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最后一位状元:靠好名字和字体被慈禧钦定,殿试卷成历史遗产

 昵称29787755 2021-07-19
清末最后一位状元:靠好名字和字体被慈禧钦定,殿试卷成历史遗产

实力就是机会。——汪国真

现代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高考是一个相对公平的方式,它把每一个人放在同一起跑线上,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择优录取,只有实力才是取胜的关键,拥有实力才可能把握住机会。

那么在古代的众多考试里,科举考试算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它直接将人才的社会层面扩展到平民,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拥有了进入统治阶级的机会。人们常说的'进京赶考'就是指为了科举考试寒窗苦读远赴京城的考生了。

每当放榜之时,状元都会受到大众的瞩目,上至高官望族,下达人民百姓,无不热切关注。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是何人呢?他就是刘春霖,晚清德宗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甲辰科状元,清末最后一名状元,所谓'第一人中最后人'。

安之若命,幼年家境贫寒

刘春霖幼年时家境贫寒,世代以农业为生,随父母在济南生活,父亲在府衙当差,母亲为府中女仆。因生活困难,6岁时回老家同哥嫂生活,8岁时入私塾读书。因其聪明伶俐,学习认真,颇为老师赏识。后来,父亲送他带到保定莲池书院学习了十余年,学业完成的十分出色,深受院长吴汝纶喜欢。

清末最后一位状元:靠好名字和字体被慈禧钦定,殿试卷成历史遗产

刘春霖学问广博,见识丰富,在文学、史学等方面都有建树。尤其在书法方面多有研究,擅写小楷,笔力刚劲,字迹清秀,字体圆润平正,风格自成一派。坊间流传这么一句俗语:大楷学颜,小楷学刘,可见刘春霖的书法水平很不一般,他们出版过多本小楷字帖,包括《兰亭序》、《灵飞经》等。

在晚年时期,他还依靠写字为生,美国弗利尔美术馆中藏有其多件作品。刘春霖也因为博学多识,字迹好看,为自己带来了很多机会和运气,这为他后来成为状元一事也有很大的关系。

机缘巧合,中年状元及第

刘春霖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他状元及第之事颇属偶然,十分有趣。原来,状元本不是刘春霖,而是一位名叫朱汝珍的考生。但是由于姓名和籍贯等一系列特殊原因,导致他被剔除了状元名单。按照评选规则和流程,主考官阅卷后选取前十名呈送太后,最终由慈禧太后'钦定'。

也就是说,按照名次,朱汝珍理应是状元的不二人选,但是看过二人的试卷后慈禧太后决定刘春霖为状元,这是因为'朱汝珍'的名讳犯了皇家的禁忌,'朱'与'诛'同音,名字中有和支持光绪皇帝改良变法的珍妃相同的'珍'字,此外朱汝珍出生广东,太平天国的洪秀全,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都来自广东。

清末最后一位状元:靠好名字和字体被慈禧钦定,殿试卷成历史遗产

慈禧太后不禁觉得广东人大都天生傲骨,因此虽然未曾谋面,但已经对朱汝珍印象十分不好。还有重要的一点,试卷整体看来通顺简洁,辞藻华丽,但字体却不是慈禧偏爱的清新字体,而是粗笔楷书,所以慈禧斟酌之后,掐断了朱汝珍成为状元的机会

和朱汝珍相比,刘春霖的名字就很讨喜,春天的甘霖,寓意美好,他是直隶(今河北)人,家乡地处京畿,而且他的字正好又是慈禧太后欣赏的那种秀气的小楷,对比之下,显而易见,刘春霖顺理成章金榜题名,成为状元。

虽然刘春霖的状元名号有些机缘巧合,但是倘若他没有真才实学,没有一手漂亮的字,没有第二名的成绩,必然也不会被慈禧太后看到,他的幸运只不过是恰巧被发现了。大多数人都惜才的,如果有一个不相上下的更好的选择,应该没有人能够拒绝或放弃。说到底,还是因为刘春霖有这样的实力,正因为有这样的实力,才有抓住这种机会的底气。

水到渠成,晚年赋闲在家

状元及第后的刘春霖走上了仕途,在翰林院任职,还被派到日本法政大学留学。归国后,先后担任过资政院议员、福建提学使、直隶高等学堂提调和保定北洋女子师范学校监督等。由于对军阀混战、内部争斗、政治腐败的局面忿忿不平又无可奈何,他选择退隐江湖,但是他并没有就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反而一直忧国忧民,对国家热切关注着。

清末最后一位状元:靠好名字和字体被慈禧钦定,殿试卷成历史遗产

事变爆发后,日军占领北平,想借刘春霖状元之名,让其出任北京市市长,被刘春霖严词拒绝了。日伪恼羞成怒,第二天即派日伪军抄了刘春霖家。后来动用金钱关系才得以解决,这件事让刘春霖深感无奈。

从此以后,刘春霖彻底和政坛告别,闭门谢客,一心静心练字,整日以诗书为伴。他深知民间疾苦,开始赞助兴学,建校赠书,对教育事业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对于受灾地区的人民也十分关心,进行了大量捐款。晚年间,年迈的他除了帮助平民,鼓励办学,时间基本都给了写字作诗之上。

现在他的殿试卷和书法作品已经成为了历史遗产,仔细观瞻,真的不愧是状元写的字,360度无死角,怎么看都觉得美。想当年,晚清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咸丰六年(1856年)状元翁同钊在没见到登第的刘春霖的笔墨时,就直接大胆预言他将大魁天下。果不其然,状元名号的取得大大得益于那一手好字。

清末最后一位状元:靠好名字和字体被慈禧钦定,殿试卷成历史遗产

看到这,一定有很多人已经摩拳擦掌,准备摊开纸砚笔墨开始练字了,可是,练字并非一日之功,要日复一日不停的练习练习才能看到成效,练字贵在平心静气,不骄不躁,坚持不懈,这几个特质缺一不可。

所以,很多人只看到刘春霖的运气,却不知道刘春霖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什么是不劳而获的。从现在开始积蓄力量,不断打磨自己,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文/文史旺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