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4)

 高参88 2021-07-17

本篇目录:

**********************************

310 116.时思寺

元至清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

311 117.永昌堡

明                                 浙江省温州市

312 118.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

清                                浙江省湖州市

************************************

116.时思寺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4)
时思寺,为释道合一的祀庙。位于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大漈乡西二村南端。占地0.27公顷,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始建于宋绍兴10年,宋高宗赐名时思院,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扩建,明宣德元年改名时思寺,后明末清初续建。寺坐西朝东,由山门、心经钟楼、大雄宝殿、三清殿、马仙宫、梅氏宗祠等组成,为汉式布局的古刹建筑群,古寺保存有宋、元、明、清各时代特征的古建筑。历史悠久,古朴优雅,是目前国内难得的古建遗珍千年古寺。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4)

大雄宝殿建于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并周围廊,重檐九脊顶。平面共有24柱,分内外两周,外周为下檐柱,呈方形;内周为上檐柱,柱圆略方。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4)
柱头卷杀明显,呈索状。部分柱脚置覆莲瓣础。重檐四周均施辅作,正背面明间施二朵斗拱,次间不施斗拱。二测辅间在第一施一朵斗拱,第二进施二朵斗拱,转角北皆施斗拱,且均为三抄双下昂八辅作,里转七辅作用四抄,而内槽转角斗拱第三抄则改为二抄的直拱来承托厢拱,作法别殊。斗拱用材之比为二比一,拱呈弧形,无拱瓣,上留。阑额以上共置三道正心枋,其间均施泥道拱。殿内全部用斗拱平棋做法,平棋以上为草架。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4)
大殿柱网层、斗拱层和屋盖功能明确,翼角微翘,外观朴素。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4)

钟楼平面方三间,为三层楼阁式,建筑逐层收进,侧脚明显,四根内柱直贯三层,屋面为歇山顶。四周用缠腰,出檐舒展,具有明代的建筑风格。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4)
马仙宫为清代建筑。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4)
相传梅氏一六岁幼童守祖父墓,居庐三年,不离其侧,宋高宗闻报,旌表其人为“孝童”,其庐为“时思院”。明洪武元年(1368)刘基书额“时思道场”,明宣德元年(1426)改院为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前周边群山耸峙,瀑布飞扬,古木参天,寺前沐鹤溪清流环绕,木廊桥横卧,环境幽雅清丽。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4)
梅氏宗祠建筑群,由前厅、序伦堂及报本堂组成

序伦堂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4)

护关桥是廊桥,第一层是关帝庙,正中供奉红脸关羽,左右是财神爷。第二层是文昌阁,第三层是魁星阁,楼上楼下同设文昌阁和魁星阁的桥梁设计,有取“魁星点斗,文运昌盛”之意。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4)

2001年06月25日,由国务院批准时思寺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117.永昌堡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4)

永昌堡,明城堡,俗称新城。建于1558年(明嘉靖三十七年)。位于温州市龙湾区永中街道。明代,温州沿海备受倭寇侵犯,永强抗倭首领王沛、王德叔侄牺牲。后王沛侄子王叔果、叔杲兄弟发起修建此堡以抗倭。城堡呈长方形,南北长778米,东西阔445米,城墙高8米,基阔3.9米,周长2688米,有敌台13座。用石块斜垒,中夯土。城外环护城河,城内凿有二渠,居民分住渠之两岸,井然可观。该城墙已部分残缺。1982年修复南北城门两旁城垛及城楼。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4)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邑人王叔果、叔杲等倡议兴筑,以防倭患。堡呈长方形,南北长778米,东西阔445米,高8米,基阔3.9米,周长2688米,有陆门4座,水门4座,中引渠。内外壁用块石斜垒,中夯杂土.堡内二渠贯穿南北,可通舟揖,渠上架有数座石桥。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毁,现堡内民居栉比,商铺井然。除西面和东面南部城墙残缺、东城楼早毁以及城垛被破坏外,其余尚完整。1982年以来,南北城门旁城垛、城楼已经修复。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4)
永昌堡整座城墙雄伟壮观,不可尽言。南北长达778米,东西长445米,城高8米,基宽3.9米,周长2688米。城中有城堞908个,敌台13座,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城堡整体布局合理,设有四座城门、四座水门。城外四周有护城河环绕,城内开了二条南北走向的河流,上河宽13米,下河宽8米。河上筑有坡式的会秀桥、蛙式的联芳桥、直通式的井头桥等形式各异的桥梁,以利乡民通达。两岸以方块花岗石斜筑,以利水陆交通、灌溉、浣洗。堡内原有水田100多亩,危急时可生产自救,不怕久困,以促进军民两安,可见当时经划之妥善,谋深而虑远也。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4)
万历四年(1576年)的世大夫祠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4)
永昌堡王氏始祖墓园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4)
永昌堡王氏祖祠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4)
永昌堡王诤的故居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4)
永昌堡植德堂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4)

2001年06月25日,由国务院批准永昌堡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118.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4)

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河镇万古桥西侧。嘉业堂是近人刘承干的藏书楼,1924年落成,因清帝溥仪御匾“钦若嘉业”而得名。它是一栋平面呈“回”字形的砖木结构二层楼,由二进厅和厢房组成,中央是天井,外设四周廊。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4)
嘉业堂藏书楼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嘉业堂藏书楼“亦称嘉业藏书楼”因清朝溥仪皇帝题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额而名)。整座建筑总体设计为园林式布局,寓肃穆的书楼于幽雅的园林之中。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4)
藏书楼创始人刘承干,字贞一,号翰怡,生于1882年,卒于1963年,享年82岁。清光绪31年秀才候补内务府卿御。1899年,其祖父刘镛逝世后,刘承干便以“承重孙”的身份,继承了长房刘安澜的财产,一夜之间顿成豪富。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4)
书楼建成以后,他又不惜重金,陆续增添,自称历时20年自费银30万,得书60万卷,共16万册。1949年,大军南下时,周恩来总理指示解放军部队保护好藏书楼。大军解放杭州后,经南浔去攻打上海时,陈毅司令员还亲自走访了藏书楼,并派一个连队驻守。1951年11月,刘承干把藏书楼,捐献给国家,由浙江省图书馆接收。现有藏书十余万册,雕版片三万。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4)
刘承干自幼第一嗜好就是读书、买书、校书、写书、藏书。于是他决心在小莲庄刘氏家庙的旁边建造一座藏书楼,于1920年初冬破土,1924年岁尾竣工,“康金十二万,拓地二十亩”。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4)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4)
小莲庄是江南名园之一,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当地富商刘镛所筑,占地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园林以池为中心,形成以山为主的内园和以水为主的外园。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4)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4)

2001年06月25日,由国务院批准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