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梁溪镜明 2021-07-19
上西村,又称西村,因居山岭之上遂称“上西”。有人口近三百,多数姓王,相传为王羲之后裔为避战乱栖于此,繁衍至今。村内有王氏宗祠、“鹅”字碑等。因交通不便,人们进出村子必须走石苑峡,村上祖辈与村外交流甚少,至今还保持着自然的风貌,古朴之民风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进入21世纪后,为了开发旅游,修筑盘山路,开凿隧道,沥青路修通到村口。路通了,村民的生活改善了,过去大多的黄泥石垒的住房,改成了砖瓦楼房,除了自住外,还出租开发农家乐旅游。村口有两棵古树,红豆杉和榧树均有好几百年的历史。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我们入住“九咆山庄”紧靠村口,观景、进村均很方便。村民均择水而居,饮山泉水,烧木柴火。近年来,保护环境,改烧天然气。“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标语随处可见。但文革遗迹尚存,清污尚未分离,显然缺乏科学规划。相信上西村的明天会更美。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污水管排入溪流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黄梅时节游淳安,古朴民风上西村(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