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换主公最多的谋士,才华不输诸葛亮,最终结局如何?

 昵称55301288 2021-07-17

在汉末三国时期,提到反复无常,多次更换主公之人,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吕布。对于吕布这位猛将来说,不仅多次更换主公,甚至还会击杀上一任主公,比如丁原和董卓这两位诸侯,就死于吕布之手。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因为背负了反复无常的骂名,这导致吕布在东汉末年遭到排挤,最终在公元199年被曹操消灭。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贾诩,虽然也和吕布一样多次更换主公,不过,贾诩却没有像吕布一样,对上一任主公落井下石。而这,也是贾诩和吕布结局不同的重要原因。

并且,在笔者看来,贾诩的才华不输诸葛亮,这同样是吕布不能相提并论的,也即吕布虽然勇猛,却没有足够的谋略,甚至不能充分信任陈宫这样的谋士,这促使其最终走向灭亡。与此相对应的是,在波澜壮阔的汉末三国时期,贾诩则凭借着自己的智谋,得以化险为夷。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贾诩更换主公的经历。

一、贾诩的第一位主公是董卓

当然,严格来说,贾诩并没有直接辅佐董卓,而是跟随在董卓的女婿牛辅身边。根据《后汉书》等史料的记载,牛辅,武威郡姑臧人也,董卓的女婿,曾任中郎将。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贾诩和牛辅之间,是同乡关系。公元189年,大将军何进被杀之后,董卓来到东汉都城洛阳,篡夺了朝廷大权。对于贾诩来说,自然也来到了洛阳。公元190年,因为曹操、袁绍、袁术等诸侯讨伐自己,所以,董卓挟持汉献帝刘协,并迁都长安。而就牛辅和贾诩来说,则镇守陕县,以此抵挡关东联军的进攻。

到了公元192年,在王允的劝说之下,吕布背叛董卓,在董卓被杀后,牛辅也在同年被杀。因此,非常明显的是,虽然贾诩的第一位主公被杀,但是,贾诩显然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地方。与此相对应的是,吕布则是为了利益,背叛了董卓这位主公。

二、贾诩的第二位主公是李傕、郭汜

公元192年,董卓被杀后,王允并没有安抚董卓的部将,这让贾诩也不是非常满意。当时,李傕、郭汜等人心怀不安,都打算各自逃亡,也即担心王允会杀掉自己。在这个关键时刻,贾诩出面阻止了他们,并给李傕和郭汜出谋划策,让他俩重新集结大军,进攻都城长安;李傕和郭汜听了贾诩的计策,果然奏效,从而成功攻占了长安,并赶走了吕布。不过,在取得胜利之后,李傕和郭汜残暴不仁,这让贾诩非常失望。所以,在李傕、郭汜互相争斗的时候,贾诩决定离开他们。对此,在笔者看来,贾诩及时离开李傕、郭汜,无疑是比较理智的选择,因为他们最后都没有得到善终。

根据《后汉书》等史料的记载,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郭汜被部下斩杀。到了建安三年(198年),李傕也被斩杀。

三、贾诩的第三位主公是段煨

根据《后汉书》等史料的记载,贾诩和段煨,都出自武威郡,也即属于同乡关系。公元192年,董卓被杀后,段煨率军驻扎在华阴县一带,并且和李傕、郭汜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于是,在离开贾诩和郭汜之后,贾诩这位谋士选择去投靠段煨。因为贾诩谋略过人,段煨担心贾诩夺走自己的兵权。所以,段煨表面上对贾诩十分礼遇,内心却忌惮这位谋士。对于才能不输诸葛亮的贾诩,自然也看出了段煨内心的忧虑。于是,为了避免夜长梦多,贾诩就离开了段煨,转而投奔割据南阳郡的张绣。因此,非常明显的是,贾诩不管是离开段煨,还是李傕、郭汜,都没有对前任主公踩上一脚,也即基本上做到了好聚好散,这和吕布形成了鲜明的区别。

四、贾诩的第四位主公是张绣

根据《后汉书》等史料的记载,东汉末年,张绣的叔父张济,原先是董卓的部下。在董卓被杀后,张济曾率军和刘表作战,结果阵亡。张济被杀后,张绣执掌了他的兵马。并且,在贾诩的说服下,张绣和荆州牧刘表联合,从而和曹操相抗衡。在宛城之战中,贾诩的谋划,帮助张绣击杀了曹操麾下的猛将典韦,以及曹操的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从这一角度来看,贾诩的谋略,可谓一针见血,直击要害。

当然,官渡之战前夕,贾诩根据当时的诸侯割据,还是劝张绣投靠曹操。对此,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归降了曹操。和贾诩预料的一样,曹操不仅不计前嫌,还厚待了张绣这位诸侯。所以,贾诩对于张绣这位主公,不仅没有落井下石,反而帮助其获得了一个善终的结局,这自然是吕布不能相提并论的。

五、贾诩的第五位主公,自然就是曹操、曹丕父子了。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爆发的时候,贾诩这位谋士主张曹操和袁绍决战,这和郭嘉、荀彧、荀攸等谋士的观点保持一致。赤壁之战前,贾诩这位谋士主张安抚百姓,反对劳师动众征讨江东,当然,贾诩的这一主张,没有得到曹操的采纳。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曹操能够采纳贾诩的计谋,或许就不会有赤壁之战的失利了。

公元211年,渭南之战爆发时,贾诩献上离间计,帮助曹操击败马超、韩遂等诸侯,从而平定关中之地。在渭南之战中,马超和韩遂一开始就给曹操制造了不小的麻烦,特别是勇猛的马超,更是让曹操十分头疼。但是,在贾诩的谋略面前,马超的勇猛,最终没有转化为胜利。

最后,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贾诩以袁绍、刘表为例,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曹丕和曹植之间,贾诩支持曹丕成为世子。因此,到了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后,贾诩被封为三公之一的太尉,成为曹魏的朝廷重臣。对于曹丕来说,投桃报李,以此报答贾诩这位谋士的暗中支持。到了公元223年,曹魏太尉贾诩去世,享年七十七岁,也即获得了善终的结局。综上,作为三国换主公最多的谋士,贾诩凭借着不输诸葛亮的谋略,得以保全性命,并最终在曹魏官至太尉,这堪称同时期谋士中的赢家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