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 让生命更有质量 —— 2021.07.11—— 世界人口日 World Population Day 每年的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 人人人人人人人 从从从从从从从 众众众众众众众众 人口问题,关系到每一个 地球居民的生存条件和健康问题。 越来越多人开始认识到,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科学管控自己的健康, 让健康生活方式更正确的流行起来, 送你几点健康提示,让生命更有质量。 #01 减肥不能只关心体重的增减, 更要关注减脂增肌。 1 减重不是一味苛求体重数字 过度在乎体重数字的下降容易“步子跨太大”,掉进快速减肥的陷阱,轻则营养不良,重则基础代谢下降,免疫力下降,损害健康。 2 减重需要正确规划 按每月体重下降不超过5%为宜,快速减掉的体重往往水分、蛋白质占比较大,而脂肪占比较小。越是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脂肪减去的比例才能越大,关注人体成分变化,减脂增肌塑体型。 [记录着每一次身体的微改变] World Population Day #02 午睡,身体的一次“自我修复” 研究发现,适当午睡可修复全身多个器官,让精神和体力更充沛。4个午睡要点,助你在有限的午睡时间给身体“充满电”! 1 睡前饮食不油腻不过饱 油腻食物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胃消化负担,影响午休质量。午睡前可适当散步半小时,促进消化。 2 每周午睡3次,每次20分钟 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发现,午睡26分钟能使飞行员的驾驶表现提高34%,警觉度提高54%。当时间紧张时,即使午睡10分钟,仍可保留不少健康好处,且更容易迅速投入工作。 3 固定午休时间,闭眼也是休息 最佳午睡时段是下午1点-3点,此时身体疲劳,精力下降,小睡片刻就能补充能量。每天在同一时间午睡有助于将其融入昼夜节律,当然,睡不着别强迫,闭眼也是休息。 [伴你入眠,守护睡眠质量] World Population Day #03 吃饭时间短于15分钟易发胖 1 吃太快,易发胖 需要减肥的人,总是对食物的热量特别上心,但万万没想到最后可能会败在“吃饭速度”上。因为肠胃接收大脑发送的“吃饱信号”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而吃饭快的人在接受到信号前,往往已经吃多了。 即便在定量饮食的情况下,吃饭快的人也更容易发胖。日本冈山大学研究生院和保健管理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在热量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吃饭速度快的人比吃饭速度正常的人发胖风险要高4.4倍,且男性比女性受影响更大。 2 吃太快,伤肠胃 吃饭过快,食物没经过充分的咀嚼,大块地进入胃,迫使胃加大蠕动力度,加重胃肠消化负担,长此以往容易损伤消化系统,导致便秘、胃病等。 3 细嚼慢咽≠越慢越好 慢慢吃饭并不等同于吃得越慢越好。人体中的消化酶分泌的高峰期,是食物消化的最佳时间。应控制每餐在固定时间吃,一口饭至少咀嚼20次再咽下,早餐最好用15~20分钟吃完,中晚餐用30分钟左右吃完。 [省时制作换细嚼慢咽,营养早餐好选择] World Population Day #04 膳食纤维是最珍贵的“肠道垃圾” 膳食纤维是人体的第七营养素,因为不能被人体吸收,往往容易被忽略。其实,食物残渣中的膳食纤维,是构成健康粪便的重要成分。它吸水膨胀,让粪便疏松好排,减少有害物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当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会导致残渣体积缩小,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增长,更易诱发肠道疾病。 膳食纤维的摄入推荐量为20~35克/天,粗粮、带皮水果、新鲜蔬菜都是膳食纤维好来源。如青稞、燕麦、玉米、地瓜等粗粮,芹菜、白菜、黄瓜、西瓜、猕猴桃、苹果、香蕉等果蔬。 [低升糖高膳食纤维,人菌双养] World Population Day #05 减重离不开蛋白质,选对事半功倍 1 蛋白质在减肥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提升基础代谢:蛋白质是肌肉组织的重要成分,肌肉含量影响着身体代谢能力。减肥期间蛋白质通过保持肌肉质量,从而提高基础代谢,加大热量消耗。 帮助控制食欲:蛋白质被吸收以后,就会向大脑发出降低饥饿感的讯号。 减少脂肪囤积:蛋白质可缓和在进食甜食后血糖及胰岛素急升急降的情况,避免脂肪过量囤积。 2 蛋白质要吃得优质,选对了事半功倍 减肥期间需要提高摄入蛋白质的质量和数量,应选择脂肪含量低的肉类,如兔肉、鱼肉、去皮家禽肉和适量的瘦猪肉、牛肉等,豆类制品和鸡蛋等。每天以1克蛋白质每公斤体重为宜,并选择在早上多吃,中午适当吃,晚上少吃且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动植物双重蛋白搭配,互补更营养] World Population Day #06 最佳饮水讲究8个字 1 口渴时,身体已失水2% 夏季人体出汗增多,很多人口渴时才想起来喝水,但这个时候,身体已经缺水2%了!但如果一口气饮大量水,反而加重心脏、肾脏等器官的负担。 2 少量多次、小口慢饮 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不渴也要勤喝水。其实,最佳饮水方法很简单:少量多次,小口慢饮,每次200毫升左右,每天饮水量1500~1700毫升(7~8杯)。 [培养健康饮水生活习惯] World Population Day |
|
来自: HAINABAICHIAN > 《医药与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