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是松科云杉属的成员,松科是裸子植物里最为人们熟知的类群,广布于北半球,包含松树、雪松、落叶松、云杉、冷杉等各类树种,请注意,名字里有“杉”,可未必是杉科的,同样的,名字里有“松”,也未必是松科的(如“罗汉松”)。 青海云杉的植株 | 刘冰 不扎手的云杉 按照学界最新的观点,松科共有11个属,250多种,中国是种类最多的国家(没有之一),占了世界1/3的比例,同时中国还是唯一一个11属全产的国家。云杉属有30多种,中国也是种类最多的国家,占比达到一半。按照(作者的)惯例,先上一张体现松科各属亲缘关系的树图: 松科各属系统发育关系示意图 | 刘冰 云杉属植物的叶子通常是扁平或柱形的,在枝条上螺旋状排列,整个形状看起来像试管刷,而且叶先端有个小尖,摸起来比较扎手。不过也有一些温柔的种类,叶先端不是那么尖,手感良好,青海云杉以及它的兄弟白杄(Picea meyeri),叶子都是属于不太扎手的温柔型。它们的叶子外面都会覆盖一层明显的白粉,远远看起来非常美观。这两种也是国产云杉种类里最为“粉白”的成员,在很多高原地区,都会选用它们作为行道树。 青海云杉的枝条(上)和满身粉白的青海云杉(下) | 刘冰 这一对兄弟在形态上比较接近,但分布区则是一东一西隔开的。白杄分布于华北地区,主要是山西和河北北部的高山地带,青海云杉则广布于西北地区,包括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西部。 栖身高山之中 “云杉”这个名字富有诗意,让人联想到生于云雾缭绕的深山之中的杉树,但云杉的祖先可不是这样。在两亿年前,地球的陆地表面全是裸子植物的天下,但数千万年之后,它的竞争对手被子植物出现了。自5500万年前(新生代)开始,被子植物占据了陆地上温带和热带的大部分地区,其中的乔木类群形成了被子植物的阔叶森林,并一直延续至今。裸子植物的生存空间受到排挤,多数松柏类退缩到寒温带或高山地区,构成针叶林;苏铁类零星分布于热带地区的一些森林或荒漠地区;银杏和松柏类里某些娇气的大树(如银杉、水杉、巨杉等)躲在东亚和北美的一些山沟里苟延残喘。云杉的祖先被迫选择了冷凉的高山地区作为栖息之地。 在高山地带,森林主要是裸子植物组成的针叶林 | 刘冰 不过,青海云杉在这些苦寒之地也能很好地生活。在青海北部和东部山区,祁连山至甘肃南部,宁夏的六盘山、罗山,与内蒙古交界的贺兰山,都有青海云杉的身影。它比较喜欢冷凉的气候,同时也能耐一定程度的干旱,从海拔1000多米,一直到将近4000米,都可以生长,在中高海拔地带还能形成大面积的纯林,可以说是这一带山区针叶林的霸主。 青海云杉林 | 刘冰 下面是在祁连山航拍的一段视频,大家可以体验一下青海云杉林的霸气。 青海云杉林 | 刘冰 青海云杉在传宗接代这个问题上,全是靠风。每年春天冰雪消融之后,它都会开花。当然了,裸子植物并没有真正的花,所谓的“花”是小孢子叶球,散出大量的花粉,靠风传播;到夏季结出圆柱形的球果,垂在枝端,由螺旋状排列的无数层种鳞紧密衔接构成,在成熟之前变成紫红色,非常鲜艳,远看就像枝条上挂满了香肠。 青海云杉的球果 | 刘冰 这些“香肠”在当年秋天就会成熟,组成球果的种鳞会向外张开,散出里面带翅膀的种子,种子随风飘落,如果落到合适的地方,就能够长成新一代植株。 ![]() 青海云杉接近成熟的果枝 | 朱仁斌 / 中国植物园联盟图片网站(image.cubg.cn) ![]() 如何保存一份云杉标本 既然题目里提到的是青海云杉标本,我们就来聊一聊标本的事情。由于青海云杉分布范围广,个体数量众多,在甘青宁一带的野外很容易遇到,所以国内各大标本馆收集的标本也很多,如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KUN)、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标本馆(HNWP)等,都有大量的馆藏标本。不过,这些标本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枝条上只剩下球果,没有叶子。云杉的特点就是叶子极容易掉落,所以在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http://www.)里浏览云杉属标本的时候,你会发现多数标本都是一根根光秃的枝条,叶子全部掉光,被收集在标本台纸上的纸袋里。 ![]() 青海云杉的馆藏标本(掉落的叶子装在纸袋里)| 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 是不是感觉很可怜?好惨的云杉!好丑的标本!鲜活的云杉跟馆藏的标本,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其实目前来说也没有特别好的方法,尽管现在压制植物标本的技术有所进步,从之前用吸水纸阴干的方式变成了用热风机烘干的方式,但是对于云杉这样的植物,叶子还是难以保存在枝条上。再加上标本运输过程中的振荡和冷冻消毒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很容易就变成“光杆司令”。好在云杉的亲戚,比如冷杉、落叶松不会这样,如果用烘干的方式压制标本,它们的叶子都不容易掉落。记住:一定是烘干的方式,若是阴干,仍然会变成光杆! ![]() 烘干(左)和阴干(右)制成的冷杉属标本 | 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