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观感四十六——引向虚无的爱情神话

 谁知西去路 2021-07-16

2011年,六年之前,于正剧大火,当时他力捧一众新人上位,邀请众多老戏骨担当绿叶,从那时起,老戏骨们就面临无戏可拍的境地了。当年电影《宫·锁沉香》票房不佳,口碑不佳,和现在阿宝色爆棚的俊男靓女剧比起来,有一种小清新的味道。

我写此片的原因之前在微博上看到赵丽颖拍摄《宫锁沉香》中骑马戏时从马上腾空重重摔下,后背落地,当场不省人事,剧组工作人员马上围上去,后来她慢慢自己坐起来,抱着一个女工作人员大哭。赵丽颖算是同时代小花中演技人气口碑较好的演员了,她和胡歌一样从偶像剧演员向正剧演员转变,可惜的是,现在各类影视制作公司力捧新人上位,翻拍大量IP和经典影视作品,我觉得他们摆脱不了搅乱市场,浑水摸鱼的嫌疑。

赵丽颖当时公众形象不好,特别是拍了片中的反面人物琉璃,尽管她演得不错,但很多人说她本色出演。据说拍完之后,休息了快一年,来调整自己。现在呢,现在赵丽颖说什么都是对的,对于年轻的金马奖影后周冬雨来说也是,同样的话在不同位置不同时间说出来就不一样,不趟着自己的血泪披荆斩棘走到那个位置上,别人不会给你发言的机会。

电影剧情本身没什么可说的,各色人物角色符号化,宫女爱上阿哥的套路,腹黑心机女琉璃背叛好姐妹沉香“李代桃僵”抢了十三阿哥,后来事情败露惨死,十三阿哥终于觅得真爱,带着沉香隐遁世间。总的来说,当时的赵丽颖、周冬雨、陈晓有点青涩,但比较有潜力,事实也证明如此。

前两天看了《文艺报1949》的一篇文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爱情神话,还是价值虚无》很有同感,当初看《花千骨》的时候,我就认为这类的网络文学作品缺乏文学性,局限在男欢女爱的言情小说层次,如果任由其大肆传播占领大众视野,那么无疑是这个时代的挽歌。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这种文学作品,但任何一个时代必定是主流文学当道,那才是能够万古流芳的经典,反观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文学作品又在哪里呢?

这篇文章里的一段话讲得特别好:“《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撑破天地的爱情神话就如同一张华丽而脆弱的皮,包裹着的是价值的虚无与空洞。恰恰是由于整体性的价值体系的崩解,一部分网文作者既无法秉持着某种自己坚信的价值标准进行创作,也缺乏对于道德、意义进行质疑、思辨的野心,爱情就成为了他们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被鼓吹上天的爱情故事,看起来格局很大,实则格局极小,小到不如日常百姓夫妻间普普通通的打情骂俏。混乱的天神世界因为情爱致苍生生死于不顾,对于苍生而言不得不叹一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有人说童话故事的结尾都是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因为将来他们两口子过不下去要离婚的事不是童话了。成年人要是在一些情情爱爱的故事里不能自拔,就太没格局了,这些情爱故事虐就虐在因为一些虚无的仇恨羁绊不能在一起,读者觉得这么合适的两个人怎么就不能在一起呢?作者就不让他们在一起,读者就觉得虐,虐来虐去,读者就觉得过瘾,过瘾完了呢?完了就完了,什么都没剩下。

以前还看过一篇文章,讲得是小说生成器是文学创作的悲哀,小说里的情爱故事是不用赋税的,除了用爱来爱去的故事博人眼球,再就是汇聚人类所有的恶给观众看,把所谓的“极善”和“极恶”,“极丑”和“极美”做对比,因为这类文学作品中宣扬的美和善本来就是脆弱不堪的。观影时,琉璃拜高踩低,九阿哥两面三刀,我确实不能忍,我受不了好人受委屈,坏人赚便宜,看得很难受。但这种难受是浮于表面的,往深处想,缺少现实意义,缺少文学深度,让人感动不过是浪费两张纸巾,让人虐心不过是一顿饭的工夫。

不是一个老戏骨慨叹没戏可拍了,我不爱看满屏俊男靓女,没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