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题学生”转化方案策略

 靓剑凛波书斋 2021-07-18
(2017-10-24 09:11:23)


一、“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在一个班级中无论是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业成绩,必然存在优劣、高低之分,能力和水平的发展是不会平衡的,“问题学生”的存在具有必然性、客观性和普遍性。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需要爱的时候,老师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教育和关爱,如果“问题学生”不能得到及时引导和转化,将会达不到教育目的,同时对整个班级的学习环境产生不良影响。“问题学生”的管理与教育,是班级管理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而且是学校教育中的一篇大文章,作好这篇文章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积极面对,分析研究“问题学生”的成因、心理特征和教育策略,促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克服自卑心理和消极情绪,激发潜能,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和谐教育的目标。

二、探索实施

多年与“问题学生”接触,我深刻地体会到,对他们的教育和转化更需要我们的爱心、耐心、细心。同时更要注意的是: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形式要多样化,转化的方法也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力求实效。“问题学生”转化过程中我坚持遵循以下六条原则:以平静的心态对待他们;以宽容的胸怀尊重他们;以良好的氛围感染他们;以灵活的方法转化他们;以坚定的信念教育他们;以坚韧的毅力研究他们。同时“问题学生”的转化必须遵守 “四个一点”:对他们的感情投资增加一点;对他们的学习指导优先一点;对他们的锻炼机会多给一点;对他们的表扬奖励放宽一点。用情感、宽容、激励的方法和学生观鼓励他们发展独立性、参与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具备了自尊、自信、自理、自立的健全个性。

1、尊重人格,保护自尊心

保护自尊心,是信任与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重要前提。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坚信“人是可以改变的”。对此我满怀期待,倾注耐心,尊重他的人格,用平等关心的方式态度对待他,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人格的力量去启迪他的心灵,用爱心去融化他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他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关爱、尊重和期待,从而渐渐恢复了自尊与自信,消除了自卑和抵触情绪,愿意接受帮助和教育。进而引导他对自我价值的分析,建议改进方法,让他自己去尝试和感受进步带来的成就感,变消极状态为主动状态。初一有女生王××,脾气暴躁,个性孤僻,爱贪小便宜,身上还有一股难闻的气味,而且学习成绩差。没有哪个女生愿意跟她坐,连男生也远离三尺。我经过深入了解,知道她其实是一个内心感情丰富的人,不良的习性、家庭的影响、畸形的心理影响了她与同学、老师的正常交往。面对这样的学生,我没有嫌弃她,反而尊重她,信任她、关心她,通过平等式的感情交流,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使她终于融入了集体。知道关心同学了,违反纪律次数明显减少了,学习成绩也有很大提高。

2、理解、宽容“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由于未成年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错误的做法是难免的。“问题学生”中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学生犯了错误,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他们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去理解、宽容、善待他们。

3、创造契机,树立自信心  

树立自信心,是信任和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关键。为了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通过个别谈话、沟通家长、表扬鼓励、正面疏导、指明方向。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如外语成绩有进步,历史学习兴趣浓,一段时间没有出现作业不交的情况,就以此作为教育转化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我从肯定小成绩、小进步入手,让他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从而树立起自信心。在他们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一方面及时肯定,一方面又提出新的目标,循序渐进。由此他看到了希望,激发了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起了不断进步的信心。

4、了解内心,深入交谈

针对个别“问题学生”,依然我行我素,屡教不改,我们不能失去耐心和信心。不能把他置之不理,或批评一通或是告家长状。其实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教育是费力的。了解学生的内心,抓住学生的弱点,弄清“问题学生”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方可对症下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必须掌握一套怎样与学生沟通的方法。微笑是一种风度,也是一种方法,谈话要有尺度,也要讲求艺术。

三、注意问题

教育教学中转化“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转化“问题学生”需要一个过程,要奉献爱心,因材施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将教育优势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对“问题学生”,要了解其个性品质和能力的潜在性,尊重其自身的差异性,激发其进步的主动性。只要唤起了他们的自信心,他们学习进步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学习进步了,信心增强了,行为规范方面的问题就会受到抑制,问题也就得到了转化,教育就会收到成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