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做各种总结报告,不知为何,开会前夕,心里忽然轻快起来。 朋友问:2019年你的关键词是什么呢? 我想了想应该是纠结、犹疑和释怀。 纠结 说到纠结,首先可能就是工作了吧。 年初的时候,接到要去北京的消息,忐忑了好一阵。 母亲调侃我像霜打的茄子一般。 随后被打了一剂强力针,赴京2个月,之后返回。 但是文件下来之后,才发现,半年期限,也是考核期。 此时,说什么都为时已晚,被安慰先赴会,后续安排再做周旋。 于是,整理行囊,拉着箱子,一个人进京了。 租房子,大采购,当我从超市的推车上卸下几大包物件的时候,不禁问自己: 我是真的来北京了吗? 布置房间、烧菜煮饭、看书学习、逛园子,也算正式开启了新生活。 回到了工作的起点。 做起来得心应手,经常因为手快,而提前完成。 导致同事们还在办公室加班赶稿子时候,我只好作陪看书,作为团队的一员这大概也是我的坚持。 偶然,在办公楼遇到以前的老伙计,我跟她坦言自己的进退两难,一来西安在召唤,二来项目虽然落地,但刚来不到两月,同事们对我都极好,难以决断。 说起来,工作七年半了,中途换过一次工作,遇到的东家和同事都非常nice,我很感激。 再次站在十字路口,内心的声音是忙乱的。 伙计劝我留下,说是不错的机会。 我自己也知道,从孙子公司,到爷爷公司,中间的跨层,以及代际穿越对于一个普通人需要花费的时间和努力到底有多大。 朋友们请吃饭喝酒,我伴着心事无力开怀,所有的忧乐都明晃晃的趟在脸上。 恰好此时,朋友也处于十字路口。 彼此在楼下的黑夜里,坐了一个小时,吹着京城寒气逼人的春风。 终了,他念在工作、家人和未来,而我却在别处。 晚上回到一个人的住处,看着自己布置妥当的房间,觉得一切都很虚幻。 伴灯而坐,思绪万千。 关于未来,我对自己的期待是自由自在,理想抱负大都浸入这四个字中。 看书写字,旅行记录,知己相伴,好友两三,煮茶烧菜。 说到底,最终促成我做出决定的,除了我对东家的欣赏和感恩,还有一段尚未在心中沉寂的感情。 虽然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一年了,但那个时候心里却从未放下过。 虽然内心有失落、伤感、隐忍,但终究抵不过四两拨千斤的念想。 深夜里的双方对垒,终究是西安牵引着我,北京推拉着我。 从小便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刹那间,心明如镜。 回到西安后,工作上到了完全陌生的一个领域。 要说没压力,都是自我欺骗。 除了一点点熬的经验之外,倒是对自己定位的理顺帮助了自己。 从刚开始对自己的精专要求,到后来的方向、思路和重点的把握,也走了漫长的好几个月。 这几个月里,我也不曾好受。 到处索求真经,逼迫自己。 用力过猛的结果只是过早的放弃。 这恐怕要从第二个关键词说起。 犹疑 因为我对自己的不确定,对专业隔空打牛的四顾两茫然,开始了专业课程的自学之路。 这一年,我报考了全科专业考试。 我是奔着一年过得雄心壮志而来。 每天晚上,在街边吃过一盆冒菜,便匆匆回到我温暖的小窝。 关掉所有灯,只留一盏台灯。草算本是一叠厚厚的日历,A4纸略大一些尺寸,是母亲从西安快递给我的,是我特别钟意的草纸,我把记性和理解全都交付给了它。 在时间的倒逼下,我几乎就要将白天的时间托盘算在学习周期内了。 清明三天假期,超市采购了方便面、馒头、面包和牛奶,打算用三天时间啃一块硬骨头。 在小窝待了三天没有出门。 一天中唯一与这个世界的接触便是驻足望向窗外,一群在假期里依然活跃在足球场的小朋友们。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困惑茫然如期而至。 我是为了工作在学习,还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说到底,我不是一个工作至上的人,要说,工作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所以当未定之选择再次倒逼我的时候,心里的天平毫无疑问的指向了“理想地”。 当真办理好一切手续,房子重又交回业主的手里,踏上回程的列车时,内心又百感交集起来。 工作上,很难说,这是一个优秀的选择。 感情上,说不上,这是关乎未来的正确。 但那又如何呢? 一个人,一辈子,能有几次跟着自己的心走? 我从来靠着理性,活的克制、严谨、小心翼翼。 我想随心所欲,任性妄为一回,就这一回。 在自己平凡的人生里偶尔撒个野,我想这不为过。 从20楼搬到19楼的时候,看到办公室满满当当的人,穿过一个个工位,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那一刻,无论是否笃定,都要开启全新的旅程了。 白天镇静自若,晚上灯盏书海。 在我就要啃下最难的部分之后,一个人的出现,唤醒了我对另一个人的念想。 我知道自己无法走上树林里的那条路是因为我对另外一条路的希望还没有全然泯灭。 它时不时就从心里跳脱出来,对我说话,让我无法坦然迈开双脚。 也在这样的艰难选择中,我放弃了那条或许光明的道路。 但也并没有义无反顾的走上那另外一条路。 我尝试了两次,借着酒精的给予的勇敢。 终究,还是退缩了。 我在这种两难里,自律意识逐渐模糊,逃避或许是最好的选项。 最后一次,算是终于封死了那条路。 但我是真的开心有过那个夜晚。 我从来没有在他面前说过那么多话。 我本以为我要面对的是他,最终发现,我更需要面对的,其实是自己。心结,是自己的。 不舍,是自己的。 念想,是自己的。 既然如此,好聚好散,别无他法。 我想我放下了。 释怀 对于工作,坦然待之。 对于感情,亦然如此。 我至今犹记得《清单人生》无论如何,当下都是最好时机,永远都可以重启生活的洒脱。 记得《乌合之众》所传递的群体思维如何影响并同化个体,希望自己能保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记得《邓小平时代》《褚时健传》人生起承转合,信念、执着和坚韧的力量,告诉自己不要迷失。 记得《富足》中所传递的丰盈而美好生活该有的持重、选择和从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与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记得《大秦帝国》的气势滂沱和起落腾挪,个体渺小,很快就会被新新人类所取代,如果还能做一点什么的话,就去多做一些体验吧,看世界辽阔,享感情分合,用心、用情、用力。 …… 读书很容易让人忘掉眼前的烦恼,继而找到解脱之路。 因为总是会在跌宕起伏的故事里感知世界的广阔。 莫名其妙的,竟然在离别里,也体尝到一些甜来。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快乐的片段。比如巴国的风情、小酒馆的谈心,海边的踏浪,天之蓝的复刻记忆…… 回想这一年,也有遗憾。 但庆幸的是,又多了一份对于工作或者生活的理解。 朋友说如果你发现最近有些吃力,那说明是在走上坡路。 那就抱着一些幽默感去化解过程里或有的辛酸和煎熬吧。 开阔心胸,用更豁达的心态去面对。 以前,最怕平静的生活,总想要翻起点什么波浪。 现在,就想保持这份稳稳的节奏。 不再想关乎一口吃成胖子的奇事,只一点点开凿这块属于自己的田地。 万物有时。 是信,也是等。 提前祝大家,2020新年快乐。 所求皆如愿,所行化坦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