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之书》248、语言的超空间陪伴

 智者1111 2021-07-17


我岳父辞世快满三年了,这三年我岳母感觉孤单、寂寞。我和澄源想让她来京生活,她不习惯在北京生活,主要是我和澄源的作息时间和吃饭时间跟她不一样。再者,她爱管事,看见我们大半夜还在写作或看电视,也不爱运动,会很生气。她总希望我们按她的节奏生活、作息,可这是我们做不到的。因此,她在我家生活了半年后就离开了,不愿意再来,眼不见心不烦。

她在北京的那半年,有两月我们和她一起周游了北方很多地方。我们也曾和你父亲一起周游五台山,你父亲很幽默,澄源和她母亲都有东北人特有的幽默。大家一起旅行,很快乐。

她如今在东北生活,儿子宁可看抖音也不愿意跟母亲多说些话,说的多是抱怨之言,抱怨工作,抱怨老板,抱怨母亲。

澄源为了减少母亲的孤独,降低她患上阿尔兹海默症即俗话说的老年痴呆症,每天要和母亲电话聊天,聊两个多小时,一般都是下午、晚上聊两回,话题什么都有,即便没有话题,也要无话找话,找着找着,话题就多了。

上次,老人忘记了自己已经把工资卡里的钱取出来了,到了银行,银行里的人说钱已被人取走,便在澄源的指导下报警,警察来了,调取了监控录像,她才看到是自己十多天以前取走的,可一点记不得是自己取走的。

于是,澄源要求母亲写日记,记下每天干了些什么,要“交作业”。写完日记,拍成图片,微信发过来。

我很敬佩澄源,每天要花一两小时打电话给母亲,陪她说话,说很多话,每天彼此讲述各自的生活,读过的微信文章,看过的电视剧、各种视频,分享有趣的文章、新闻、视频,交流做饭的经验,谈论见到的人和事,谈论过去。这样,大脑每天都在运转,在思考,在记忆,在回忆,能有效预防老年痴呆。

这是澄源的孝心。有时候我同情澄源。每天这样培聊很累。我不爱聊天,家里经常来人,我要陪着他们说很多话,有时候一陪八小时,我知道陪聊的辛苦。当我静下来的时候,听她们长时间聊天,偶有听烦的时候,我不知道做女儿的烦不烦,我会烦。想到这是必须做的一件好事,是澄源的孝心,是对老人的“话疗”,能排解她的孤寂,我也就耐心听着,更多时候能听出乐趣,也会跟着说一些话,便成了三人的超空间对聊。

我看过一个片子,一个老妈妈87岁了,女儿67岁了,妈妈患了老年痴呆,需要女儿和女婿照顾。老人每天要在那种特殊的精神状态下走七八公里,女儿就得陪着走。妈妈已经不认得其他亲人了,只认得这个女儿。

看到片子里已经成为老人的女儿的辛苦,让人难过,她也是一个需要照顾的人,但还要照顾母亲。她说这是责任。

假如我岳母也患上了老年痴呆,最痛苦的人将不再是她,而是女儿澄源,她也要辛苦地去照顾妈妈。患了老年痴呆的人并不觉得多痛苦,身心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亢奋、偏执、易怒,身心也会衰弱。

澄源的方法非常好,体现了她的孝与爱。

每天超空间陪母亲聊天,不是一天两天,一月两月,而是常年如此。这才是她了不起的地方。

每个人都会有衰老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艰难时世。但愿,遇见老年问题的人能有具足孝心、具足耐心、具足智慧、具足慈悲的儿女来解决这些问题。亲情里的情义和道义在这里,不仅仅是因为血缘,因为爱,还有情义和道义,更有人性和法律。照顾父母是法定义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