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7月16日)

 退休老刘日记 2021-07-17

  7月16日

  文/刘新吾 摄影/刘新吾

  ●一个写作者,有趣是必须的。人若有趣了,即使外界环境再糟糕,也绝不会一味抱怨,苟且活着。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把干瘪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再苦闷的日子,也能笑出声来。说白了,一个有趣的灵魂,任何时候,都能把一地鸡毛的琐碎化为云淡风轻的谈笑,让枯燥生活开出花来,把每一个平淡日子过得熠熠生辉!

  ●做梦,在一所学校里监考,是4号考场。本来,早上就有,忘掉了,没来哈。中午,接到一个电话,让下午按时到场。进校门,碰到一位校级领导,问4号考场在哪边?他也说不上。沿着一溜子平房,一路找过去,门上贴着的,都是单号。向东转,头子上有个考场,有人喊,进去了,却是3号。出来继续找,还是没有!

  ●这会儿,开考都快半小时了。转到考场后面,是一堵墙,有些破旧。这地方,好像以前来过。往前走,有道小门,进去了,是一座2层小楼,也不知道,设没设考场。想找个人问一下,整个校园里,静悄悄的,不见人影儿。不会是我来迟了,学校安排别人替代了吧?醒来后,发呆!当老师30多年,还从没这样误事过!

  ●人民微博:2月20日开始,欧先生和陈女士突然联系不上25岁女儿陈青。原本在深圳打工的夫妇俩,为找女儿,连夜赶回重庆。欧先生说,前几天发现女儿有20几万外债,一家人闹得有些不愉快。随后女儿失联。失联后,才发现女儿在服用抗抑郁药物。我说:别以为,超前消费很潇洒,其实是把自己置身于万劫不复!

  ●这些日子,早上走路,一直听《明朝那些事儿》。我的行程,从法院向东,到砖河沿上,一直向南,到新桥回头,从路西面进南门。这个节点,麦子正走向成熟,西葫芦已经长得一塌糊涂。今早上,边听书,边拍了些照片。葫芦和花,都隐在叶子里。要拍照,得下到地里,还得分开叶子。一个路走的,又是两裤脚土!

  ●朱棣和李景隆大战。第1次,李景隆有50万军队,一败涂地;第2次,李景隆有60万军队,照样一败涂地。朱棣乘胜追击,想占据济南这是个水陆要冲,退可保北平,进可攻京城。然而,他却遇到了对手。这个人,便是铁铉。铁铉是书生,并没熟读兵法,却硬生生把朱棣钉在了济南城下。而且,还差点把他当猎物灭掉!

  ●为打破僵局,朱棣决定使用他最后的秘密武器大炮。铁铉手中没有火箭炮,凭着火铳和弓箭,是不可能摧毁对方炮兵阵地的。然而,他有绝招。找人做了10几个大牌子,上面工工整整写上大明太祖高皇帝神牌几个大字,挂在城墙四周。朱棣在城下气急败坏,破口大骂,就是不敢动真格的。要撤退,被铁铉打了落水狗!

  ●铁铉这个名字,我听过,但他的事迹,没在意过。听《明朝那些事儿》,才发现自己的历史知识,基本上停留在高中阶段。太多,都是概念型的。前些年去嘉峪关,记住了一个名字,叫冯胜。当时,只是看了下他的资料。现在才发现,冯胜这个人,很不简单。因为,在朱元璋的奋斗历程中,这个名字总会时不时出现!

  ●早上走路回来,发完微博,正吧嗒作业,电话响,是天之然。他要来学校,有事找校长,让我掂冒一下,校长在不在。他让我出去,在校门上见。到校门,有位女子,也找校长。她认得我,我却认为得她,只好打高主任电话,说校长开会去了。校长不在,便邀天之然到我办公室。这几年,街上见到他,总是忙当当的!

  ●人民微博:广西桂林,徐某发现妻子与男子黄某开房,因黄某致歉,未予深究。后来,黄某又与他妻子开房。愤怒的徐某打电话,称要搞死黄某。黄某竟回应,也要搞死他。于是,两人在某公园约架,黄某受伤被送医急救,徐某被捕。我说:愚蠢的男人,妻子再次开房,还不明白!一旦约架,你就彻头彻尾成了输家!

  ●天之然的乡村记忆博物馆,这几年,大放异彩。前些日子,看到个消息,成了3A级景区。他能做到这份上,起码我觉得,很不容易。和他坐了阵,他说现在忙的,觉都睡不上。他想约上一帮人,找个地方,把肉煮上,大家玩,他在旁边好好睡一觉。我调侃,你这是能者多劳!他这个人,给人感觉,总是个精神蛋蛋儿!

  ●令人瞩目的中考,终于尘埃落定。许宝儿被取进了四中实验班,这是个绝好消息。头天晚上,吉民喝高了,去看榜。第二天,他又去看了榜。作为父亲,他的心情,不言而喻。之前,许宝儿有个想法,宁上一中普通班,也不上四中实验班,这是学生中一种普遍心态。但是,吉民不同意,我也一样。学生,毕竟是学生!

  ●一个人带着兵,总是打败仗。因为,他的主帅也一直打败仗。有意思的是,主帅屡次扔下部队逃跑,他也一直活了下来。跟主帅不同,他一路打败仗,却一路思考,一直在总结经验。这个人,便是盛庸。他的主帅,就是李景隆。在朱棣眼里,盛庸绝对是无名小卒。然而,就是这个无名小卒,打破了他不可战胜的神话!

  刘新吾,甘肃省民勤县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非虚构写作者,摄影爱好者,省作协会员。现供职于民勤县四中。2009年前,主攻诗歌,兼习随笔,在多家报刊发表2600多首(篇)。著有诗文集多部。2010年后,辞掉所有头衔,致力于《原生态笔记》创作,亦名《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每天2100字,日耕不辍。在各路媒体,发表文字700多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