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有这些坏习惯,会把孩子“逼”成叛逆,父母们赶紧自查!

 杏妈育儿 2021-07-18

前段时间,某地街头出现了这样一幕,有一位父亲竟然当街殴打自己的亲生女儿,这吸引来了不少人的围观。当时,那位父亲甚是怒火冲天,对着自己女儿大打出手,分毫没有在意女儿是否会受伤。旁人连连谴责那位父亲“不应对待自己的女儿下如此狠手!”。那位父亲一边抹眼泪一边吼着解释道:“这家伙离家出走几个月都不回家,你敢信吗!”。

原来如此,几个多月之前,他的女儿出现了严重的厌学心理,不管谁劝她都没有用,怎么说她就是倔着不肯去学校。一怒之下的父亲,吼了她几句,她就一气之下,上演离家出走这一出。自那天以后,女儿一次学校也没去过,家也不再回,这把家人给急得,都在找寻她的下落,老师同学也都没有她的音讯,和所有人都断了联系!直至后来,这位父亲在大街上偶遇到了她。当时的父亲也是一时冲动,太心急了,想着好好教训她一顿。或许那位父亲的方式确实是过于走极端,但他心里对女儿是满满的爱啊!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女儿也一点情都不领,甚至怒气冲冲地咆哮道:“我哪里有什么家,家里根本就容不下我,也不需要你们管我!”这样的一幕,真是像极了叛逆期中的自己。

父母全心全意地对待孩子,却收到了孩子的叛逆的“回报”,亲子之间的关系有了大大的嫌隙。孩子出现问题,大多数是成年人们一手造成的,孩子的每个行为和变化的心理,必然和父母的教育方式环环相扣。孩子的所有性格的养成和人格变化,早早就藏匿于了每位父母的教育之中。特别是父母的这三个“陋习”,真真的就是亲手把自己的孩子“逼”成叛逆。

首先、最让孩子想要逃离的就是父母喋喋不休地唠叨!

这是众多亲子间关系的“通病”,莫不过于父母说得过多,而孩子却听进去的少之又少。在心理学上把这种想象称之为“超限效应”:当受到过多的刺激时,过强或过久的作用时,就容易引发出烦躁、毫无耐心可言、甚至是逆反的心理。

要想促进亲子之间的关系,或是达到心灵上的契合,父母应该少说多听,尽量做双向沟通!聪明的父母可从不会唠叨自己的孩子哦。

其次、就是一个经常被否定的孩子,心里藏着的叛逆容易被触发!

孩子总是一昧地受到否定和打击,缺乏鼓励和夸赞,孩子容易出现心理和性格方面的问题。经常性的否定,恰恰是最愚蠢的沟通方式,孩子就如同被父母拒之门外,委屈至极,甚至恼羞成怒。

对孩子而言,他们的自我认同感、自信心在孩子成长中是不可或缺的能量补给,而能量补给站的来源是他们的父母的肯定与夸赞。

最后、就是“代代相传”的“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式教育可以说是逼迫孩子叛逆的导火索,未成年人最讨厌父母的一句话就是:你看别人家的孩子。

大部分父母以为这是一种激励。殊不知,这句话对孩子的自尊心杀伤力有多强!对孩子的心灵也是一种摧残。长时间的日积月累的坏情绪会形成恶性反弹。 比较式教育不能说是教育,应该说是一种堪比体罚更加冰冷。

因为,任何人都不会愿意去承认自己比别人差,更何况是一个青春期初长成的孩子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