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月廿三看稿水龙戏

 石岩里人_牛歌 2021-07-18

【牛歌撰写,原发表于网易《牛歌的博客》】

戴埠镇是全县除城镇外四大集镇之首的集镇,我姐姐家就住在这个镇上。

戴埠镇顺着一条南北走向的河道,有东西两条大街。东街中段处有一条巷子叫“尤家巷”,巷长约200来米,向东走出尤家巷,就是田野了。就在尤家巷尽头处的北侧,旧时有一座“火神庙”。尤家巷中的南侧有一块空旷的场地,从前镇上一些公益性的戏剧演出,一般都在这里举行。镇上虽有戏院,但容不下多少人,且看戏一般是要买票的。东街的下街头有通往外埠的河道,旧时航道通行至此为止,各地来D镇的船只,都停泊在这里,因此称“船埠头”。船埠头也有一座庙,叫“龙王庙”,庙门正对着主航道河道,庙前有一块较宽阔的场地。旧时正月里玩过龙灯,“杀龙”后的龙头及其余制作材料都挂在龙王庙里的大梁上。镇上的灭火机及其他消防器材也在龙王庙东侧的一间屋子里放着。火神庙和龙王庙我都没有进去过,那时我年龄小,好像这两个庙特威严,不敢擅自进去,且龙王庙的大门几乎一年到头是关锁着的,也只能从栅栏式的大门缝隙间向里面张望窥探。

旧时,每年农历六月廿三日,戴埠镇上都要到火神庙烧香祭祀,祈求火神保一方平安,仪式隆重,并请了戏班子,在尤家巷里那块广场上演戏,称之为“稿水龙戏”。这个演出且须是“两头红”的。所谓“两头红”,就是戏在六月廿三太阳下山前就开始演出,直到六月廿四早上太阳出来后才结束。六月廿四早上,演戏结束后,镇上的消防队要把龙王庙里的两台灭火机推出来,到尤家巷的广场举行演习,这也会吸引许多人前往观看。也因此,这天的通夜戏叫“稿水龙戏”。“水龙”,就是灭火机。“稿水龙”,就是把灭火机推出来演习一下,测试一下它的性能,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维修。“稿”,在我们的方言中有校验、测试、演习之类的意思。我不知是不是用这个“稿”字,因为这是依我们方言的发音写的。可是,除了这个字,我一时也找不出比它更切当的同音字来。至于演戏和演习的日期为什么定在六月廿三、廿四日,是习惯?还是另有讲究?我不知道,没有听到大人们解说过,好像也没有什么文献资料可以查考。

菩萨早已打掉,庙屋也拆除多年,毕竟我不是D镇的人,这六月廿三演戏、稿水龙的习俗,也不知是何时停止了的。不过我知道起码在一九五一年还是曾演戏和举行灭火演习的。因为,那一年的六月廿三,我在姐姐家。我,一个乡下孩子,平时很少看到演戏,即使来到镇上姐姐家,尽管离戏院也不多远,他们也难得带我去看戏,有时会叫我自己去戏院看一会“放淌戏”。所谓放淌戏,就是戏院该场演出将要结束,不收票了,守门人已把戏院大门打开,让人自由进出了。这次能遇上尤家巷里唱大戏,还要稿水龙,我自然是要去看了。

记得那年夏天,天气特别的热。(附记:今天又是农历六月廿三,据气象台报告,白天的最高气温是39°,倒很像当年情景。)那天,晚饭也吃得早,听到尤家巷那边传来阵阵开演前“打闹台”的锣鼓声,我丢下饭碗,澡也没有洗,光着个膀子就去看戏了。刚开始戏场里人不算多,我先是站在近戏台前的人丛里,昂头向台上看着,后来,看戏的人越聚越多,整个戏场里都挤满了人,而且有人开始在里面故意推挤了,我要想出来,已找不到出路,也没有想到戏台背后是否有什么通道可以绕圈子转回家去,没有办法,我只好钻到戏台下去,透过台版间的缝隙,观看台上的演出,也顾不得上面有灰尘掉下来甚至可能掉进自己的眼睛。在台下这样看戏的孩子,居然有好几个,有的原就是家长在戏场里没法带住孩子,就把孩子送到台下来的。戏台板是由几只岔开四条腿的高凳再加以横木架起来的,我们在台下看戏累了、困了,就坐到这高凳腿的横档上,两手分别抱住两边的凳腿,这样即使瞌睡也不会摔下来。就这样,一直到东方发白了,才发觉戏场里看戏的人已经少了近半数了,我这才离开戏场,回姐姐家去。回到姐姐家,姐姐、姐夫居然也是一夜没有回屋睡觉,一直在后门外的竹床上纳凉露宿的。见我回来,他们也觉得好笑,我这个傻孩子,竟然会在外面呆一夜。他们叫我赶紧去睡个觉吧,我往床上一倒,很快就入睡了,这一觉也记不清是睡到什么时候起来的,反正那天的稿水龙表演我是没有看到。现在想想,那时的我也真是个傻气十足的孩子,好觉塌了,一夜的好梦没做到,稿水龙又没见着,戏也没看好,从来都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一个乡下孩子,能看懂什么戏?除了看到演员穿着花袍,在台上哼唱、做打之外,其他什么也听不懂看不懂,更别说是在戏台下还要受蚊虫叮咬的罪了。

说到稿水龙,旧时发生火情救火的情况倒也是该说一下的。

旧时乡间一旦发生火情,一般是有人拿起一面锣急急的在村子里奔跑着,边敲锣,边呼喊某处某家失火了,倘一时半会拿不到铜锣,就拿个铜盆之类的东西敲起来(那时农家洗脸的盆,铜制的较多,也可敲打出较响的声音),村子里的人,特别是男人们,听到呼救声,皆会丢下自家正在做的活计,迅速操起家中的水桶、木盆以及竹梯、木梯之类救火需用的器材,赶往事发地参加救火的,就连邻近村庄里的人知道了,也会赶来帮忙的。乡村的人是都讲义气的,不过这种落后的器材和救火方式,其救火效率是可想而知的了。那时农村的房子,上好的是砖木结构的瓦屋,很多是竹、木结构的土墙草屋,而且是这家连着那家,那家挨着这家的,又几乎家家户户屋里都堆放着柴草和牲畜用草。所以,一旦起火,往往火苗直窜,很快蔓延,不易扑灭。也因此,有时实在来不及帮助事主灭火和抢救财物,便只好帮两旁的人家先搬东西,并努力控制火势,防止火苗窜过来,殃及邻家。乡村这种状况至今亦无多大改变,只是如今农村居住条件改善了,至少是砖混结构的房子,一般是单家独户的了。偶发火情,一般不易扩大。

戴埠镇上发生火情,小时候我也见到过。他们也是一旦事发,有人在街上边跑边敲锣告急。不过,他们镇上有消防队组织,队员都是年轻力壮的,他们一听到火情,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到船埠头的龙王庙,取出灭火器材前往救火。那时镇上的灭火机,动力主要还是人力,虽然不能与现代的灭火机相比,但与乡村比,可是个很先进的物件了。它看上去是个椭圆形的铁箍大木桶,桶里可以装好几担水;底盘有四个轮子,可以在大街上推着跑;配有一条数丈长、碗口粗的皮带水管;大桶里大概有两个压力泵,桶上有一横木为杠杆。担水加进机器大桶的、操作杠杆的、掌握皮带水管的,扶梯子的……大家协调配合,那灭火的威力,在当时真是让人很赞叹的。由于那皮带水管长长的,能向远处、高处喷水,所以人们称灭火机为水龙,在当时这设备是让人感到有点新鲜,有点“洋气”了,因此也有人称这灭火机为“洋龙”,稿水龙谓之“稿洋龙”。

                                                    写于2010-08-03(农历六月廿三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