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坛电影闲谈:奥运会的光影经典

 历史探奇 2021-07-19

奥运会是全人类的体育盛会,电影是全人类的视听艺术,两者联姻相得益彰。一方面,奥运会给电影提供了独特题材和人文内涵,也丰富了纪录片和体育片类型;另一方面,电影许多手法把奥运比赛呈现得更加精彩生动、更有力度和深度。

体坛电影闲谈:奥运会的光影经典

《奥林匹亚》海报

奥运电影的形式乃有多种。首先是“奥运官方电影”,《奥林匹克宪章》规定“每一届奥运会都要用图片摄影和影视摄影的手段记录下来,使奥运会的历史得以保留,文化得以传承。”据载,1896年4月现代奥运会在雅典举行,已有摄影师运用才发明4个多月的电影记录下比赛场面,可惜至今未找到其胶片。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催生了第一部奥运官方电影。

体坛电影闲谈:奥运会的光影经典

《奥林匹亚》海报

之后多部较为成功的奥运影片迭出。例如德国著名女导演莱·里芬施塔尔1936年现场拍摄、1938年剪辑完成的柏林奥运会影片《奥林匹亚》,其长3小时半,分“民族的节目”和“美的祭典”两部分。该片竭尽一切电影手法呈现运动美、人体美和激情美。尽管宣扬尼采的“超人”学说,但还是获得国际奥委会认可。1964年日本名导市川崑拍了《东京奥运会》,其着眼的不是单纯的比赛,而是赛场内外运动员的精神状态。这种注重奥运精神的拍摄法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肯定,从此,聚焦赛场之外的人与事成了奥运官方电影的一个原则。1984年美国名导伯·格林斯潘拍了《光荣的16天》,对参赛选手的感人故事进行事后拍摄,凸现他们的人生命运和个人价值。基于该片的成功,格林斯潘自1984至2004几乎包揽了所有奥运官方电影的制作,共计9部。西班牙名导卡·绍拉1992年拍的《马拉松》由于通俗易懂也获国际奥委会认可作国际放映。

体坛电影闲谈:奥运会的光影经典

《光荣的16天》剧照

北京奥运会是有史以来办得最好的一届,除了张艺谋拍的宣传片《新北京、新奥运》和他执导的开幕式纪录片外,还有女导演顾荺受国际奥委会委托拍摄的第22部奥运官方电影一一《永恒之火》。其2009年拍竣,获得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特别奖。它继承格林斯潘的艺术化做法,但又突破后者的固有范式如对一些大牌运动员进行事前拍摄,内容既有赛事,又有幕后,比如博尔特和鲍威尔之间究竟有何纠葛,刘翔退赛前究竟经历了什么,等等。为拍好此片,组建了庞大的国际班底,花6个月时间大规模地跨国拍摄,采用胶片和高清结合的方法,素材可放400小时,于北京奥运会1周年之际推出,“中国人民向全世界传递友谊之火”。

体坛电影闲谈:奥运会的光影经典

《永恒之火》海报

伦敦奥运会出于节俭,并未砸金拍大型的奥运故事片来献礼,仅由第六任007丹·克雷克主演一部短片《驾到》:他应英国女王之邀,由贝克汉姆等陪同来到开幕式现场揭幕。名导丹·博伊尔将开幕式拍成一部题为《奇幻岛屿》的长纪录片。

今年东京奥运会由于疫情严重,日本也未像1964年那届拍些相关影视作品来暖场。据载仅有一部官方宣传片,用超唯美的MⅤ手法展现东京等比赛城市的美景和风俗。倒是法国拍了部《东京2020》以示捧场,该片采以浮世绘画风,一名相扑选手为主角,在他跋山涉水的旅行中插入冲浪、田径、篮球、跳高等比赛。

体坛电影闲谈:奥运会的光影经典

《东京2020》剧照

奥运电影另一重要类型是故事片,亦即真人真事或有虚构成分的剧情长片,奥运赛事时而当主角、时而退居背景。最多的是励志片、传记片、喜剧片和历史片等。据统计,在第1届现代奥运会举行29年之后才出现第一部“娱乐奥运片”,即美国1925年拍摄的黑白片《九又五分之三秒》;1927年出现第一部片名含有奥林匹克字样的故事片《奥运会》;1928年出现第一部描写奥运冠军的影片《奥运英雄》(半传记性质,描写1920、1924、1928年三届短跑冠军查利·帕多克);1932年出现第一部虚构奥运人物的影片《万万美元金腿》;同年出现有明星主演的影片《一百万比一》(由布·本纳特和琼·芳登联袂主演);1955年出现由英国摄制的彩色影片《乔迪》;1962年出现第一部描写时尚又性感的女明星(由珍·曼斯菲尔德饰演)光临奥运会的喜剧片《雅典风流》。

体坛电影闲谈:奥运会的光影经典

《烈火战车》海报

细数影史上的奥运故事片,有几部值得提及一一

《滑降选手》(1969) 人物故事源自美国2位滑降选手比·基德和斯·沙比奇分别在1964和1968年冬奥会上参加快速下降滑雪比赛获得冠军的事迹。大明星罗·雷德福所饰的男主角原是一名新手,突然选入国家队,但在集训时自高自大,常与教练发生冲突,不过在比赛中还是大显神威。

《山的那一边》(1975) 同样取自真人真事:1955年19岁的顶级滑雪运动员吉·金蒙特正在为1956冬奥会做准备,不料发生意外,她四肢麻痺。影片着重描写她失事后的生活和心态,所要表现的主题是奥运精神不限于实际比赛。1978年拍了续集。

《烈火战车》(1981) 亦改编自80多年前传颂一时的真人事迹:2名英国短跑选手为参加1924奥运会而刻苦训练,双双夺冠。影片着墨于犹太教徒的哈罗德和天主教徒的埃里克从民族自尊心和宗教信仰中受到鼓舞,排除比赛日和宗教日重迭的困难,终于取胜。这是一部保守主义的经典影片,显示精神力量在奥运比赛中的作用。它荣获第54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等4项奖。

《普雷方坦》(1997) 片名主角是70年代的长跑运动员,曾参加1972奥运会的比赛。全片以他的女友和助理教练的角度来叙事:经历坎坷,多亏女友、同行等相助,比赛名列前茅。1998年还有一部关于他的影片叫《超越限制》。

《冠军:更快、更高、更强》(2016) 取材于苏俄几位奥运冠军的真实经历,他们是昵称“沥青浇灌机”的摔跤名将亚.卡林、体操女王斯·霍尔金娜和昵称“俄罗斯鱼雷”的游泳名将亚·波波夫,此三人共9次荣获奥运冠军。著名演员克·阿斯姆丝、谢·邦达尔丘克等分饰主角。

体坛电影闲谈:奥运会的光影经典

《夺冠》海报

另外,中国去年出品的《夺冠》也被列为奥运电影经典,该片以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得冠军为高潮戏,铺陈她们的成长经历,颂扬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难能可贵的是,中国女排一众国手亲自参加演出。至于名导斯皮尔伯格2005年拍摄的《慕尼黑》,实为政治体育片,借1972慕尼黑奥运会上11名以色列选手遭劫持杀害这一事件为由头,详述以色列摩萨德特工处死恐怖分子的惊心动魄经过。

奥运电影是集运动、热血和励志于一体的电影,愿它在世界体坛和影坛继续大放异彩!(严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