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部剧被喷惨了。 播了半个多月才开分,开分即低谷。 喏,就是这部。 名字听上去像是个言情剧,实际上是缉毒题材。 讲的是男主作为卧底打入贩毒集团的故事。 老实说,刚知道这部剧的消息时,还有点小兴奋。 毕竟关于缉毒题材的影视剧并不多见,更何况还是部职业剧。 结果十几集看下来,看得一头雾水。 看这部剧时,总让我想起1994年的一部国产纪录片。 曾经就被这部纪录片震撼过,如今愈发觉得所谓的缉毒剧拍得有多形式化。 拍缉毒,真的不该只是做做样子而已—— 《中华之剑》 1995.6.26 中国大陆 这是自建国以来,首部大规模反映中国禁毒领域的电视纪录片。 由国家禁毒委员会、公安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一共八集。 它并"不好看"—— 画面模糊,声音失真,连豆瓣上的海报都只是张截图; 因为跟随拍摄以及很多秘密拍摄的缘故,镜头经常抖动、构图难看; 更不用说涉及到的各种令人不忍直视,残忍血腥的画面...... 这类夜视仪特殊拍摄也很多 但它也根本不需要拍得"好看"。 因为它足够真诚。 正如纪录片中所说: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国家用300分钟以上的纪录片,向公众全面展示自己所面临的毒品问题。 有关中国禁毒的一切,已尽在这360分钟里了。 其话题之精准,尺度之大,前无古人,后似乎也并无来者。 看完之后,唯余震撼。 震撼于毒品之丑恶,震撼于涉毒之痛苦,更震撼于缉毒之艰苦与凶险。 纪录片摄制于1994年。 那正是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的年代。 国门的敞开,迎来了无数的机会与蓬勃的发展,也迎来了毒贩们的觊觎。 世界三大毒品基地,有一个便紧挨着我国边境—— 臭名昭著的金三角。 隔着国防线一眼望去,对面全是肉眼可见,大片大片的罂粟田。 几乎可以说算是当着咱们的面在种毒,制毒。 甚至还有很多人直接就蹲在中国的界碑旁边注射海洛因,毫无顾忌。 毒贩们早就对中国虎视眈眈。 如今中国对外开放,他们自然不会放过一切渗透入境的机会。 毒品,历来是中国的心头大患。 以前是鸦片。 中国四万万同胞,二千多万人抽吸毒。 现在是白粉,冰毒,以及其它各种新型毒品。 成瘾更快,危害更大,戒断更难。 染上毒瘾只需一两次,摆脱其阴影却需要一辈子。 要财,要命,要尊严。 片中有位叫张福娟的姑娘,二十八岁,性格直率,活泼开朗。 吸毒前,她做生意赚了不少钱。 用她的话说,"手上金戒指都好几只""穿的衣服都是最时髦的款式"。 谈起往事来,依旧有股掩不住的意气风发。 再看如今。 曾经的家里最富,变成了家里最穷。 人也变得面黄肌瘦,满身是疮,血管硬化,全身上下没有一块完好的地方。 打针都没地方打。 医生讲她,"连骨头都是黑的了"。 更恐怖的还不是这些。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作为人的尊严。 但这话对犯了毒瘾的人并不奏效。 理智被毒瘾攫取时,人之尊严往往也随之荡然无存。 很多影视作品中都表现过人们毒瘾犯时的痛苦。 《梦之安魂曲》中,女主因为毒瘾犯了跑去做了妓女,参加毒贩的性聚会。 她后悔,她觉得屈辱,但她也必定会再去以卖养吸。 ![]() 《猜火车》里,男主戒毒时被各种幻觉疯狂折磨。 ![]() 然而这些都远不如《中华之剑》里的真实境况来得可怖。 前面说到的张福娟,主动配合摄制组,让他们拍下了自己犯瘾时的痛苦状态。 床头就有一支可以减轻她痛苦的针剂,但她没有用。 为的就是让更多的人亲眼见识一下染上毒瘾后的痛苦。 然而那情景实在是不堪看。 凄惨,狰狞,面色苍白,汗流浃背,万蚁噬心般的哀嚎。 摄制组拍到一半便悄悄退出了房间。 因为实在是不忍心看。 ![]() 戒毒所里。 用烟头烫手臂,用刀片割腕来抵御犯瘾痛苦的人,比比皆是。 自杀的更是不在少数。 ![]() 这还只是对自己狠。 最怕的是那些自制力差,因此走上犯罪道路的人。 片中有位十二岁的少年,用斧头活生生劈死了一对母女,场面骇人。 而他的目的,仅仅是想抢点买毒品的钱。 ![]() 禁毒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靠谁? 纪录片详述了许多方面,比如要靠群众支持,政府扶持。 但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还是靠那些战斗在禁毒第一线的缉毒警察们。 ![]() 拍摄期间,摄制组直接参与了不少抓捕行动。 其中一场蹲守抓捕行动。 边境线上,深山林里,半夜12点,天上突然下起了雷雨。 为了不打草惊蛇,缉毒警察们只能忍着冻继续蹲伏。 而这只是他们缉毒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一次行动罢了。 ![]() 条件的艰苦倒在其次。 我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及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对于毒贩们来说,一千克根本只能算是最低标准。 这体现了我国对贩毒制毒的零容忍,也让毒贩们成了一群在刀尖上舔血的亡命之徒。 干着杀头的活,焉能不狠? 所以贩毒严重的地区,往往贩枪情况也严重。此所谓枪毒同源。 由此也可想而知,缉毒干警们抓捕毒贩时面临着多大的危险。 ![]() 拍摄期间,摄制组就亲眼目睹了两名缉毒警察的牺牲。 1994年8月31日。 在设伏抓捕毒贩前,几位缉毒警察们其实就预料到了毒贩会携有手榴弹。 他们商量好,要以最快速度制服毒贩,绝不让毒贩有碰手榴弹的机会。 毒贩接近后,两位警察立马便上前扑倒了毒贩。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毒贩的手指早已勾在了藏在腹部的手榴弹的拉环上。 毒贩根本就没想着活,他想的就是同归于尽。 一切的发生,前后不过30秒。 ![]() 如今,距《中华之剑》的拍摄已有二十多载。 相比那时,中国的禁毒形势已经好了太多太多。 但禁毒这根弦依旧松不了。 金三角等毒源基地产量依旧巨大,无数毒贩依旧对中国虎视眈眈。 执行抓捕时,缉毒警察所面临的危险比起过去也依然有过之而无不及。 尽管装备升级了,经验丰富了。 但,毒贩们总是些亡命之徒,这点依然没有变。 抓捕过程中,跟警察对射的,驱车强行冲卡的,负隅顽抗的,比比皆是。 ![]() 毒贩试图用汽油焚车来销毁毒品 我们普通老百姓接触不到毒品,但这并不意味着毒品不存在。 还是那句老话。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 他们是英雄,然而英雄必须无名。 因为职业的特殊性,他们大多数人即便是战功赫赫,也往往无法被公开表彰。 信息泄露后,太容易遭到毒贩们的疯狂报复。 纪录片中有位抓捕组的缉毒干警,立下了一等功。 之后却不得不带着妻儿背井离乡,隐姓埋名地生活着。 因为毒贩放出话来要"弄死他"。 他们把光明带给了我们,自己却隐匿于黑暗之中。 ![]() 世界上第一个高举禁毒之剑的,便是中国。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拉开了鸦片战争的帷幕。 2020年,全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6.4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2万名,缴获毒品55.5吨,新发现吸毒人员同比减少30.6%。 一直以来,中国对毒品的态度都是严打高压,效果也十分显著。 但这背后是无数缉毒干警的鲜血与生命。 拍片前,赚钱前,所谓的"致敬"前,还请先把这个沉甸甸的事实摆在心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