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海洋开发彰显大谋略大气魄

 道就是爱 2021-07-19

  20年前,山东省正式提出了“海上山东”的战略构想;20年后的今天,“海上山东”成为山东第二发展空间。山东,着力于海洋经济的大开发大发展,彰显出大谋略大气魄。

  之所以称之为大谋略,就是他们较早地明晰了发展海洋经济的重大战略意义,将蓝色海洋作为支撑未来山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他们的《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复,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成为新世纪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破题之作。

  之所以称之为大气魄,就是他们在这种大战略背景下,举可举之力,业已干出一番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并誓将这种有力势头坚持推进下去,力求在山东之东早日擎起一个新的“山东”,并为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探索模式、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按照山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确立的目标,他们做大做强海洋经济的标志就是,力争海洋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为此,他们提出要培育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全面提高海洋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能力,构筑海陆统筹、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在海域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他们以“五个用海”理念作为行动指南,即“坚持规划用海、坚持集约用海、坚持生态用海、坚持科技用海、坚持依法用海”,不仅得到了国家海洋局领导的肯定,而且使山东集中集约用海迈入快速推进阶段,其中“九大集中集约用海区域规划建设”已纳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和海洋经济试点省方案,成为沿海各地发展蓝色经济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在现代渔业的转型发展上,他们提出,要像建设各类经济园区一样建设“现代渔业园区”,并力图把“现代渔业园区”建设成为特色优势渔业的聚集区、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样板区、渔业自主创新的先导区、渔业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

  可喜的是,农业部渔业局明确表示,要积极支持黄河三角洲国家生态渔业基地建设,将其打造成先行先试的国家现代渔业示范区。目前,“一区两带六园”(即建设山东半岛现代渔业示范区,打造沿黄河生态渔业产业带和沿海岸带半岛高效渔业产业带,创建海洋牧场、标准鱼塘、浅海设施、工厂化、渔港经济和休闲渔业六大现代渔业重点产业园)的总体格局正在形成,“连片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品牌高效化”的渔业理念已深入人心。

  建设“海上山东”不能闭关自守,应积极参与开发和利用国际渔业资源。在这一方面,山东省也可谓先行一步,他们是走出国门实施远洋捕捞业的先驱,并在远洋捕捞产业上一直领先全国。目前,该省从事远洋渔业生产的渔船数量、总功率、总吨位均居全国首位。

  发展海洋经济,一方面要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更要拯救和保护海洋,不能搞破坏性开发。尤其对于山东而言,其海岸线被称为北方最美的海岸线,被国际上誉为“东北亚不可多得的黄金海岸”,必须用心予以呵护。对此,山东又是率先在全国出台《海洋生态赔偿补偿办法》,积极促进海洋生态的整治和恢复,有效遏制过度开发。

  壮哉,一个“生态海岸、生态海域、生态海岛”的可持续发展大格局正在构建而起!一个“海上山东”正在冉冉升起!

       (发于2012年8月24日《中国产经新闻》)

       网址链接:http://finance.sina.com.cn/360desktop/roll/20120824/203412949573.shtml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