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信部原副部长杨学山:企业家要扛起“制造强国”的重担

 颐源书屋 2021-07-16

编者按|

厦门火炬大学堂于6月启动了首个旗舰项目——“优秀企业家战略领导力项目”并成功完成了第一模块核心课程的授课。模块二主题为智能制造:向产业链和供应链中高端攀升。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西门子工业软件研发中心中国区总经理徐吉人,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上海研发中心高级顾问郑维明,弘信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强,ABB(中国)有限公司电气事业部数字化业务负责人、ABB(中国)有限公司电气事业部配电系统产品市场总监蒋英,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剑波等担任模块二的责任导师,于7月16-17日授课。

厦门市副市长、厦门火炬大学堂校长张志红,厦门国家火炬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厦门火炬大学堂常务副校长庄荣良高度重视该战略领导力首期班的授课;7月15日,张志红校长、庄荣良常务副校长与杨学山等责任导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厦门火炬大学堂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邸国栋、厦门火炬大学堂执行副校长付敬参加。

7月16日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以“高端制造的使命和发展思路”为主题,就高端制造的内涵和外延、国家发展战略和对企业家的建议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授课,并与学员互动。在授课中,杨学山老师建议企业家坚持系统观念,从今天起,让制造业一步一步向上攀升;即使中国制造业现在大而不强,但这个是千斤重担,需要大家一起把它扛起来。厦门火炬大学堂微信公众号刊出他授课部分实录,以飨读者。(以下实录速记未经本人审阅)

图片

杨学山老师与首期班学员及厦门火炬大学堂教务人员合影。

(图片来源:厦门火炬大学堂)

# 高端制造的国家战略重点 #

图片

杨学山老师给首期班学员授课 。

(图片来源:厦门火炬大学堂)

#1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强基

宏观政策层面已经多年来强调我们的基础薄弱,需要强基。强基强什么?这也是已经定论的,就是关键技术材料、核心技术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除了这个之外,还有“新四基”,就是跟IT相关的。其实这里面最核心的就是跟智能制造相关的,跟IT相关的技术。比如说数控机床,数控机床是老课题,几十年来国家下了很大的决心,科技部也好、发改委也好、工信部也好,都提出要将数控机床做出来,大家都知道很重要,但是到今天为止,我们在座的如果是做高端装备、精密制造的,你们的数控机床谁的,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进口的,我看了很多,设备很多很好,清一色都是进口的。

为什么,不是说整体上不行,而是中间有几个关键的东西不行。首先是精度,究竟能够做到几微米的精度,因为机床是在运动中实现加工过程的,那这个过程必须是稳定的,稳定了加工出来的产品才是可靠的。所以精度、稳定性这两个东西是我们机床核心部件最大的问题。所以凡是技术难度大,都是需要在各个方面长期积累。所以对在座企业家有两个启示:第一个启示,你们自己做制造的时候在一开始就要将数据积累好,说不定哪天创新的时候,原来的数据就是创新的最重要的基础。第二个启示,对于需要长期积累、持续改进的产品工艺,你要突破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的证明,而不是想说做得成就做得成。

#2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补链

再来是补链,这一年多来,大家都不陌生一个词是“链长制”,尤其是大企业,我们在关键领域受制于人的短板领域,叫链长制。不知道这个名词谁提出来的,但是我估计是和河长制和路长制联系过来的。链长制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补链,链是短板、卡脖子的,还有一个链是一种产品或者一种工艺、一种装备,由链长制使全供应链实现供应的安全。比如说芯片是生产不出来的,必须有专门懂这个工艺的人来操作这套系统才能生产出来。

能生产出来以后,依然是一片能用到手机或计算机里面都生产不出来,因为设计企业只是设计了一个芯片的核心功能部分,而这个芯片要把核心功能装到手机上的芯片,还要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其他功能构件,才能变成装要设备上的芯片,而这个东西是IT,这个IT也可以申请知识产权,但是这不是专利局给你的,IT盒是一个产品,是一个一个IT盒合起来才变成一个可用的芯片。所以链十分重要,数控机床也是一个例子,这些都是一条链才能够完成的。

我们有很多卡脖子的事情,我确实没有想到工业仿真是我们卡脖子的事情,所以我们做制造业一定要把从机电一体化开始到工业仿真再逐步走到自动化的过程,要真正掌握在手里,否则你的链环就会存在不安全的环节。比如芯片边上有很多别的东西,这是芯片制造厂加不上去,芯片是没有作用,没有任何意义的。

#3

升级

升级,是国家不断在提倡的。所以我们要一步一步往上升级。比如汽车,汽车升级不仅仅是技术含量的问题,我们汽车的升级不是从技术做的,而是能源系统改革,从油到电,当然还有氢或其他。控制系统改革逐渐从能控变向自动控制,烧油控制向电控制转变。为什么变成电,是因为环境的要求,为什么要增加自动驾驶的模块,是因为我们人驾驶的要求。所以,升级就是朝着这样的方向在走。

比如说服装,服装究竟差别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和国际名牌完全有同样材料,同样的设计,同样一条生产线上出来的产品,也就是说质量完全一样的产品,但是销售价差一个数量级。为什么?品牌。服装往高质量走,不是说在服装质量本身,而是品牌,你没有品牌,永远只能同样质量价格差十倍。

比如家里的开关,西门子的开关确实水平很高,你能说中国现在生产的开关就差多少,为什么人家就价格卖得比你贵,凡是这样大众消费的产品,升级。总是强调质量的检测,总是强调要塑造品牌,现在你想家电,海尔也好,美的也好,格力也好,他们自己的产品都分很多档次,中高低档。所以,升级整个生态不同行业,不同产品升级是不一样的。但是从宏观来看,我们制造的方式要强调智能制造,所谓供应链优化就是要让供应链的成本能降。

对所有制造企业,高端都是三个定义,一个定义叫高技术,一个定义叫高附加值,第三个定义绿色,绿色跟前面两个是不同的概念。第一个我们的产品都有能耗标准,产品要低碳化,制造过程要绿色。绿色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是不污染,一个是少用能,少用水。所以,节能减排,用新的产品来替代耗能多的产品,用新的工艺生产线来替代落后的生产线。

#4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绿色能源与制造协同

我们希望在2035年的时候,在整个电网上绿色能源要超过50%,可再生能源要超过50%,这个目标从发电的角度来看是十分容易,难做到的是用电,我们今天即使全世界风电和太阳能、水电,我们装机容量全世界比重和发展速度是十分快的,和电的比重还不够高,清洁能源在电网的生产能力上50%,是一点都不可能,但是问题在这样的能源结构能不能保证电网稳定供电。

大家都知道,供电,太阳能等都是不稳定的,核电是永远恒定的,核电是只要一投产,他的出电是恒定的。由于风电,水电,太阳能带来的不稳定,所有的调风都是用风电来实现,当然还有一点就是电池,电池来储电,但是你不管怎么调风储电,这就是绿色能源怎么和制造协同是有很大的问题。我的建议是我们的制造如何能变成更多的是离散型,而这个离散是中间可以随着能源而中断。

我想了想,当我们2035年碳达峰不是特别难,但是到2060年碳中和,这个十分困难。我们的制造业一定要想到当我们真正电的来源、供给的使用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的制造工艺如何能够适应它。

#5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产品的质量

产品的质量我刚才一开始就说过的,对中国工业品的质量我这一辈子是走过来的,变化十分大。我记得最早还没有电视,学校里面买黑白电视,晚上到学校里面去看,一个高高的天线,不知道大家记得住还是记不住,一晚上我不知道它图像能够看的时候有多长,往往都看不到清晰的图像。我家里现在还有一个彩电放在那,想看的时候还能看,连着机顶盒还在用,是2004年的彩电,是第一代的液晶电视。我们家里的空调时间最长的是2000年,到现在还在工作,格力空调,到现在21年多了。我们的一些零部件,比如传感器,我记得他们给我讲的一个故事,轨道交通基本上都国有的,国有轨道交通想用国产的传感器做整个运行的管理控制,从试运行到运行这几个月过来,还是是把国产传感器给换掉了,原因很简单,不可靠。

所以,质量的问题,主要是在装备工艺上,尤其是在工艺过程。我记得我在日本听他们跟我说,说在日本本土生产的汽车它这个车的油漆过程需要20年,我们这边大概就几天,所以这个是工艺的不同。

#6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对于宏观来说,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对制造业来说,我们中国有大量新的需求需要满足。这里面,农业、建筑业、商业三个维度。农业最大的问题是农民越来越少,这个不用解释理由。农民越来越少,保证粮食供应就不是靠18亿耕地的红线,而是需要有农业工业和农业工厂化的装备,而农机和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是极其明显的。建筑业也是这样的,刚才讲了,中国几十年发展讲一个例子就是建筑业发展太快了,但是它是建立在人口红利基础上,今天一线建筑工人,大体上50岁以下,除了操作机械,一般一线工作人员50岁以下的很少,那怎么办,而我们建筑机器人和整个机械化,首先机械化才能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是建立在机械化、自动化基础之上的,与德国、日本有明显的差距。然后是服务业,所以,我们需求在不断地提升,我们需要有新的产品来提供。

杨学山导师的授课受到学员欢迎,学员踊跃提问互动。

(图片来源:厦门火炬大学堂)

■  数字化转型不是转向数字,企业的数字化不是说这个企业生产数字,是数字和数字工艺为生产你已有的产品作为新的一种方式和流程,而你本企业依然是做物质产品,而任何物质产品都是工业技术、信息技术合在一起。

■  所以说重大装备的基础技术缺乏,我们缺的是在我们原来发展过程中,高端的装备工艺都是引进的,因为引进,所以没有研制过程,从机电一体化开始完整地发展路径,所以成了我们的短板。今天真正的难点,制造业真正的难点是以机电为一体化为基础,走向自动化、智能化。




JUL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