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年前,余秋雨在联合国总部的一次自吹自擂,直到今年才凸显影响

 昵称13975006 2021-07-19

故事引言:

1922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到中国,当时的中国正被列强欺凌得民不聊生,但是,罗素却这样说:

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国家自豪得不屑于打仗,这个国家就是中国。如果中国愿意,它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民族。

——《中国文化课》“罗素的目光”

八年前,余秋雨在联合国总部的一次自吹自擂,直到今年才凸显影响

二十世纪欧洲最重要哲学家:伯特兰·罗素


罗素无疑是一个正直的哲学家,也是中国文化的真正知音。

他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坐标不只是西方,而西方的傲慢和偏见相辅相成,已经干扰了对东方的正确判断。

余秋雨敬佩罗素的坦诚和公允。因为,他显然没有掩藏对一种最高等级文化观念的虔诚仰望。

余秋雨说,罗素为我们提供了一副远方的目光,让我们自己有了一种“另类清醒”。

毫无疑问,在清醒的中国人中,有余秋雨。

八年前,余秋雨在联合国总部的一次自吹自擂,直到今年才凸显影响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

2013年10月18号,余秋雨应邀在美国联合国大厦总部做演讲,论述中国文化为什么那么长寿的原因,以此抨击“中国文化崩溃论”。

要知道,这些话题在国外是很容易引起西方人不适的。

让余秋雨没有想到的是,演讲获得广泛好评,联合国的网站在那天还把他这个演讲作为第一消息传播出去了。

余秋雨说,这或许就是布莱希特所主张的“陌生化效果”在起作用吧!

八年前,余秋雨在联合国总部的一次自吹自擂,直到今年才凸显影响

德国戏剧家与诗人:贝尔托·布莱希特

陌生化效果,是指让观众看戏,但并不融入剧情。

余秋雨以远距离的陌生而又宏观的目光,来打量中国文化,并放进世界文化的大语境里来论述,客观得让听众心悦诚服,却又能独立思考。

余秋雨一直在路上。他面色冷峻,在本土文化里探寻最初的智慧,在异域文化中探寻湮灭的教训。

2018年,余秋雨集中而系统地汇总了他之前的跋涉之苦和探索之乐,出版了这本集大成作品《中国文化课》。

八年前,余秋雨在联合国总部的一次自吹自擂,直到今年才凸显影响

余秋雨《中国文化课》书影

中国文化的“威胁论”和“崩溃论”一直都在被别有用心的人轮流鼓吹。

2005年在日本,面对日本听众的提问,余秋雨淡定地回答:“说到底,文化比政治更长,也更大!”

余秋雨没有盲目自大,他冷静客观地剖析了中国文化的利弊,全文收录在《中国文化课》里。

中国文化长寿八大原因的剖析,是余秋雨与罗素在思想上的遥相呼应,并相映成趣。

在文化上,他们是站在同一个高度的巨人,能够看到普通人看不见的风景。

八年前,余秋雨在联合国总部的一次自吹自擂,直到今年才凸显影响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中国文化长寿第一因:体量巨大

中国文化所占的地理体量足够庞大,中国文化的缓冲隔离带足够险峻,中国文化产生的集体能量足够宏伟。

即使有战乱,有灾害,都无法阻断其庞大地域内的生生不息、此消彼长。

中国文化长寿第二因:从未远征

余秋雨说,文明一旦被绑上了战车,成为了武器,就不再是文明,也不能被延续了。

中国文化的不远征、不外侵成就了中国文化的不被毁灭,哪怕中国文化由于“地域体量和人群体量所转化的巨大能量,本来有可能变为睥睨世界的侵略力量。”

八年前,余秋雨在联合国总部的一次自吹自擂,直到今年才凸显影响

第二因:从未远征 书影

中国文化长寿第三因:以统为大

中国是一个庞大文化实体,她不会瞬间湮灭,却可能在逐渐的分崩离析中走向消亡。

但是,黄河、长江这一中国文化的地理生态基础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政治生态格局,让中国始终没有在分裂中溃散,而是昂首阔步地走向了下一个统一。

中国文化长寿第四因:家国同构

秩序的建立非常艰难,而在中国古代,有许许多多人把秩序的建设作为仕途要务,从家庭秩序放大、外移,扩散成社会秩序和国家秩序。

诸子百家即使有学术上的分歧和争议,而“家国同构”却是共同的追求。

八年前,余秋雨在联合国总部的一次自吹自擂,直到今年才凸显影响

第四因“家国同构”内容书影

我们只分享上面四个原因的变通性表述,就可以看出余秋雨先生语言的雅致,思维的捭阖,意境的悠远。


后附:余秋雨先生2021年4月的里程碑式作品《老子通释》,这也是对中国文化长寿原因的追溯性论证。


细心的读者应该还可以看出,在余秋雨先生八个原因的讲述中,有一半的分析都在引用《周易》。

八年前,余秋雨在联合国总部的一次自吹自擂,直到今年才凸显影响

清华大学校训石

在《中国文化课》里,我们还可以明显感受到《周易》对余秋雨话语体系和逻辑体系的影响了。

  • 在“以统为大”中,余秋雨列举的五个中国文化的“奠基性元典”中就有《老子》《周易》,它们让中国文化有了统一的基座。
  • 在“家国同构”中,余秋雨引用了《周易 序卦传》中的一段话,来论证中国先贤把“家、国混成一体”的最早秩序构想。
  • 在第五因“简易思维”中,余秋雨就完完全全是在讲述《周易》了,以此论证中国文化远古起源的简易,变易。
  • 在第七因“避开极端”中,余秋雨认为,农耕文化靠天吃饭的“天人合一”普遍经验,就是由《周易》提升,再经儒家总结而成的一种文化共识。
八年前,余秋雨在联合国总部的一次自吹自擂,直到今年才凸显影响

中国农耕文明的典型形象

不只是余秋雨,其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思维和言行中,或多或少、有意无意,都有《易经》的印迹。

原来,《易经》早已内化,成为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

不过《易经》还是太抽象,太博大精深了,也太容易沦入“道可道,非常道”的解读怪圈。

哪怕以余秋雨的学养,对《周易》也保持着极度虔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像攀援“一座名分极高的神秘山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八年前,余秋雨在联合国总部的一次自吹自擂,直到今年才凸显影响

周易文化诞生地汤阴羑里城:周文王庙

2020年,世界不幸,而文化自醒。

在全民居家防疫的枯燥日子里,余秋雨回归到了一种古朴的生活方式。

在一个小庭院里,他把最深邃的眼光投向了中国文化的最深处。

这一看,居然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2021年7月6日,余秋雨先生出版发行了这本《周易简释》:

八年前,余秋雨在联合国总部的一次自吹自擂,直到今年才凸显影响

余秋雨新作《周易简释》书影

《易经》的核心:简易,不易,变易。

可是这三层意思,却让许多人究其一生也无法走进,也无法走出。

为了让《周易》这本影响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典籍能够“平易近人”地走进现代人的生活,用其变化之道从容应对未来。余秋雨在竭力寻找,寻找古典文化的现代传播路径,要摩挲出“群经之首”的当代温度。

这当然很难。

余秋雨也并不认为他的路就是最好或者最后的路,所以他说:“这只是一场规模不小的试验。”

还好的是,他的尝试已经得到了初步认可。曾经的“天书”不再诘屈聱牙,而是充满了散文的哲理和诗意。



8年前余秋雨这场“自吹自擂”的演讲,开启了他一个又一个攀援“神秘山岗”的序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中国人的智慧何其深奥,罗素的论断也非常中肯。中国人追求的自强不息,在内敛而非外放,在自我约束而非向外侵略。

从《中国文化课》到《老子通释》,再到《周易简释》,余秋雨的追求也是一种自我的升华,他是在圆梦,圆一个无比贴近大地、无比贴近古典的大梦。

八年前,余秋雨在联合国总部的一次自吹自擂,直到今年才凸显影响

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

逐梦人最美丽。我们看到:

在静静的夜空下,一个古稀老人轻抚黄卷、仰望星空。这身影,总是容易让人感动,总是让人心生敬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