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音|130期【原创】新书推介:全新视野 一部看到封面就想打开阅读的新书 振聋发聩 一部值得收藏的宋元刺桐新论 |文中福利

 乡音文化 2021-07-17
本书封面: 历史油画《元代泉州港》著名油画家 时卫平作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本文4651字 插图15幅  视频1'10'' 阅读10min

【编者按】根据系列大纲安排,前8期乡音君邀请建议作者聊了安平桥、八卦沟、屈斗宫德化窑遗址、山川坛石笋和老君岩、九日山祈风石刻、真武庙、天后宫以及道教与泉州古代航海的关系。
 
    这8期“向世界讲好泉州故事”系列和日后推送系列文章的主要观点大都与建议作者新近完成的论著《天下之货仓》有关。故本期乡音君专门推介此书,这是一部值得收藏的新书,欢迎诸位看官预订。乡音君先透露一个好消息,年底之前预订,每套书价立减98元;团购5套以上,每套还享有116元的书礼馈赠,数量有限,先订先送,送完为止。
 
    好,话归正传,接下来,乡音君将向诸位看官介绍泉州籍学者蔡治淮关于本书的推荐语、值得您预订收藏的三大理由以及本书简介、作者简介以及如何预订本书。

                                         


【新书推介】
奢华精致   一部看到封面就想打开阅读的新书                      
振聋发聩   一部全新视野 值得收藏的宋元刺桐新论

《天下之货仓》新书预订宣传片
 
    叩开尘封千年的历史大门
    洞见宋元刺桐的绝世风采
    走过世界最长的跨海古桥
    迈进富可敌国的宋元刺桐
 
    诗一样的语言,概括出这部新书《天下之货仓》的主旨。正如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编审,紫禁城出版社原副社长、副总编蔡治淮在本书推荐语所言:
 
    本书是作者围绕宋元刺桐历史地位撰写的论著,其价值绝不仅限于此。
    作者率先提出,阐述和论证10—14世纪刺桐文化遗产特质及其世界影响的过程实际上是重新梳理和认识宋元泉州的文化意义和学术价值的过程,并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包括全面挑战《光明之城》伪作论的观点。作者推翻了“刺桐港就是后渚港”的定论,认为12-14世纪Zaytou(刺桐)当已存在一个“比欧洲启蒙更早的、具有世界性开放文明的社会”,对一些关键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宗教文物断代属性等作了终结性考证,极具学术价值。
作者运用跨文化的横向比较,视野开阔,观点新颖,数百幅插图不仅提供图文互证的可能,同时也提供阅读的愉悦,为人们展现了一幅不同以往的波澜壮阔的刺桐历史画卷,值得一读!


新书推介理由之一:这是一部您所没见过的包装最为讲究和奢华的新书
 
    这应当是您第一次看到的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历史油画作为封面的书籍——著名油画家时卫平创作的历史油画《元代泉州港》让您欣赏备至,百看不厌;
    这也应当是您第一次看到的装帧如艺术品一样精美的软精装书籍(全二册)­——书名烫黑金并击凸,触感膜封面让您触摸时如抚绸缎;
    这必定是您第一次看到的内页采用充满质感的100克进口特种纸、非传统的新报宋字体排版印刷、版式宽松大气设计的书籍、加之采用平铺装订,让您的阅读方便舒适,不费视力。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迄今泉州已出版的地方书籍包装最为讲究和奢华的新书,没有之一!



 
新书推介理由之二:这是一部史上插图最多的学术论著
 
     傅斯年在中国考古学创始之初,就强调照片记录的重要性:“一张照片胜过千言万语”。作者对此奉若圭臬,这也许是作者从事电视行业三十年,对图像记录尤为敏感的缘故,故作者尝试运用“图文互证”构建证据链的研究方法,使论述更为饱满。因此作者花费许多精力去拍摄和搜集相关图片。这也是作者所追求的在当今“读图时代”时代背景下,能使冗长的学术论文阅读起来更加轻松、更有节奏,更多生动的目的,并以此吸引更多的年轻读者。特别是搜集到的一些历史老照片尤为珍贵,它所体现的是那一个历史时空下的真实场景,使读者在图像与空间中见证着一个已经逝去的但却是“逐渐清晰阅读的世界”。相信800多幅插图所创建的逻辑空间带给您的是愉悦、有趣的阅读感受,尽可能地扩大您的历史视野。当然这也是史上插图最多的学术论著。

    
新书推介理由之三:这是一部推翻旧说 新论迭出的新书
 
    历史知识的更新和颠覆,正是本书推翻旧说、提出新论之核心基础。其新就新在通过跨文化的横向比较和研究,从而获得对14世纪以前世界体系次体系中心的刺桐港市在欧亚大陆贸易史上历史地位的全新认识。
 
所谓“新论”就在于本书论证并提出一些新的学术观点。在推翻“刺桐港就是后渚港”定论的同时,提出“宋元刺桐历史价值在于表现了中世纪欧亚大陆'新的商业联结、技术联结、宗教联结和知识联结’的新文明形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过程”的新观点等。
 
“新论”之新还在于本书的不少“首次”即首次提出南宋思想家、泉州知州叶适对刺桐商人阶层的思想影响;首次发现并论证泉州刻有天使的古基督教墓碑均为女性墓主;首次推翻著名的四翼天使“三尖冠”是元朝官帽的定论并论证“三尖冠”源自“上帝之锤”查理·马特等等,以及论证了道教与泉州古代航海形影不离的关系、元代色目人“鸠占鹊巢”等一些以往学者没有论及过的观点和历史细节。本书对史学界争论的宋元刺桐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宗教文物断代、属性作了终结性的考证。



篇首导语令人拍案叫绝 回味无穷
 
作者在一些篇首导语制作十分精彩,令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不妨摘录几则,以飨看官:

“我们很难勾略出七八百年前的刺桐港那种无比繁荣的历史场景,然而我们所拥有的中世纪历史遗存无不在证明一种过去和现在都常引发西方学者争论的伟大文明。”

“我们必须面对和接受不断出现的新的历史知识,因为我们已知的有记载的历史知识只是历史极少的一部分,而且这极少的部分又绝大多数是统治阶级的历史。”

“所谓多元文化融合说到底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这历史上的多元文化融合则往往体现在宗教石刻造型、传统生活习俗甚至语言单词借用等不可磨灭的历史细节。”



甚为震撼 

“甚为震撼”,几位史学前辈看了作者呈送的书稿如是说。
正如王连茂先生为本书作序所言:“(作者)对泉州海交史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辨和阐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不乏精彩之处。其持论之客观、视野之开阔、论述之酣畅,以及身为资深媒体人那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敏锐的眼光,都让人印象深刻。”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封面,这是著名油画家、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时卫平教授2013年创作的510cm、380cm的大尺度历史画油画《元代泉州港》,2016年入选《中华史诗美术大展》,并为国家博物馆收藏。作者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关于泉州历史题材美术作品中最令人震撼的大作。作者冥冥之中感到此画是为本书而作,便托油画界的朋友找到他的手机号码,并斗胆给素不相识的时老师发了短信。没想到,时老师很快回复,十分痛快地答应了作者的请求,并嘱其女儿将高清的油画文件发给作者,过几天又寄来他亲笔签名的授权书,于是就有了本书精彩的封面。作者感动地说,这才是真正艺术大家的风范。


时卫平教授创作历史画油画《元代泉州港》工作照(来源:网络)

作者说,令人感动的还有翻译本书序言的、80多岁的美国俄亥俄州立莱特大学历史系教授袁清老先生。袁老先生11岁就到了美国,在美国工作生活70多年,其父亲是新中国成立之前北平图书馆馆长袁同礼。袁老先生翻成英文后还多次打来越洋电话,就作者传送的排版文件逐句校对。作者说,耄耋之年如此严谨,的确令人肃然起敬。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尾页底图是摄影家陈栋材全新角度拍摄的东西塔与天主教堂塔尖,图上引用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诗人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 1865­—1936)的传世之作《东西谣曲》,使得阅读本书的感受一下子得到升华。这种充满文学意味的点缀在学术论著还是首次见到,说明作者用心良苦——

    东方是东方  西方是西方/尾碰不到头  二合不成一/直到那一刻  天地齐出席  神灵做裁决  寰宇订新契/除非既无东亦无西  让边界族群和出身  从此不再有意义/两位强者彼此投契  世界尽头前来相认   面对面比肩而立
《天下之货仓》尾页 (来源:《无问西东》陈栋材摄于泉州西街)


左为泉州古基督教四翼天使造像,泉州海交馆藏。右为北宋泉州云麓寺璎珞观音造像(来源:成冬冬/摄)。两者形态何其相似。

上图为建于1009年的泉州清净寺,其门楼穹顶的108门蕴含中国道教36天罡星、72地煞星,象征无穷天际(来源:宋元郎/摄);下图为建于17世纪的伊朗伊斯法罕王侯广场,197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一座清真寺穹顶的风格显然与泉州清净寺相仿。(下图来源: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清·光绪三年(1877),泉州出现首位英国长老会牧师陈宣令。图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泉州府太守(前排左4)率下属官员出席庆祝陈牧师传教30周年活动时的合影。(来源:乡音文化)





本书简介:

    在中西交往史上,泉州无疑是一座怎么也绕不过去的历史坐标。自唐以降,泉州在土地和人口压力下,向海而生,以商为业,是为中国首次出现的非行政中心的大城市,亦是欧亚商业移民最稠密的国际社区和世界主要宗教共存一城的文化核心区。这是欧亚大陆从未有过的世界性文化现象,其时世人知 Zayton(刺桐)如今人知纽约。

    泉州人的海上活动,“不仅引领东亚进入世界,更是大航海时代的先声”。本书提出的“宋元刺桐已存在比欧洲启蒙更早的、具有世界性开放文明的社会”等新论振聋发聩。

    观点之新颖、视野之开阔,持论之客观、论据之充分、论述之酣畅,版式之讲究,令人耳目一新,是本书一大特色。而数百幅插图构建的证据链也令阅读充满愉悦和想象,是本书的另一大特色。

作者简介
 
    戴泉明,泉州广播电视台闽南语节目部频道创办总监,高级编辑。1987年底转业参与创办泉州电视台,并做出积极贡献。1991年被评为“福建省劳动模范” 、“泉州市劳动模范”、“福建省优秀新闻工作者”。
 
    先后有100多部电视作品及论文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中国电视金鹰奖、 福建新闻奖、福建广播电视奖、福建电视文艺奖等。著有《我看泉州——戴泉明获奖电视作品选》,主编《人居与建筑——首届海峡两岸人居环境与闽南古建筑论文选》《中华武圣 千秋传颂——泉州首届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摄影大赛获奖作品选》 《千秋浩气——泉州通淮关岳庙全国征联作品选》《泉州通淮关岳庙全国征联百联书法作品集》  《泉州市劳模传》等20多部图书和音像制品。
 
20世纪90年代所创办的舆论监督栏目《周末报道》、直播法治栏目《现在开庭》等曾风靡一时,前者入选《中国新闻年鉴》,后者入选《中国法治进程》;2007年闽南语频道开播,创办的名牌栏目《唐山过台湾》 《泉州第一炮》 《唱歌拼输赢》等屡创收视纪录;连续策划3届的“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7届的“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泼水节”、11届的“中秋博状元”、“第11届中华闽南语青年歌手大奖赛”等大型活动影响深远。特别是首创与台湾华视现场直播“台湾关帝 聚首泉州”、“蚶江海上泼水节”等,是两岸电视媒体合作的重大突破;金门县列入“中秋博状元”赛区在两岸引起很大反响。
     
     主创十年春晚,荣获“全国春晚奖”五连冠、“福建电视文艺奖”五连冠,2018年春晚《春暖花开》荣获福建唯一的中宣部“春节文化走出去”优秀项目;2019年春晚《喜气盈门》再度列入中宣部“春节文化走出去”福建媒体唯一的重点项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