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高参88 2021-07-16

本篇目录:

***************************************

200 6.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

隋、唐至明                     北京市房山区

201 7.法源寺

清                             北京市宣武区

202 8.先农坛

明、清                         北京市宣武区

203 9.碧云寺

明、清                         北京市海淀区

204 10.大慧寺

明                             北京市海淀区

***************************************

6.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万佛堂坐落北京房山区西北云蒙山南麓的孔水洞出水口的墩台上,始建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为幽州卢龙节度使朱希彩布施出资创建,原名龙泉大历禅寺,寺名为唐代宗御赐。创寺的同时,雕凿巨幅汉白玉浮雕《文殊、普贤万菩萨法会图》,嵌于孔水洞上端的石崖上。后经战火,寺院被毁。金代初期,海慧禅师将寺院修复。蒙元时期,寺院再度被毁,直至明代弘治末年到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才重新修复。此次建寺,在孔水洞的西北侧修建了天王殿、伽蓝祖师殿、天妃圣母殿等多座建筑。同时,又在孔水洞山崖之前重建大历万佛龙泉宝殿,将《文殊、普贤万菩萨法会图》全图组嵌于殿内后壁和两侧的山墙上。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万佛堂是孔水洞古刹仅存的一座殿宇,是一座无梁殿建筑,通体砖石结构,歇山顶,灰筒瓦屋面,面阔三间,门窗为汉白玉石发券,其上雕刻飞禽花卉图案,门楣上嵌有浮雕莲花瓣石额。殿内的《文殊、普贤万菩萨法会图》通长23.8米、通高2.4米,由三十一块长方形汉白玉石浮雕拼接组成。石雕内容丰富,人物面容丰腴,衣纹流畅,姿态优美,堪称唐代浮雕艺术的珍品。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万佛堂、孔水洞的两翼各有一座塔。左翼为辽咸雍六年(公元1070年)建造的花塔,通高约20米,平面呈八角形,塔身有辽“咸雍六年”、“寿昌七年”等题记,为探讨我国花塔出现的年代提供了实物资料。右翼为元代建造的“龄公和尚舍利塔”,通高约18米,为八角形七级密檐式砖塔。两座塔均保存较好。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原名万佛龙泉宝殿,因殿内墙壁嵌有《文殊、普贤万菩萨法会图》而俗称万佛堂。古存建筑为明代重建,券门顶嵌石额楷书“年夜历古迹万佛龙泉宝殿”,题名“年夜明万历己丑春谷旦重建”。殿堂为歇山顶无梁殿,面阔3间13.72米,进深1间8.5米,汉黑玉发券门窗。殿内正面及两侧墙壁嵌汉黑玉浮雕“万菩萨法会图”,幅长23.8米,高2.47米,由31块长圆形汉黑玉石浮雕组成,浮雕内容极其丰富,主题浮雕是释迦牟僧说刑场面,两侧有骑狮的文殊、骑象的普贤护持,周围层列浮雕诸佛、菩萨、供奉人、侍佛者、伎乐天人等,有的开掌拱手,有的献花荐宝,形态各别。有冠者、髻者、垂髻者,万头攒动,浮雕佛像约万尊,期间浮雕云饰,云霭飞舞环抱。其上有“年夜历五年”题记。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塔仄面呈八角形,单层亭阁式,由青砖砌筑而成,通高约20米。塔下部为高大的须弥座,须弥座上部雕制出半拱战争座雕栏。第一层塔身出挑斗拱以承托塔檐,檐上有斗拱仄座,以承托巨年夜的圆形花束状塔身。圆形花束状塔身几近占全塔高度的二分之一。花塔塔身上部装璜有种种繁复的花饰,看来如同巨年夜的花束,古城花塔。该塔是北京区域仅存的两座花塔之一。原塔的花束形塔身以七层小塔龛战狮、象等动物形象装璜组成。最上一层为单层亭阁式小塔,塔顶冠以八角形小阁式塔刹,结顶为宝珠。塔身四正面设拱券门,门两旁战顶部刻佛像、菩萨像、天王力士像,其余周围砖雕直棂窗。塔身上曾有“咸雍六年”、“寿昌七年”等题记。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孔水洞是一座喀斯特地貌的自然洞穴,洞中有泉,是北京最大的地下水泉之一,历史文献多有记载,初见于北魏郦道元之《水经注》。洞内石壁上有隋代石经、隋唐摩崖造像、金大定题记。造像高1米、宽2.5米,总计六尊。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孔水洞是著名的汗青名洞,洞壁遗存着隋唐期间的刻经、摩崖制像战金代的题记。关于孔水洞的纪录,初建于北魏郦讲元著《水经注》。隋代,佛教徒开初在洞内雕制佛像,刊刻石经。孔水洞心向东,中辟券洞,券洞上雕兽头及走龙。距火面约0.4米处两侧基石挑出二层台,可容半步。洞内石壁上雕有两龛佛像,左龛内一佛二菩萨,摆布两侧雕菩萨各1尊,龛高1.5米,底宽0.65米。右龛内雕菩萨1尊,保存较为完整尽对。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花塔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花塔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花塔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万佛堂的东南侧还有一座元代的龄公和尚舍利塔,通高18米,为八角七级密檐砖塔,整体形制与银山塔林当中的金代塔相同,但关于龄公和尚的相关生平则没能找到史料记载。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万佛堂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2001625国务院公布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7.法源寺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法源寺位于北京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端东侧,建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是北京最古老的名刹,唐时为悯忠寺,清雍正时重修并改为今名,1956年在寺内成立中国佛学院、1980年又于寺内建立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是中国佛教协会所属的宗教类博物馆。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法源寺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建筑规模宏大,结构严谨,采用中轴对称格局,由南至北依次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台、净业堂、无量殿、大悲坛、藏经阁、大遍觉堂、东西廊庑等,共七进六院,布局严正,宽阔庞大,是北京城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古寺庙建筑群。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钟楼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鼓楼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天王殿、

大雄宝殿、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悯忠阁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无量殿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观音殿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五观堂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藏经阁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当代修建的悯忠寺遗址纪念碑。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2001625国务院公布法源寺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先农坛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先农,远古称帝社、王社,至汉时始称先农。春时东耕于藉田,引诗 先农坛先农,则神农也”引;“坛于田,以祀先农”引。魏时,先农为国六神之一(“风伯、雨师、灵星、先农、社、稷为国六神”引)。藉天祭先农,唐前为帝社,祭坛曰藉田坛,垂拱年(公元685~688年)后改为先农坛。至此祭祀先农正式定为封建社会的一种礼制,每年开春,皇帝亲领文武百官行藉田礼于先农坛。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太岁殿组群建筑占地约9076平方米,内有四座单体建筑,中轴线从南向北依次为拜殿、太岁殿,东西两侧各有厢房11间,建筑间用围墙相连,拜殿两侧墙及东西墙北侧共设随墙门4个。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东西两侧各有厢房11间。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井亭建筑面积为48.9平方米。六角形,每边长4.34米,三踩单昂鎏金斗硕,有斗幽页,每边平身科斗硕2攒,周圈共有12攒,角科斗硕六攒,室内无梁枋,由角科及其两侧平身科鎏金斗硕后尾悬挑六角形脊枋,室内中心有井口,上置高近80厘米的六角形石井台,屋面为*1顶,中心空置,与室内井口相对,以为天地一气之意。井亭正北有礓差台阶。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神祗坛 诸神牌位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神仓位于太岁殿东部,为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的建筑。神仓有“天下第一仓”之誉。神仓院占地面积约3435.9平方米。坐北向南,中轴线从南向北为山门、收谷亭、圆檩神仓、祭器库,左右分列仓房、神仓、值房各三座。另全院从圆檩神仓后设墙分成前后两院,中设圆门。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北京隆福寺1976年拆下的的藻井两座,分别在在拜殿和太岁殿展出。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2001625国务院公布先农坛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9.碧云寺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碧云寺位于北京海淀区香山公园北侧,西山余脉聚宝山东麓,是一组布局紧凑、保存完好的园林式寺庙。创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后经明、清扩建。寺院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造。整个寺院布置,以排列在六进院落为主体,南北各配一组院落,院落采用各自封闭建筑手法,层层殿堂依山叠起,三百多级阶梯式地势而形成的特殊布局。因寺院依山势逐渐高起,为不使总体布局景露无遗,故而采用迥旋串连引人入胜的建造形式。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立于山门前的一对石狮、哼哈二将,殿中的泥质彩塑以及弥勒佛殿山墙上的壁塑皆为明代艺术珍品。


山门殿面阔三间,灰筒瓦歇山顶,檐下有斗栱。
寺坐西朝东,占地4000多平方米,依山而建,殿宇错落有致。中路共有六进院落,山门殿、弥勒殿、释迦牟尼殿、菩萨殿、中山堂、金刚宝座塔坐落于中轴线上,左右有配殿、厢房等建筑。寺南侧有罗汉堂,寺北侧有水泉院。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碧云寺弥勒殿,殿内有明代铸造高2.5米的弥勒佛一座。弥勒佛殿后为释迦牟尼殿。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涵碧斋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含青斋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释迦牟尼殿(大雄宝殿)为全寺之主殿。殿为明代建筑,面阔三间,灰瓦单檐方形庑殿顶。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殿前露台上左右各有一高约8米的八角形汉白玉经幢,上刻经文。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殿后有碑亭,重檐八角攒尖琉璃瓦顶,上下檐均有斗栱装饰,亭内立碑,上刻乾隆御笔记述乾隆十二至十四年重修碧云寺情况的碑文。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碑亭后为菩萨殿,面阔三间,灰琉璃瓦单檐歇山顶调大脊,前出廊,檐下装饰有斗栱。殿内原供奉有明代五尊泥彩塑菩萨像,两壁塑有高约1米的二十四诸天神和福禄寿喜四星,塑像四周有云山悬塑和小型佛教故事雕塑。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菩萨殿后为孙中山纪念堂,此处原为寺后殿,名普明妙觉殿,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在此殿停灵四年;1954年,将此殿辟为中山纪念堂,面阔五间,前出廊,两山墙后镶嵌汉白玉石碑刻。室内陈列孙中山先生的一些革命活动的照片,次间还有1925年3月30日前苏联赠送给孙中山先生的玻璃盖钢棺一口。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碧云寺罗汉堂修缮于民国二十六年-二十七年间。是仿杭州净慈寺罗汉堂建造的。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罗汉堂在中山纪念堂的右侧,系仿杭州净慈寺罗汉堂而建,平面呈“田”字形,每面九间,中间有四个小天井用以采光,堂的外貌似盝顶,堂中心建有重檐歇山十字脊的多角亭阁,中央矗立有小型喇嘛塔,堂正面出轩,其余三面各出抱厦一间。殿内有木雕贴金罗汉像500尊,加上佛、菩萨以及蹲于梁上的济公和尚等共计508尊雕像。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心净清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乾隆御制金刚宝座塔碑亭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塔院位于寺院最后,院内有北京市最高的金刚宝座塔,塔基正中开券洞,券墙上有金字“孙中山先生衣冠冢”,1929年孙中山的灵柩移往南京后,为其特制的楠木棺和停灵时穿戴的衣帽封于洞内,故为其衣冠冢。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塔院位于寺院最后,院内南部有雕工精致的汉白玉石牌坊,牌坊两侧各有八字形石雕照壁,照壁正面刻八个历史人物浮雕,并有题名,左有蔺相如为节,李密为孝,诸葛孔明为忠,陶渊明为廉;右有狄仁杰为孝,文天祥为忠,赵壁为廉,谢玄为节。照壁小额枋刻有八个大字,左为“精诚贯日”,右为“节义凌霄”。石牌坊后有两个八角形碑亭,南北相对,亭内放乾隆御制金刚宝座塔碑,左亭内为满、蒙文,右亭内为汉、藏文。金刚宝座塔位于全寺最高点,建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塔仿北京五搭寺形状建造。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2001625国务院公布碧云寺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0.大慧寺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大慧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因寺内有大佛,俗称大佛寺。大慧寺的大悲殿将明代的三大艺术─建筑、彩塑和绘画熔为一炉,至今仍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和观赏价值。大慧寺为明正德八年(1513)司礼监太监张雄创建,嘉靖时寺左增建佑圣观,时寺与观共有殿宇183间,占地28公顷。后因明世宗崇道,为保寺庙,又在寺后建真武庙。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1943年至1945年,侵华日军盗毁后殿铜佛做枪弹,补木胎沥粉塑像。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1949年后,山门、门前照壁、东西配殿及大悲宝殿尚存。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1977年以来,大慧寺逐渐被现代楼群淹没。1983年4月15日,因木柁上悬挂的灯泡高温起火,烧毁殿顶及天棚藻井60多平方米。1998年起开始对大慧寺重点抢救。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2001625国务院公布大慧寺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