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瓦又沐李花雨

 麦浪孤帆 2021-07-19

喜欢花朵的浓墨重彩,却难舍着淡淡的优雅;道别了喧哗的人群,回到自己的小小世界,总希望自己可以优雅一点。

淡淡的吧!最迷人的笑就是似有似无的,那是最易撩人的美。不觉间就扣动了心弦,值得用一生去追忆和留恋。

本公众号所有图文皆为“麦浪孤帆”原创,未经许可不得私自转用。


外公家的老屋后面种着一片李子树,一直都很丰产;密实的花压低了枝条,倚着、也摩挲着泥墙,不觉间花瓣就白了墙根。

小城的时节中,似乎是忘记了为生活在这里的生灵们安排个冬季。所以耐不住寂寞的李花开得特别的早;腊月里就已经白茫茫一片,弄得因窝在小城中等待着冬的到来而变得有些懒散的梅花都尴尬不已。

因为李树种在老屋后面,非常隐蔽,除了之前就知道并还惦念着它们的人之外是很难发现它们的。

如果不是孩子们叫我给她们捧着的、被捏得皱巴巴的“雪花”拍张照,估计我也不会忆起安静在那里的它们。

其实,我是知道青瓦老屋在身后藏着一个秘密,而且已经藏了好多年。只是想再确认一下花瓣是不是源自那些李树,毕竟此刻还是腊月,这本该灿烂在春里的花来得也太早了些,即使见了花瓣也还是有些不敢轻易相信。

循着孩子们的指向我看到了还在捡拾花瓣的另外几个小孩,他们都蹲在地上仔细的捡拾着闺女口中的“雪花”,并没有抬头。

我问闺女:“那里的树开了很多花吗?漂亮吗?”

她偏着脑袋若有所思:“它们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雪花吗?”

“嗯!?雪花?哦!它们——也是雪花。”我只好敷衍着。

“走,爸爸我带你去拍雪花。”闺女一把捏住我的食指就往拉着我往老屋后面跑,铿锵的脚步吓得发呆的尘埃四散逃离,而我也只好紧着步伐猫腰跟着。

或许孩子们太专注脚旁的“小趣”了,根本没人在意花瓣来自哪里?头顶上的热闹非常的景象倒被他们冷落了。他们都低着头蹲在地上拾“雪花”,只有我抬着头,一时间不知道该把目光留在哪里。

李花香,香的浅;太远了察觉不到,哪怕是顺风的驻足也还是敌不过距离中的遗失。只能在近处仔细搜寻,我找到了它们愿意分给我的那些,细细的品尝起来。

我为了找一个恰到好处的距离来拍照而踟蹰青瓦下的土基墙边,可在瓦沿下很难找到一个即舒服又能赏得尽兴的地方。不是瓦遮了花就是花挡了瓦,浪漫里总难求得相呼应。

只好攀到树下,与屋顶平行的地方。这倒迎来了满目的白,就连瓦沟里也是白色的。小城没有雪,所以孩子们只是听说“冬季的天空会飘落白色的雪花······”而此刻正是冬天、又恰好这些“雪花”是从天空飘落的。我一时间不知道该不该告诉孩子们此雪花非彼雪花,也就只好任由孩子们继续在树下捡拾,再捧到我面前“赶紧拍照”。

风的悄然而至使得花瓣在不经意间如雪花般,飘飘飒飒的浪漫起来。如雪却不冰冷,落在仰着的脸上也只是淡淡的一抹清凉和似有似无的些许香。

孩子们在风中雀跃起来,手舞足蹈的迎接着被风撩落的花瓣;边大声欢呼着“下雪了、下雪了”边勤快的跺起脚,使得之前就沉在脚下落瓣也随着黄土欢腾起来。

孩子们的欢闹吸引来了不少人的好奇,好奇的人们懒散的挪动着脚步从屋里出来,为了少走几步就能看到孩子们而伸长了脖子、努力着让目光划过披了夕阳的金灿灿的土基墙、越过青瓦落在了孩子们雀跃的那片李花丛上。

此刻,人们才开始注意到原来老屋还小心翼翼的私藏了一份春色。于是赶紧将惊喜朝屋里一丢,举着手机就往老屋后面奔、继而身后又是一串举着手机伸长了脖子的人被无形的力量牵向了屋后。

孩子们依旧不在意树上的花团锦簇,还是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捧在手里的“雪花”上。见大人来了,几个孩子赶忙将手里的“雪花”展示给大人们看。只是并没有人理他们,人们只是举着手机攀拽着大团的花簇,硬将美塞进了手机里、又塞进了朋友圈里······

有不甘心的孩子攥着“雪花”走到他母亲跟前,小心翼翼的向母亲展示自己皱巴巴的收获,却被一把推开散落了一地,紧随而来的不是道歉,而是一串数落和这根本不是“雪花”和被塞到手中的一枝刚被折下的带花枝条······

孩子们被“热情”挤出了“雪地”,眼巴巴的看着因大人们的到来而又添了的雪花,攥着小手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我只好退到孩子中间,也捡拾起花瓣。我和他们一样把花瓣捧在手里为他们讲述我在遥远的北方遇见过的另一种雪花。

我遇见过一种雪花,它很美却很冰冷,最害怕人们温暖的呵护。因为它很容易感动,一感动就化了。

我还遇见过一种雪花,它很美也不那么冰冷,你呵护它、它还会给你些许淡淡的清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