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通鉴(317)桓温的北伐再次大败

 刘安伦先生 2021-07-16

1、苻坚平定内乱,燕国坐失时机

太和三年戊辰,公元368

春,正月,秦王苻坚派遣后将军杨成世、左将军毛嵩分讨上邽、安定,辅国将军王猛、建节将军邓羌攻蒲阪、前将军杨安、广武将军张蚝攻陕城。苻坚命蒲、陕之军皆距城三十里,坚壁勿战,等秦、雍已平,然后并军力共同攻取。

当初,燕国太宰慕容恪有疾病,因为燕主慕容暐幼弱,政不在己,太傅慕容评多猜忌,恐大司马之任不当其人,对慕容暐兄长乐安王慕容臧说:"如今南有遗晋,西有强秦,二国常蓄进取之志,看到我们没有可乘之机。天下大国之兴衰,系于辅相。大司马总统六军,不可任非其人。我死之后,以亲疏而言,当在你及慕容冲。你们虽才识明敏,然年少,未堪多难。吴王天资英杰,智略超世,你们若能推大司马以授给他,必能混壹四海,况外寇,不足害怕;慎无冒利而忘害,不以国家为意。"又以此语对太傅慕容评。等慕容恪卒,慕容评不用其言。二月,任命车骑将军中山王慕容冲为大司马。

慕容冲是慕容暐的弟弟。任命荆州刺史吴王慕容垂为侍中、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秦魏公苻廋以陕城降燕,请兵应接;秦人大惧,盛兵守华阴。

燕魏尹范阳王慕容德上疏,以为:"先帝应天受命,志平六合;陛下纂统,当继而成。如今苻氏骨肉乖离,国分为五,投诚请援,前后相寻,是天以秦赐燕。天与不取,反受其殃,吴、越之事,足以观矣。宜命皇甫真引并、冀之众径趋蒲阪,吴王慕容垂引许、洛之兵驰解苻廋围,太傅总京师虎旅为二年后继,传檄三辅,示以祸福,明立购赏,彼必望风响应。浑一之期,於此乎在矣!”

这时燕人多请救陕,因图关中者,太傅慕容评说:"秦是个大国,如今虽有难,未易可图。朝廷虽明,未如先帝;我等智略,又非太宰之比。但能闭关保境就足了,平秦不是我的事。"

魏公苻廋遗吴王慕容垂及皇甫真信笺说:"苻坚、王猛,皆是人杰,谋划攻击燕患很久了;如今不乘机取其弊,恐异日燕之君臣将有甬东之悔!"

慕容垂对皇甫真说:"方今为人患者必在于秦。主上富于春秋,观太傅识度,岂能敌苻坚、王猛乎?"

皇甫真说:"然,我虽知道,如言不用何!"

三月,丁巳朔,日月食之。

2、苻坚平定内乱

癸亥,大赦。

秦杨成世为赵公苻双的大将苟兴所败,毛嵩亦为燕公苻武所败,奔还。秦王苻坚再遣武卫将军王鉴、宁朔将军吕光、将军冯翊人郭将、翟傉等人率众三万征讨。夏,四月,苻双、苻武乘胜至于榆眉,任命苟兴为前锋。王鉴欲速战,吕光说:"苟兴新得志,气势方锐,宜持重以待敌。彼粮尽必退,退而击之,蔑不济矣!"二旬而苟兴退军。

吕光说:"苟兴可击。"于是追击,苟兴军败。借机攻击苻双、苻武,大破敌军,斩获万五千级。苻武弃安定,与苻双皆奔上邽,王鉴等人进攻。

晋公苻柳数次出来挑战,王猛不应。苻柳以为王猛为畏惧他。五月,留其世子苻良守蒲阪,率众二万西趋长安。距离蒲阪百余里,邓羌率锐骑七千夜袭,败之。苻柳引军还,王猛邀击他,尽俘其众。苻柳与数百骑入城,王猛、邓羌进攻他。

秋,七月,王鉴等人攻拔上邽,斩苻双、苻武,宥其妻子。任命左卫将军苻雅为秦州刺史。八月,任命长乐苻丕为雍州刺史。

九月,王猛等人攻拔蒲阪,斩晋公苻柳及其妻子。王猛屯蒲阪,遣邓羌与王鉴等会攻陕城。

燕王公、贵戚多占民为荫户,国之户口少于私家,仓库空竭,用度不足。尚书左仆射广信公悦绾曰:"如今三方鼎峙,各有吞并之心。而国家政法不立,豪贵恣横,至使民户殚尽,委输无入,吏断常俸,战士绝廪,官贷粟帛以自赡给;既不可闻于邻敌,且非所以为治,宜一切罢断诸荫户,尽还郡县。"

燕主慕容暐听从,派悦绾专治其事,纠擿奸伏,无敢蔽匿,出户二十余万,举朝怨怒。悦绾先有疾,自力厘校户籍,劳累过度。冬,十一月,卒。

十二月,秦王猛等人攻拔陕城,抓获魏公苻廋,送长安。秦王苻坚问其所以反叛,对答说:"臣本无反心,但以弟兄屡谋逆乱,臣惧并死,故谋反耳。"

苻坚哭泣说:"你一向是个长者,固知非你本心;且高祖不可以无后。"

于是赐苻廋死,原谅其七子,以长子袭魏公,余子皆封县公,以嗣越厉王及诸弟之无后人人。苟太后说:"廋与双俱反,双独不得置后,何也?"

苻坚说:"天下者,高祖之天下,高祖之子不可以无后。至于仲群,不顾太后,谋危宗庙,天下之法,不可私也。"任命范阳公苻抑为征东大将军、并州刺史,镇蒲阪;邓羌为建武将军、洛州刺史,镇陕城。擢姚眺为汲郡太守。

3、桓温伐燕

加大司马桓温殊礼,位在诸侯王上。

这一年,任命仇池公杨世为秦州刺史,杨世弟弟杨统为武都太守。杨世亦称臣于秦,秦以杨世为南秦州刺史。

太和四年己巳,公元369

春,三月,大司马桓温请与徐、兖二州刺史郗愔、江州刺史桓冲、豫州刺史袁真等人伐燕。初,郗愔在北府,桓温常说:"京口酒可饮,兵可用。"

内心里深深不想要郗愔居大位;而郗愔不明于事机,竟然给桓温写信笺,打算共奖王室,请督所部前出河上。

郗愔儿子郗超为桓温参军,取来一看,寸寸毁裂,于是改更作郗愔笺,自陈非将帅才,不堪军旅,老病,乞闲地自养,劝桓温并领自己所统。桓温得笺大喜,即转郗愔冠军将军、会稽内史,桓温自领徐、兖二州刺史。夏,四月,庚戌,桓温帅步骑五万发姑孰。

甲子,燕主慕容暐立皇后可足浑氏,太后堂弟尚书令豫章公可足浑翼的女儿。

大司马桓温自兖州伐燕。郗超说:"道远,汴水又浅,恐漕运难通。"桓温不从。六月,辛丑,桓温至金乡,天旱,水道绝,桓温使冠军将军毛虎生凿巨野三百里,引汶水会于清水。毛虎生是毛宝的儿子。桓温引舟师自清水入河,舳舻数百里。

郗超建议说:"清水入河,难以通运。若燕寇不战,运道又绝,因敌为资,复无所得,此危道啊。不若尽举见众直趋邺城,彼畏公威名,必望风逃溃,北归辽、碣。若能出战,则事可立决。若想要守邺城,则当此盛夏,难为功力。百姓布野,尽为官有,易水以南必交臂请命了,但恐明公以此计轻锐,胜负难必,所以务必持重,则莫若顿兵河、济,控引漕运,俟资储充备,至来夏乃进兵;虽如赊迟,然期于成功而已。舍此二策而连军北上,进不速决,退必愆乏。贼因此势以日月相引,渐及秋冬,水更涩滞。且北土早寒,三军裘褐者少,恐于时所忧,非独无食而已。"桓温又不从。

醒温派遣建威将军檀玄攻湖陆,攻拔,获燕宁东将军慕容忠。燕主慕容暐以下邳王慕容厉为征讨大都督,率步骑二万逆战于黄墟,慕容厉兵大败,单马奔还。高平太守徐翻举郡来降。前锋邓遐、朱序败燕将傅颜于林渚。慕容暐开再次遣乐安王慕容臧统诸军拒桓温,慕容臧不能抗;于是遣散骑常侍李凤求救于秦。

秋,七月,醒温屯武阳,燕故兖州刺史孙元帅其族党起兵应桓温。醒温至枋头,慕容暐及太傅慕容评大惧,谋奔龙城。

吴王慕容垂说:"臣请出击;若其不捷,走未晚。"慕容暐于是任命慕容垂代乐安王慕容臧为使持节、南讨大都督,率征南将军范阳王慕容德等众五万以拒桓温。慕容垂表司徒左长史申胤、黄门侍郎封孚、尚书郎悉罗腾皆从军。申胤是申钟的儿子;封孚是封放的儿子。

慕容暐又遣散骑侍郎乐嵩请救于秦,许赂以虎牢以西之地。秦王苻坚引群臣商议于东堂,皆说:"当年桓温伐我,至灞上,燕不我救。如桓今温伐燕,我何救焉!且燕不称藩于我,我何为救他!"

王猛密言于苻坚说:"燕虽强大,慕容评非桓温的敌手。若桓温举山东,进屯洛邑,收幽、冀之兵,引并、豫之粟,观兵崤、渑,则陛下大事去了。如今不如与燕合兵以退桓温;桓温退,燕亦病,然后我承其弊而取之,不亦善乎!"苻坚听从。八月,遣将军苟池、洛州刺史邓羌帅步骑二万以救燕,出自洛阳,军至颍川;又遣散骑侍郎姜抚报使于燕。任命王猛为尚书令。

太子太傅封孚问于申胤说:"桓温众强士整,乘流直进,如今大军徒逡巡高岸,兵不接刃,未见克殄之理,事将何如?"

申胤说:"以桓温今日声势,似能有为。然在吾观之,必无成功。何则?晋室衰弱,桓温专制其国,晋之朝臣未必皆与之同心。故桓温之得志,众所不愿,必将乖阻以败其事。又,桓温骄而恃众,怯于应变。大众深入,值可乘之会,反更逍遥中流,不出赴利,欲望持久,坐取全胜;若粮廪愆悬,情见势屈,必不战自败,此自然之数。"

桓温以燕降人段思为乡导,悉罗腾与桓温战,生擒段思。桓温使故赵将李述徇赵、魏,悉罗腾又与虎贲中郎将染干津击斩李述,桓温军夺气。

初,桓温派豫州刺史袁真攻谯、梁,开石门以通水运,袁真攻克谯县、梁县而不能开石门,水运路塞。

九月,燕范阳王慕容德率骑兵一万、兰台治书侍御史刘当帅骑兵五千屯石门,豫州刺史李邽经州兵五千断桓温粮道。刘当是刘佩的儿子。慕容德使将军慕容宙帅骑兵一千为前锋,与晋兵相遇。慕容宙说:"晋人轻剽,怯于陷敌,勇于乘退,宜设饵以钓他们。"于是使二百骑兵挑战,分剩余骑兵为三伏。挑战者兵未交而走,晋兵追击;慕容宙率伏兵出击,晋兵死者甚众。

桓温战数不利,粮储复竭,又听闻秦兵将至,丙申,焚舟,弃辎重、铠仗,自陆道奔还。任命毛虎生督东燕等四郡诸军事,领东燕太守。

桓温自东燕出仓垣,凿井而饮,行七百余里。燕之诸将争想要追击,吴王慕容垂说:"不可。桓温初退惶恐,必严设警备,简精锐为后拒,击之未必得志,不如缓慢追击。彼幸我未至,必昼夜疾趋;等其士众力尽气衰,然后攻击他们,无不克矣。"于是率八千骑兵徐行蹑其后。

桓温果然兼道而进。数日,慕容垂告诸将说:"桓温可击了。"于是急追,追及桓温于襄邑。范阳王慕容德先率劲骑兵四千伏于襄邑东涧中,与慕容垂夹击桓温,又击破其军,死者复以万计。孙元于是据武阳以拒燕军,燕左卫将军孟高讨擒之。

冬,十月,己巳,大司马桓温收散卒,屯于山阳。桓温深耻丧败,于是归罪于袁真,奏免真为庶人;又免冠军将军邓遐官。袁真认为桓温诬己,不服,上表桓温罪状,朝廷不报。袁真于是据寿春反叛,降燕,且请救;亦遣使如秦。桓温任命毛虎生领淮南太守,守历阳。

(失败也是一面镜子,桓温败了之后,同样不敢承担,而归罪于将领,所以桓温最终不能成功是有原因的。)

4、梁琛与郝晷的选择

燕、秦既结好,使者数往来。燕散骑侍郎太原郝晷、给事黄门侍郎梁琛相继如秦。郝晷与王猛有旧,王猛接以平生,问郝晷东方之事。郝晷见燕政不修而秦大治,知燕将亡,私下想要自托于王猛,颇泄其实。

梁琛至长安,秦王苻坚方畋于万年,想要引见梁琛,梁琛说:"秦使至燕,燕之君臣朝服备礼,洒扫宫庭,然后敢见。如今秦王想要野见燕使,使臣不敢闻命!"

尚书郎辛劲对梁琛说:"宾客入境,惟主人的怎么接待,君焉得专制其礼!且天子称乘舆,所至曰行在所,何堂居之有!又,《春秋》亦有遇礼,何为不可乎!"

梁琛说:"晋室不纲,灵祚归德,二方承运,俱受明命。而桓温猖狂,窥我王略,燕危秦孤,势不独立,是以秦主同恤时患,要结好援。东朝君臣,引领西望,愧其不竞,以为邻忧,西使之辱,敬待有加。如今强寇既退,交聘方始,谓宜崇礼笃义以固二国之欢;若忽慢使臣,是卑燕,岂修好之义吗!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行称乘舆,止称行在。如今寓县瓜裂,天光分曜,安得以乘舆、行在拿来说事!礼,不期而见说遇;盖因事权行,其礼简略,岂平居容与之所为的!客使单行,诚势屈于主人;然苟不以礼,亦不敢从。"

苻坚于是为之设行宫,百僚倍位,然后延客,如燕朝之仪。事毕,苻坚与之私宴,问:"东朝名臣为谁?"

梁琛说:"太傅上庸王慕容评,明德茂亲,光辅王室;车骑大将军吴王慕容垂,雄略冠世,折冲御侮;其余或以文进,或以武用,官皆称职,野无遗贤。"

梁琛的堂兄梁弈为秦尚书郎,苻坚使典客馆梁琛于梁弈家里,梁琛说:"当年诸葛瑾为吴聘蜀,与诸葛亮惟公朝相见,退无私面,余窃向往。如今使之即安私室,所不敢啊。"于是不住馆。梁弈数来就邸舍,与梁琛卧起,闲问梁琛东国事。

梁琛说:"如今二方分据,兄弟并蒙荣庞,论其本心,各有所在。梁琛想要言东国之美,恐非西国之所想闻;想言其恶,又非使臣之所得论。兄何用问为!"

苻坚派太子延梁琛相见。秦人想使梁琛拜太子,先传口风给他说:"邻国之君,犹其君;邻国之储君,亦何以异乎!"

梁琛说:"天子之子视元士,想要其由贱以登贵。尚不敢臣其父之臣,况它国之臣!苟无纯敬,则礼有往来,情岂忘恭,但恐降屈为烦。"于是不见拜。

王猛劝苻坚留梁琛,苻坚不同意。

燕主慕容暐派遣大鸿胪温统拜袁真使持节、都督淮南诸军事、征南大将军、扬州刺史,封宣城公。温统未过淮河而卒。

5、燕国不容慕容垂

吴王慕容垂自襄邑还邺城,威名益振,太傅慕容评愈忌惮他。慕容垂上奏:"所募将士忘身立效,将军孙盖等摧锋陷陈,应蒙殊赏。"

慕容评皆抑而不行。慕容垂数次以为言,与慕容评廷争,怨仇愈深。太后可足浑氏一向厌恶慕容垂,毁其战功,与慕容评密谋诛杀他。太宰慕容恪的儿子慕容楷及垂舅兰建知道后,以告慕容垂说:"先发制人,但除慕容评及乐安王慕容臧,余下无能为了。"

慕容垂说:"骨肉相残而首乱于国,我有死而已,不忍做这样的事。"顷之,二人又以告,说:"内意已决,不可不早发。"

慕容垂说:"必不可弥缝,我宁避之于外,余非所议。"

慕容垂内以为忧,而未敢告诸子。世子慕容令请求说:"尊比者如有忧色,岂非以主上幼冲,太傅疾贤,功高望重,愈见猜邪?"

慕容垂说:"然。吾竭力致命以破强寇,本欲保全家国,岂知功成之后,返令身无所容。你既知我心,何以为我谋?"

慕容令说:"主上暗弱,委任太傅,一旦祸发,疾于骇机。如今想要保族全身,不失大义,莫若逃之龙城,逊辞谢罪,以待主上之察,若周公之居东,庶几可以感寤而得还,此幸运最大的。如其不然,则内抚燕、代,外怀群夷,守肥如之险以自保,亦其次。"

慕容垂说:"善!"

十一月,辛亥朔,慕容垂请畋于大陆,因微服出邺城,将奔赴龙城。至邯郸,小儿子慕容麟,一向不为慕容垂所爱,逃还告状,慕容垂左右多亡叛。

太傅慕容评报告燕主慕容暐,遣西平公强帅精骑追慕容垂,在范阳追上。世子慕容令断后,强不敢逼。正好日暮,慕容令对慕容垂说:"本来打算保东都以自全,如今事已泄,谋不及设。秦主方招延英杰,不如前往归附。"

慕容垂说:"今日之计,舍此安之!"于是散骑灭迹,傍南山复还邺城,隐于赵之显原陵。俄有猎者数百骑四面而来,抗之则不能敌,逃之则无路,不知所为。正好猎者鹰皆飞扬,众骑散去。慕容垂于是杀白马以祭天,且盟从者。

世子慕容令进言于慕容垂说:"太傅忌贤疾能,构事以来,人尤忿恨。如今邺城之中,莫知尊处,如婴儿之思母,夷、夏同之。若顺众心,袭其无备,取之如指掌。事定之后,革弊简能,大匡朝政,以辅主上,安国存家,功之大极大。今日之便,诚不可失,愿给骑数人,足以办之。"

慕容垂说:"如汝之谋,事成诚为大福,不成悔之何及!不如西奔,可以万全。"儿子马奴暗中谋划逃归,杀之而行。至河阳,为津吏所禁,斩之而济。于是自洛阳与段夫人、世子慕容令、慕容令弟弟慕容宝、慕容农、慕容隆、兄长儿子慕容楷、舅兰建、郎中令高弼一起逃奔秦,留王妃可足浑氏于邺城。乙泉戌主吴归追及于闅乡,世子慕容令击退其军。

当初,秦王苻坚听闻太宰慕容恪卒,阴有图燕之志,惮慕容垂威名,不敢发。等听闻慕容垂至,大喜,郊迎,执手说:"天生贤杰,必相与共成大功,此自然之数。要当与卿共定天下,告成岱宗,然后还卿本邦,世封幽州,使卿去国不失为子之孝,归朕不失事君之忠,不亦美乎!"

慕容垂道谢说;"羁旅之臣,免罪为幸。本邦之荣,非所敢望!"苻坚复爱世子慕容令及慕容楷之才,皆厚礼,赏赐巨万,每进见,属目观之。关中士民一向听闻慕容垂父子威名,皆向慕他们。王猛进言于苻坚说:"慕容垂父子,譬如龙虎,非可驯之物,若借以风云,将不可复制,不如早除掉。"

苻坚说:"我方收揽英雄以清四海,奈何杀之!且其始来,我已推诚接纳。匹夫犹不弃言,况万乘!"于是任命慕容垂为冠军将军,封宾徒侯,慕容楷为积弩将军。

解读:慕容评这类人,首先站在自己的利益思考问题,他们眼界没有那么远,而慕容垂自己也过分,他的儿子不愿意叛逃这件事上看,慕容垂自己就做得不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