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生斌:个人品牌,是你最贵的资产。

 云说职场 2021-07-17

文丨小云   图丨源自网络

全文约 2800字,建议阅读时间 5分钟

你好,我是小云。

七一前一天晚上,一个叫林生斌的男子在微博发布了一条信息,官宣自己的第二段婚姻和孩子。

互联网“鏖战”开始。


01 
林生斌是谁?

林生斌,原微博昵称“老婆孩子在天堂”,四年前杭州保姆纵火案的受害人。

老家福建霞浦,家里世代务农,在认识朱小贞的时候,他还是理发店的林Tony。

遇到朱小贞之后,朱家给了小夫妇一笔启动资金,帮助他们自立门户。

开店、批发、开厂、设计,俩人的生意也越做越大,几年后买下了蓝色钱江大平层。

2016年他们雇佣了保姆莫焕晶,2017年6月22日清晨保姆客厅纵火,朱小贞和三个孩子火海遇难。

四年来他在网络的形象是一直是那个深情款款、善良大义、体体面面的受害人。

直到再婚生子的消息再也瞒不住了,终于在微博第一次公开自己的隐婚。

刚开始,微博评论都还处于一片祝福的祥和里,但很快,舆论就发生了转向。

不满、恶评、非议,如海浪一样,汹涌而来。

随后,他关闭了微博评论、清空了抖音视频,他的现任妻子也清空了微博。

当众多网友等待他发声的时候,他来了句“江湖再见,后会无期”,隐遁了。

他出离网络的8天里,舆论持续发酵。

8天后,他连续织了5条围脖。

然而这5条微博都很巧妙的躲开了网友关心的问题,比如基金成立否?10%捐了否?遗产分配否?婚内出轨否?二胎否?


当年最支持他的那批网友,如今成为了骂他最狠的人。

同样一群人,为什么前后态度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激怒网友的,原来是林一直营造的“深情人设”。

白天直播营销亡妻子女,下了直播恋爱结婚生子。

一边靠卖惨赚流量变现,一边新关系里享受温存。

人设崩塌后仍旧不服输,继续营造好好先生形象。

这届网友立场很明确,我可以给你贡献流量、贡献钱财,可是你又当又立,把我当韭菜割,不行。

这就是当年投入了大量同情心,甚至金钱支持的网友,如今的态度。

 02 
神坛跌落真相

2017年6月22日,杭州保姆纵火案事发当晚,林生斌喊话众网友在蓝色钱江小区门口集合,呼吁大家关注自己的微博,并将自己置顶。

2017年10月16日,沦陷在痛失爱妻子女中的林生斌,递交了“童臻一生”童装商标申请。

2018年-2020年期间,一直没走出来的林生斌,连续申请了20几个商标,高调公布再婚育女讯息的前几天,还在申请商标。

林很痛苦,将自己的精力分成了五股来消化这种痛苦

一股用来打官司,一股用来应对媒体,一股用来注册商标,一股用来谈情说爱,还有一股用来打造自己的人设。

如果你觉得时间不够用,应该去问问林生斌,他是怎么管理时间的?


今天看YY的文章,她说娱乐圈有一句话:“小火靠捧,大火靠命,强捧遭天谴”。

做人,还是真实点好。

你是什么,就展现什么。

营造人设,迟早要翻车。

能够送你到顶的东西,也能够拖你到底。

想起李健的一句话:“中国人喜欢造神,也喜欢毁神”。

或许当年林生斌拒绝私调,破解了互联网流量密码的他,站在流量风口一心想要讨回公道,最后回过味儿来,自己没有拿到想要的,却成就了一批网红。

事情结束后,他发现了人设的力量,是通向互联网的财富密码。

于是也就顺着杆子往上爬,继续着自己“受伤、体面、大爱的深情角色设定,启动了“带货模式”。


直到这份“深情”被颠覆。

正如他没有那么好,我也不相信他有那么坏。

只不过虚假营销这种事情,足以让人诟病。

靠虚假人设营销,可以坚持多久?一年?三年?还是十年?抑或一辈子?

靠不吃晚餐减肥,可以坚持一个月,一年,但是要坚持十年,坚持一辈子,就很难了。

信息社会,最怕的是颠覆,尤其是反向颠覆,所以尽量做一个真实的人。

在这一点上,我倒是很欣赏俞敏洪。

节目里,记者问他,新东方是怎么做起来的?

他说,自己从北大出来后,在外面做补习班,跟老婆商量,赚够10万就出国留学。

没想到很快就赚到了10万。

他又跟老婆商量,赚到50万再去。

更没想到的是,很快又赚到了50万。

于是他想,既然钱这么好赚,那就再赚100万吧。

就这样从10万,到50万,到100万,再也没有停下来。

张文宏也算一个。

有记者采访张文宏,问他当初上大学为什么选择感染病学?

张文宏说自己一个乡下人跑到上海,读完书留下来工作而已。

这真是人间清醒。

 03 
营销自己可以
但要真实可靠

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发声,也可以打造自己的个人IP。

尽管如此,有些自己筑起的人设,会成为捆绑自己手脚的藤蔓。

前天,有个朋友分享了一个职业规划的同行,这位同行开设了一门课程,叫做“职业规划训练营”,总共十几节课,原价1999元,折后价1299元。

一堂课10分钟,要教会如何提高业绩水平,如何做薪资谈判。

最关键的是,她自己还是个大专生,进入社会也没做过什么正经工作,出道即职业规划师,出道五年了,现在是资深职业规划师。

这个老师课上一直强调学历不重要。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学历太低,好单位的简历筛选门槛都跨不过去,更别说拿到offer,有所作为了。

你可能会说,专家可以分为经验、研究、模范三类吗?

作为一个专业赛道上研究型选手,五年时间成长为一名资深职业规划师,不行吗?

行,你稳扎稳打,有效吸收,形成经验,也是可以的。

但内容反常识,恐怕就不能让人信服了。

这个时代,最不缺的是什么?

韭菜。

股市里,一波接一波。
营销学,一波接一波。
直播里,一波接一波。

信任这个东西,就像是垒积木,建立的时候需要一个一个搭接,而一旦崩塌,就像雪崩。

要想重建,更是难上加难。


 04 

写在最后

一个公司最贵的资产是什么?

是品牌。

海尔的张瑞敏,三十几年前,将一批有问题的冰箱砸了,留住顾客,稳住品牌。

百事可乐子公司,宣传“100%水果”“非转基因”“纯天然的”,当人们发现事情的真相之后,百事可乐用了900万美元解决集体诉讼纠纷。

三鹿奶粉因为造假,破产清算。长生生物疫苗造假,破产摘牌。

一个人最贵的资产是什么?

是品牌。

品牌是什么?

是了解、信任和偏好。

也就是说,消费者通过大量的积累,了解你、信任你,从而对你产生了偏好。

你的个性、能力、态度、性格、价值观,这些都是了解和信任你的维度。

大家从火灾了解、同情他,从他的深情、大爱开始信任他,并对他产生了偏好。

所以,林生斌的店铺和直播,因为有了林生斌这个“场”,“货”卖的很好。家里没有小孩的女粉丝,甚至一次性下单十几件大码童装,表示支持。

信任和偏好最贵的是什么?

是真实。

林生斌也不是不知道,只是人设是他的财富密码,他放不下,丢不开,最后被其反噬。

巴菲特说,一个公司想要成功,应该去找一条长长的、湿湿的、厚厚的雪道,然后在雪道的这一头滚下一个小石子,石子会越滚越大、越滚越大,大了之后,它具备了更大的吸附能力,然后吸附的更多、变得更大。


对于个人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

找到一条长长的、湿湿的、厚厚的雪道,然后在雪道的一头滚下自己“个性、能力、态度、性格、价值观”的石子,你的雪球能不能滚到足够大,不仅取决于你的雪道是不是足够长,还取决于你这个石子的内核是不是足够好。

好,且真实,才是真的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