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一幅多彩的风俗画卷——《七月》

 老梅的碎碎念 2021-07-17

一幅风俗画长卷

            七月

                  译文


     《豳风  七月》是《诗经  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一长,内容自然就丰富了。此诗可能作于西周初期 ,那就是奴隶制时期了。

        豳地现在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公刘时代周的先民还是个农业部落。这诗就是反映这个部落一年四季劳动生活,涉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在我看就像以“月”为时间轴,展现一帧帧的“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绩、狩猎、缝衣……风俗画。又犹如清明上河图一样多姿多彩的长卷。

       作为一名江南农村的七零后,我对诗中所描绘的农耕、蚕桑、建房、酿酒,宴请很有亲切感。我对于土地,对于节气存在一种扎根于童年里踏实感。我热爱土地,相信节气。那种祖祖辈辈在田地里劳作,在田地里收获,在田地里生息繁衍……给予我“根”的感觉。我喜欢这首诗。

       诗中似乎不带一丝情感,冷冷静静的展示劳作,展示农作物,展示虫草,展示祭……好像生活原来就应这样——耕、夏长、秋收、冬藏。但又充满着细腻的情感——无衣无褐,何以卒岁?粗布衣裳都没有,残冬腊月怎能熬到头。一份生活的艰苦凛冽寒风般凄苦着农耕人。但这又如何?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正月里就修好锄与耙,二月就下田了,老婆孩子中午送饭到田头,监工田官见了笑眯着眯着。生活总有希望,只要春天来,只要土地在。这份纯朴的初民情感,至真感人。

      第二章一幅生动喜气的春忙图,太阳暖洋洋,鸟儿欢唱,姑娘们充满了田间小路采桑、采蒿忙。只是突然的最后一句——女之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想想也是,苦虽苦,累虽累,但还是半自由身。生在奴隶制,漂亮的姑娘随时都会被”公子“抢走的。这两章里都隐隐出现了”阶级“。

     第三章采桑、养蚕、纺织。看到这里叹服初民的心灵手巧,那时已会纺织染色了。色彩还那么丰富。只是最漂亮的还是归”公子“。

      第四章展现了秋收之后狩猎,欢聚、练武图。其乐融融。虽然打猎到大猪是要送给”公子“的。但还是可以留下”小猪“自已吃的。在这里我感受到阶级间还是和平相处,没有一个阶级要逼死另一个阶级的残酷。

     第五章准备过冬啦!清扫熏老鼠,塞门缝防风过冬。这一章特别的生活、特别有趣。老鼠被农耕人围追堵截得乱窜;漏风的门窗用稀泥和上。生活都有规律,都有盼头。一年忙到头,舒舒坦坦息了冬天,等春天

       第六章写采藏果物、酿酒。看看咱初民多智慧,老早就已经会用谷物酿酒了。反正我读了此诗,挺骄傲。我想起我小时候,要过年时爸爸就会做冬酿酒。过年时吃。别提童年里的过年都多么大的盼头了。

      第七章写为公家修房,再修自家房子。真是一年到头忙不停。感受到生活不易。

     最后一章节写祭礼与宴饮。祭礼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恩。年终宴饮是对生活的热爱。生活不易,但我依然选择爱你,依然选择辛勤劳作的方式爱生活。所以举起牛角杯,共祝”万寿无疆“。

   全诗八章,几乎一句就是一幅画。内容极其丰富,也让现代的我们看到了初民的勤劳与智慧。初民依时令节气来生活劳作,是对自然的尊重,也是种智慧。我们仿佛亲眼所见初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景。虽然已有“阶级”,已有“不公”产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