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没有雨水,谁会享受阳光

 湘江一叶舟 2021-07-18

如果没有雨水,谁会享受阳光

有一本关于死亡哲学的儿童读物叫《好好哭泣》,其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忠于职责的死神要把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奶奶的灵魂带走,遇到了老人两个孙子的阻扰。两个小男孩无法接受失去奶奶的现实,于是,在死神到来的当晚,他们忍住悲痛,极力邀请死神一起喝咖啡,想将时间拖到天亮,让死神无功而返。可是,就在黎明即将到来的时候,死神放下了手中的杯子,当然,在孩子的面前他并没有简单粗暴地夺去奶奶的灵魂,而是跟孩子讲了一段哲理深刻的话:如果没有黑夜,谁还会在乎白天;如果天从不下雨,谁还会享受阳光;如果没有死亡,那么生,又有何意义?

尽管两个孩子满怀着悲痛与不舍,但是,那一刻,他们领悟了生与死的意义,平静而温暖地地目送着奶奶灵魂的离去。在他们眼中,死神并不那么令人恐惧,相反,他就像老朋友对奶奶发出了一个善意的邀请。

很显然,故事的本意是想教育孩子们正确看待死亡,消除内心的恐惧。但是,死神的这番话,却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如果没有黑夜,谁还会在乎白天;如果天从不下雨,谁还会享受阳光。是的,只有经历了漫长黑夜与雨季中的等待与煎熬,尝够了前路迷茫的酸楚,饱受了食物霉变、阴霾不散、苦雨敲窗、天涯阻隔的烦忧,才会在阳光到来的时候喷薄出心中的喜悦,激荡出生命的活力。

世事沧桑,风云变幻。在炮火纷飞的年代,人们历经生存与死亡的较量,被动地接受了贫瘠的生活赋予命运的严峻考验;而进入新时代,人们又必须面对理想与现实激烈对抗,每个人在汹涌的时代变迁潮流中,无可奈何地浮浮沉沉。从这些年代走过来的人,熬过一段艰苦的岁月之后,拨开头顶的乌云,迎来灿烂的阳光,于是,他们学会了隐忍,懂得了珍惜。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在人生的风雨与暗夜再度袭来的时候,平静而坦然,内心始终有一种不屈且无畏的信念。

生活不怕破茧重生,深刻得说不出的痛苦可以称作一种洗礼、一种新生,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

生命的意义在于丰富,许许多多从苦难与艰辛中走过来的人,身上会多出许多可贵的品质。对他们而言,生活如同一次攀岩之旅,从低处一步一步往上,等到有一天终于站在高处,再往下看,发现脚下的一切都不过是浮云,而高处,能看见别人看不到的风景,于是更加懂得了欣赏和感恩。所以我们看见,许多成功的人,并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当你走近,甚至还会被他的魅力所折服。是的,熬过寒冷彻骨的冬天的人,会为开在阳光下一朵小小的花停下脚步,送上真挚而诚恳的赞美。在黑暗中苦度光阴的人,会为扑到怀中的一缕霞光而放声高歌。反之,如果心甘情愿身处黑暗和风雨,不作挣扎,不作努力,等不来晴天和阳光,苟活的人生自然看不到这个世间的美景。

《圣经》第四十七章说:正直的人在黑暗中,有光被他发现,他有了恩惠,怜悯和正义。由此看来,一个无限接近完美和崇高的人,是不是要感谢黑暗与风雨的馈赠?

一场兜头浇下的大雨可以使人寸步难行,狼狈不堪,一段暗无天日的岁月可以使人举目无光,心灰意冷。咬一咬牙挺过来,沐风栉雨后,一棵小小的幼苗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鸟会筑巢其中,一天到晚为你歌唱;风会扶你腰身,陪你摇曳出款款舞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