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禁烧之殇,怎一个追责可了结

 新用户2161EPl3 2021-07-16

    泱泱华夏,在历史的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出了名扬世界的农耕文化。曾几何时,粮食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来源,往往被人们看的比金子还珍贵。逢年过节,上至天子贵胄、下至黎民百姓,都要祈求五谷丰登。秸秆,这一农作物的产物,被老百姓用来建房、制衣、造纸、饮食、用肥等,视为珍宝。

    然而,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机械化作业得以普及,人们的衣、食、住、行得到了良好改善,粮食来源也越来越多元化,农作物秸秆更是被边缘化。同时,国家提倡蓝天工程,实施自然环境保护,没有用武之地的秸秆在众多的百姓眼中,变得一文不值,大多数人采取的方式都是一烧了之。但是,在焚烧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污染环境、甚至造成人们生命财产损失的不良现象。于是,禁烧问题被各级政府提上工作日程,要求全面焚烧。

    近年来,为了浇灭秸秆焚烧这把火,还百姓一片蔚蓝的天空,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各种各样的禁烧政策,制定并实施了严格的经济处罚和严厉的官员问责机制,让基层干群谈火色变,在本该享受收获季节带来的喜悦时却精神紧绷,如临大敌,日夜坚守,疲惫不堪,即便如此,仍然难以杜绝焚烧现象。那么,严格的“禁烧令”为何浇不灭农民焚烧秸秆这把火?秸秆综合利用难在哪里?秸秆禁烧出路究竟路在何方?

    面对禁烧工作,作为基层干部群众,历来是严格执行上级政策,他们身体力行,每逢收获时节,禁烧工作便成为基层干部群众压倒一切的头号任务,他们采取召开干群动员大会、悬挂禁烧标语、入村宣传、公安巡逻、组建禁烧小分队等。广大基层干部职工往往是披星戴月、风餐露宿,渴了,喝口自来水,饿了,啃口方便面,累了,趴在地头休息一会儿,舍小家为大家,战斗在禁烧第一线,那份执着与艰辛,天地可鉴!
  目前,禁烧秸秆的标语随处可见,各级工作人员也已经进驻,他们风餐露宿、夜以继日的工作,面对农民大众,他们俯下身子,苦口婆心、情真意切地诉说着焚烧秸秆的危害,并告诉大家农作物秸秆可以制气,可以发电,还可以转化为饲料、肥料等广泛的用途。但是, 现在农村大量青壮劳力外出务工,抢收抢种都忙不过来,哪还有人手、时间去收拾农作物秸秆?即使收起来运出去也没多少“用武之地”:多数农村已不烧柴火,袅袅炊烟已成为一种乡愁记忆,大型养殖利用沼气的农户也在少数,秸秆综合利用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加上农作物又必须抢收抢种,能早一个时辰把种子播下去,赶上一场透雨,收获时就可能多一分保障。况且,农民还知道秸秆焚烧以后的草木灰有利于耕地疏松,增加钾肥含量,可烧死虫卵和杂草籽种,减少病虫草害,就这几项一亩地就可减少成本三五十块钱。更重要的是现在农村的青壮劳力大多在外打工,往返回收利用秸杆势必影响打工收入,请人帮忙又增加开支,在政府没有找到合适的综合利用渠道之前,纷纷一烧了之。一时间,农作物秸秆成了农民和政府的“烫手山芋”。

    虽然广大基层干群日夜奋战在禁烧第一线,可由于种种原因和一些不可预测因素,辖区内仍有可能会发生极少的焚烧现象,甚至不排除有部分人存在看基层干部笑话和报复的心理而为的现象(假若这种心理蔓延开来,则是更为可怕和大家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在严格的处罚和追责制度下,一旦被上级督查部门发现通报,就会被严格追责,甚至撤职,辛苦一生的努力就会在一把火的焚烧中付之东流。禁烧时节,广大基层干群天天如坐针毡,提收吊胆,生怕出现一点纰漏。

    追责、追责,人们纷纷吐槽。秸秆禁烧工作怎一个追责了得!诚然,追责可以让更多的基层干群更加提高重视程度,采取更为严密周全的措施来防范,但这终究是治标不治本。要想解决秸秆焚烧,就必须从源头上解决,实施秸秆综合利用。

    政府大张旗鼓地宣传秸秆的综合利用算的是大账,而农民就地焚烧秸秆算的是小账,简单地否定哪一方都是不科学、不合理的。禁烧秸秆实际是农民、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农民需要增收,不愿意耽搁务工时间,秸秆回收企业需要利润,不可能长时间微利回收下去,加上目前部分地方政府为防止眼前追责,加上秸秆综合回收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多的是看重眼前禁烧政绩,禁大于疏。禁烧秸秆,禁只能解决眼前,不能长远。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疏比禁效果更好,更长远,更有利于农民、企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更有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

    要想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顶层设计入手,堵疏结合,变废为宝。一方面,中央、省级政府可出台具体政策,加大秸秆转化成果运用扶持力度,变废为宝,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也可采取相对约束机制。一是严格农机收割高度。针对农机生产厂家,严格控制其机收高度,根据平原、山区、丘陵地区,限制一个相对区间高度,不得逾越,否则,不准其上市销售。这首先在机收高度上从源头上得到限制。其次,在实际收割中,针对擅自提高收割高度的农机手,由农机部门负责对其监管,违者取消农机补贴,不予发放作业证。二是严格农民焚烧行为。针对经广泛宣传仍擅自焚烧的群众,可考虑把种粮补贴、粮食直补、养老保险等与之挂钩,违者取消相应惠民补贴。三是加强思想素质教育。基层干群要切实加强对禁烧工作的宣传引导,从平时入手,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思想素质,让群众自觉主动参与禁烧。四是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各级新闻媒体,采取多角度、多方位的舆论报导,广泛宣传焚烧典型和焚烧危害,炒热群众焚烧思想。

      另一方面,随着粮食作物栽培技术的不断提升,单位亩产量提高的同时,秸杆数量也大幅增加。科学有效且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回收利用模式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客观地说,各地各方都在努力为秸秆找出路,但短期内实现秸杆百分之百的回收利用尚有难度。原因就在于,科学家从技术角度解决了秸秆利用的难点,政府制定了强有力的行政命令要求禁烧,但是中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把技术集成起来,缺乏利益共享的市场机制把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从目前实际来看,秸秆回收利用在技术上已经根本不是问题,问题就在于要协调好眼前禁烧与长远利用、短期强化与长效运行之间的矛盾,并兼顾农民(尽快处置秸秆)与社会(环境质量改善)两种需求。为此,政府可打通秸秆从产生到利用的技术链条。 同时,制定合理的行政措施,严格农机收割高度,重奖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对实施秸秆粉碎的农户给予补贴,并制定秸秆收集储运优惠政策,把秸杆进行还田处理和炭化发电,或者作为青贮饲料供给当地养殖企业,以企业作为秸秆全量利用的运行主体,连通技术和市场,建立起秸秆从产生、收集到加工、利用的全产业链。
    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凡事皆有两面性,我们要全面的看待问题。如果顶层设计能够改变、如果基层干群禁烧方式能够转变、如果农民群众意识得到提高、如何新闻报道正面宣传能够加大、如果上下一心、全民禁烧,我想,禁烧工作将不再是难事!

    禁烧需要正能量,禁烧不是简单的一个追责就可以解决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