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网友问到这样一个问题,请问,退休金比最低工资标准低,能要求社保补到这标准吗? 是这样的,最低工资标准只是对于劳动者来说的,在正常提供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目前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已经超过了1550元,最高的地方像上海,也达到了2590元。 但是,养老金待遇跟最低工资标准没有任何关系,养老金也不是依据最低工资来发放的,而是完全根据每个人的养老保险缴费水平等因素来计发的,像职工养老金的话, 最低每个月也就是七八块钱。如果说你的养老金达不到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说明你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水平比较低、缴费年限比较短等等,社保部门不会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来补发差额的。 因此,如果个人想要获得更高的养老金,至少超过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那么在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上应该至少要超过20年左右的时间,保持较高的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否则拿到的养老金可能达不到1000块钱,在养老方面也就会有一定的压力。 还有人问到,爸妈50多岁才开始交社保,如何能让他们以后有养老金可以领? 是这样的,50多岁才开始交社保,那么应该参与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而不是职工养老保险,因为后者50多岁交的话,是无法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时候,缴满15年,就需要面临延迟退休,况且50多岁的话,一般也是无法再参与职工养老保险了。 因此,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且在60岁以前完成补缴的话,就可以领取居民的养老金待遇了。不过也要看到居民养老金整体水平比较低,大多数是100多块钱的样子,如果想要通过养老金来养老的话,那么就需要提高养老保险的缴费水平。 如果帮爸妈缴纳居民养老保险的话,可以选择尽可能高的缴费档次,比如说3000元这样的标准,两个人的话,每年就需要交6000元,最终获得的养老金应该就有八九百块钱,这样的标准,在农村养老的话,也是可以满足基本的开销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