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点碎碎念

 云说职场 2021-07-17

早上在车上看了一篇推文,感触良多。推文的核心观点在表达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两个人在一起,要么是放大的好,要么是放大的坏。

感触良多主要是因为最近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有关“共生”这个理念。一是我最近在写如何提升员工能力素质的课题,欲求建立企业、团队、员工共生的一种生态系统,彼此互为激发,形成正反馈,可持续发展最终在三者身上都能得以体现;二是对人与人之间的互为影响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而且也好像找到了一点如何更改相处模式,形成正激励的一些方法。

不知道是因为大脑里先有了这些概念,还是时刻在被工作、生活,甚至那些休闲娱乐活动所触动,总是有意无意的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也能理解很多以前不能理解的事情,甚至连排斥也成了接纳。

举个例子,我最近鬼使神差的在追一部很有年代感的年代剧——《大宅门》。其中有个片段,是讲白家和詹王府是如何激化矛盾的。事情是这样的,白家的老大到詹王府给大格格看病,诊断出大格格怀孕2月有余,可当时白家大爷并不知道大格格尚未出阁,在跟詹王爷道喜过后,詹王爷当场翻脸走人,还把白家大爷的马车劈了,连马也宰了。事后,白家老爷气不过,亲自登门号脉,并说格格并无大碍,细心调养即可,实际暗中一直在给大格格安胎,待到瓜熟蒂落,届时再让詹王爷赔自己的马车,赢回一局。从此,两家结下梁子,不巧的是,次年,白家大爷在给皇上的妃子(詹王府二格格)看病过后,这位二格格就死了,实际是被老佛爷害死的,但是詹王府这次把账算在了白家头上,白家大爷因此吃了官司被押入大狱,判了斩监侯。不巧的是,詹王府的老太太的病理一直靠大爷调理,也只认白家大爷,眼看病恹恹到不行的时候,却不准其他大夫诊治。

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无论是白家,还是詹家,都没有捞到什么好处,可以说是两败俱伤。白家眼看要丢了人命,詹家老太太也不是很好了,无论是白家老爷,还是詹王爷,都一拍大腿,醒过神来,怎么走到了如今这条绝路上,懊恼不已。

实际上,如果按照当时的情形,知道彼此要想很好的得以生存发展,对方都是自己不可缺少的依赖,也就不会逼迫对方走到绝境。好在,白家后来由二奶奶掌管,很多矛盾得以缓和。

回到生活中,我回想自己在感情上的经历,其实也大都如此。结束一段感情,无非都是因为彼此在这段感情里,不能做更好的自己。当开始的甜蜜褪去,彼此的生活愿景、生活方式、处事逻辑都尽显眼前,就会觉知到,自己在感情里的状态,或者更能理智的判定这段感情是不是合适。

我们在很多场合都可以听到“共赢”这个词,说到底,到底什么是“共赢”呢?我认为一定要产生1+1>2的效果。只有双方都有所获得,才能算是共赢。单独一方不行,这种关系一定不能长久。1+1=2也不行,因为大家都会追求获得,获得感非常重要。

说起共赢,或许我们都太习惯了在商业模式是行来进行讨论,到底适合不适合感情上呢?

虽然说人性经不起揣测,但是人性的深处和根本,都是在追求价值最大化,追求利益。我很喜欢《半山文集》里的一句话:对于人性,多做理解,少做判断,更不要去看高或者贬低。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教导我们,要抓住事物发展的规律。顺从规律才会顺遂了心意,才会更接近自己想要的理想,甚至真相。

我现在更愿意这样思考问题:如果我与对方在一起,我与团队在一起,甚至我在一个公司里,我在索求的同时,更想思索自己能给别人带来什么?

人不可能独立做自己,而不受环境所影响,不受他人所影响,更何况是亲密关系。

我曾经接触过一个女孩子,无论职场,或者朋友圈,她都非常正能量,也深受大家的喜爱。但是有一次,当我目睹她和家人打电话的争吵后,我才看到她的另一面。后来跟她聊天,她说自己也很努力的想要改变自己,想要温和的与家人相谈甚欢,然而一旦置身于家庭这个环境中,或者与那些亲近的人进行交流,仿佛自己被上了魔咒,总是控制不住的想要发脾气。

我想这就是在家庭中演绎的相处模式,模式一旦建立,想要改变,需要家人们,共同付出很多的努力,切换频道总是不太容易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朋友跟我说,两个人从谈恋爱,到进入婚姻,期初的那一年都是规则建立的时期。如果一开始进厨房,酱油瓶倒了,是谁在扶,大部分情况下,这个人会扶一辈子的酱油瓶。

当然,我并不鼓励大家都来制定游戏规则,看着对方在规则里手忙脚乱。付出是共同的,家庭分工却不同,找到自己舒适的方式,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就可以了。

我时常觉得,这个世界里,外面的声音真的太!大!了!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们都听不到自己内心的渴求和呼唤。

很多年前,庄子在灞上问: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我时常否定自己的横向比照,觉得自己更应该纵向的跟自己对照,也劝自己尽量的少花费时间和精力关注别人,静下心来,向内看,如此才得以感到安宁。我说的这种安宁,是安抚自己的心,不让它急躁、虚荣、油腻。

其实,想要的则是让一切都灵活灵现起来,就像流动的水,太难喜欢被舀进鱼缸里的那瓢。我也很清楚的知道,也许今天的我,可能不爱昨天的我,可是我爱着每一个今天,愿岁岁有进步。

其实,只要活着,都有关系需要经营。做好自己,处理好关系,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在任何一种共生关系里,人们似乎都带有一种自己的毒液,如果这种毒液向好,就会产生放大的好。如果向坏,大概就是放大的坏。

PS:今年双十一并没有购置什么物件,唯有三盒懒人面膜。听说这款面膜非常好用,等我试用过后,再来跟大家分享用户体验。

现在非常自知,不囤积,不踌躇,喜欢彻底干脆决绝的说拜拜的样子。一本书从序言读到后记,牙膏挤到管底,护肤品用到光瓶,眉笔用到再也画不出颜色……很少冲动买东西,以前经常买新衣服、新护肤品、冰箱里还有剩菜时进超市大采购……总是享受拥有一瞬的那种快感。

现在已然理性,学着规划,购置物件也成了熟虑之后的理所当然,就像几年前的大衣,不穿的季节妥善存放,如今再拿出来,有种老朋友相见的欢喜,想要把它穿成一件好看的旧物。想要每一个物件都欢欢喜喜,喜欢有故事的物件,想要每一个物件都有故事。

你们呢?你们双十一都买什么了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