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人生如戏,那么有些人生来就满是演技。明明是还没发生的事情,却偏偏想得足够遥远。还没开始,就设想了结局。真如网上所说:他不过是跟你说了声“哈喽”,你却早已幻想了跟他婚后生几个孩子的事情。 你不是专业演员,戏太多,会累的。 “是我想太多,你总这样说......”一句耳熟能详的歌词,每次哼起,都自带着一股无奈而又悲伤的感觉。“别想太多啦”、“你就是想太多了”、“你怎么总是要想这么多呢?”......这些话,我竟从不同的人嘴里听见。那么,事实证明,我确实是这种“容易想太多的人”。 由于换了新住处,因而在网上买东西时,不得不考虑寻找一个合适的快递代签收点。一开始有人给了一个地址,说有快递就寄到那,那人会帮我拿回来。然,每次的拜托使我感到不舒服。因而,迫不得已,选择了离新住处不远处的一家百货店。 那会心想:“要是代签收需要钱,那就要吧,好过欠人家人情。”抱着这样的想法,便把网购地址改了。然而,在等待快递的过程里,看着东西离得越来越近,莫名的就越紧张。 好像心里有个不专业导演,在改完收货地址后,就开始安排剧本了。一会想:万一那百货店老板不接收陌生人的件咋办?一会又想:等下那百货店老板要是很势利,要多收钱咋搞?再过了一会,又想:去拿快递的时候,不会找不到吧? 到时去拿快递的时候,我要怎么开口问用不用给钱呢? 等下应该什么时候去拿会没那么尴尬? 等下去拿的时候第一句要说啥?该不会以为我是去买东西的吧? 等下如果不用钱,那用不用在那里买点什么呢? 等下要是找了很久都没找到咋办? 万一百货店老板很凶怎么办? ...... 以上这些个“为什么”贯穿了我等快递的整个过程,甚至还因此懊恼为什么要在网上买东西? 这无缘无故就演起戏来,不累人才怪。 终于,手机收到取件短信了。这意味着,从这一秒开始,我就可以去尝试直接面对以上的各种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了。深吸一口气,出门一步一步朝那店里走去。 结果,事实证明,终究是自己戏多了。刚踏进去第一句就跟老板说来领快递的,老板说快递在那地上,自己去找。很快,就找到了。走的时候,直接开口问:用不用签字或给钱的?老板摇摇头说不用。 嗯,好的,又是一个免费代放的百货,而且这家店离自己住的地方更近,这意味着,以后还是可以按需网购,而不用考虑没人帮忙暂时存放了。 嗯,先前想的情况,一个也没出现,白白加了这么多戏,搞得自己身心疲惫。 如果从那种状态抽身出来看,即站在上帝视角,确实也会如同别人说的:“不要想太多”。好可惜,不是谁都可以当上帝。因而,我们便容易沉浸其中。 或许有的人想不通为何一件小事你都可以这么多戏?其实,当事人往往也不知道,但就是有这种不同。 或许是因为这类人比较敏感、容易紧张吧。比如同样是打个喷嚏,一般人可能觉得是要感冒了,戏多的人会觉得是有人在骂自己,甚至想着想着,会觉得自己得了绝症。这夸张吗?夸张。 但别忘了,再夸张的事,生活里也有大把。 在敏感人格方面有所研究的先驱者——Elaine Aron就曾发表过一项调查数据,其显示世界上有15%-20%的人是高敏感度的。直白点来说,就是每5个人中,就有1个人内心是很敏感的。 因为一件事,别人稍微感到不愉悦了,你便觉得都是自己的问题。这样看待问题的态度,其实才是有问题。 有可能事实是别人生气是他自己没控制好情绪,而跟你没有什么关系。 很多时候,让我们感到恐惧的,是我们自己幻想出来的恐惧。 所以,不用给自己加太多戏,在问题没有真正出现之前。很多事情,去开始做就行了。很多时候,去做了,就都好起来了。 想告白的,去找个好时机说出口,别总老想着万一被拒绝了怎么办;想去看没见过的风景的,迈出脚步去靠近,别总老想着万一迷路了怎么办;想去尝试做自己想做的事的,去努力,去好好体验,别总老想着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啥都不敢动,就死在了“万一”上,怂得一批,不值当。 人生漫漫,勿过分杞人忧天,不如轻松上阵,遇魔杀魔,见鬼灭鬼。 人嘛,这一路,总得打怪获得升级,不打怪,可就要被怪打。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那就以“洒热血、抛头颅”的勇敢,去拼了吧。 我是人间记录员:北望。 想打造一个小院, 想说: 去你的虚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