积累量都不及最近十年的开采量,这意味着其沙子的开采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也由此成为被采沙导致的生态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区域。

无独有偶,我国的洞庭湖也面临同样的境况。在洞庭湖沙子开采的鼎盛时期,其二十多年的沙子积累量都不及每年的开采量。

换句话说,其两百年的沙子积累,十年就可以完全采光。

未来无沙可用?全球面临沙子枯竭危机,对中国基建有多大影响?

那么,中国的“大基建”如何才能后继有沙?事实上,中国一点都不慌,因为我们早已开始准备,并且有了应对之道。

中国当下的解决之道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采取人工制沙的方法,也叫做机制砂。

就是通过机械来对岩石进行加工,然后制作成所需要的不同大小的沙子。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极大地减少河床开采带来的生态破坏,而且在效率上也可以有所提高,毕竟河沙的自然形成非一日之功。

并且,这样也可以拓宽河沙的来源,不仅是山上的石头可以用,而且建筑废料、尾矿废渣等等都可以回收再利用。再者,我国机制砂相关技术也是十分的成熟。

与传统的、相对粗糙的碎石筛选法相比,现在所采用的湿法制沙和干法制沙,既环保,又工艺精细。

未来无沙可用?全球面临沙子枯竭危机,对中国基建有多大影响?

方法二,当然还有合理配比利用海沙资源,建立完善海沙开采管理长效机制,严格规范海沙使用,严格执行海沙使用标准。

使得砂石行业趋于健康化和常态化,不断为我国的“大基建”提供持续的原料供应。

古语有,“一石激起千层浪”,却不想今也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沙子危机。

经济发展的洪流不可阻挡,未来还会出现什么样的资源危机实在难预料,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这个命运共同体里你我休戚与共。

如何避免再次出现当下的困局,想来我们一贯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带来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