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赏析 宋州东登望题武陵驿 【唐】李嘉祐 梁宋人稀鸟自啼, 登舻一望倍含悽。 白骨半随河水去, 黄云犹傍郡城低。 平陂战地花空落, 旧苑春田草未齐。 明主频移虎符守, 几时行县向黔黎。 结合诗人的生平和历史事件,这首诗应写在安史之乱以后。睢阳之战是安史之乱中的重要战役,极度惨烈。此诗的感情基调是沉重的、哀伤的。诗人登船眺望,经过战争的摧残,原本人烟稠密、土地富饶的宋州,如今荒凉一片,累累白骨弃于河水,黄云低笼在郡城上,倍感压抑。高高低低的战场上只有野花草,田里不要说庄稼,连草都没长齐。君王依然调兵遣将,战乱频起。这样的天下,是造福人民的吗?君王不能来看一看黎民百姓的疾苦呢? 李嘉佑,唐代诗人,字从一。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天宝七载(748)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李嘉佑,字从一(《新唐书艺文志》注云:别名从一。此从《唐才子传》)赵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肃宗至德中(公元757年)前后在世。工诗,婉丽有齐、梁风,人拟为吴均、何逊之敌。与严维、刘长卿、冷朝阳诸人友善。天宝七年(公元748年)擢进士第,授秘书正字。以罪谪南荒。未几,有诏量移为鄱阳宰,调江阴令。入为中台郎。上元中,出为台州刺史。大历中复为袁州刺史。嘉佑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佳画赏析 名称:亭林消夏图 作者:周臣 材质:绢本设色 大小:178.7x63.1cm 作品类型:中国绘画 收藏机构: 上海博物馆 艺术时期:明代 《林亭消夏图》是周臣中期的作品,此时的作品是在李唐、马远、夏圭等人画法的基础上进行变化而形成的。从山石画法来看,说明画家进一步回到了李唐的早期风格,几乎全用刮铁皴勾斫。并且在此基础上,山石结构排布及它们与树木的结合方式还追溯了五代荆浩、北宋范宽的画风。树木尤其是松树的画法师马远,柳树师刘松年,杂树参照元人。综合而言,周臣的用笔更加稳健凝重、墨色愈发浑朴厚重。 周臣生活在明朝的成化至嘉靖年间,字舜卿,号东村,吴(今江苏苏州)人,生年不详,卒于明世宗嘉靖十四年(即1535年)。擅长画人物和山水,画法严整工细。他有两个学生特别著名,一个唐寅,另一个仇英。周臣山水师承陈暹。曾刻苦临摹李成、郭熙、李唐、马远等作品,其主要取法于李唐派系。画山石坚凝,章法严谨,用笔纯熟。曾与戴进并驱,则互有所长。人物画也非常出色,古貌奇姿,绵密萧散,各极意态。 [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之月 ] 欢迎评论区留言 每一个好看 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