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政协委员建议,在文旅融合背景下—— 盘活全市红色资源 发展红色文创产业

 忆茶阳风物 2021-07-17
龙岩红色文化积淀深厚,红色资源遍布,涌现出了许多革命烈士,传颂着许多脍炙人口的革命故事,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龙岩市政协委员董朝晖8日提出,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当下,如何盘活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做强龙岩红色之旅带动经济发展,是重要课题。
他认为,相较于江西瑞金、井冈山,贵州遵义、陕西延安、河北西柏坡等地的红色旅游、红色研学等产业发展势头,具有明显红色资源优势的我市尚未得到全面充分的开发利用。他建议要进一步盘活以长汀为中心辐射的红色资源富矿,鼓励各级自主开发利用,吸收民间资本参与打造,利用众多废弃的校舍、厂房等设施,齐心协力发展以长汀为中心的红色文化产业,以吸引国内更多的红色旅游、红色研学、红色培训人群,引进更多的资金流,全面带动龙岩的交通运输、酒店住宿、美食餐饮、旅游观光、土特产销售等产业链的发展壮大,在更深、更广的层面造福于民,推进龙岩的振兴发展。
就如何发展红色文化旅游,董朝晖委员以长汀为例提出了具体建议。一是要抓住重点做文章。他认为要讲清、讲好、讲深、讲高、做大、用足长汀及全市的红色文化资源。建议由党史办牵头,深入挖掘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闽西的探索实践,广泛宣传龙岩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积极宣扬我市人民“20年红旗不倒”为革命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以长汀为例,他认为应围绕“伟人与长汀”“红军首次入闽之地”“中国革命的转折点”“中央苏区红色小上海”“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红旗跃过汀江”等做文章。
他还建议瞄准高度做体量。他认为发展红色文创产业,需要我们瞄准高度做体量,在充分做大个体景点的前提下,形成红色旧址群、红色旧址长廊。以点连线、成片,遍地开花,吸引社会目光和游客。比如,在长汀可以重点发展汀州镇的红色旧址群、南山镇中复村的“红军长征第一村”旧址群、策武镇的红军入闽首战长岭寨大捷旧址群、汀西片区红色走廊旧址群等,连线成片打造,让游客停留更长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红色文化体验,产生更多的消费。
同时,他建议进一步挖掘补充闽西的红色历史,特别是许多参与苏区历史重大事件的亲历者的“口述历史”,亟待抢救、挖掘。要重视红色旧址解说词的撰写,让解说词有思想高度、历史眼光、全局角度,要善于发现和提炼“闪光点”,还要有感情色彩,富有感染力。
进一步保护红色旧址。文物旧址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没有保护就无从开发。要牢固树立红色旧址就是文化地位、就是旅游资源、就是固定资产,精心呵护、保留每一处红色旧址、红色遗存。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通力合作,给予必要的维护。各村、各乡(镇)都要进行红色旧址(文物)普查,建立档案,留待逐步建设,真正做到“自家人做好自家的红色文化文章”。
红色文创产业是一个大蛋糕,闽西苏区的红色文创市场大有可为。他认为,可以利用城乡各地荒废的学校、厂房等设施,由政府指导规范,鼓励民间资本注入,参与经营管理。共同打造可供教学、食宿、培训、研学、拓展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红色教育基地。
董朝晖表示,文旅大融合是红色文化在当下的有效传承与弘扬途径。文化的基因优势在资源,而旅游的基因优势在流量。龙岩的红色文化旅游结合了文化与旅游的优势,必能以更强的文化自信开辟红色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新局面。

来源:闽西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