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的远方,是每一寸未曾到达;心灵的远方,则是每一瞬牵引你幻想的渴望;岁月的远方,又是每一个你不在意的瞬间被时间驱赶而往的将来······ 本公众号所有图文皆为“麦浪孤帆”原创,未经许可不得私自转用。 窗外是雨,认真、绵软且寒意颇浓的冬雨。停了一天的电,使得能量耗尽的电子设备们终于得以享受片刻“被冷落的时光”。 没电的世界,少了霓虹的精彩,夜幕来得非常隆重。还没等人们反应过来,窗外就已是一片寂然,眼前的一切也突然就模糊了。 角落里裹满了尘埃的那半截蜡烛终于等到了,再次举起烛火之剑去刺裂黑夜的机会。只是昏黄的烛火之剑似乎已蜕去锋芒,变得有些畏畏缩缩的,试探着向黑暗刺了几次,终究没能多往前那么一点点,只呆呆的守着烛芯、守着久违的燃烧……或许,烛火之剑也会怕冷罢。 面对蜡烛孩子们表现出了好奇,在吹灭了两次之后,终于在摇曳着烛光的墙上找到了乐趣,挥舞着小手、努力用影子涂抹起墙面――这游戏我小时候也玩,和弟弟妹妹在父亲用小油漆桶和气门芯做的煤油灯边。 蜡烛顶着的火苗极不安分,只需要碰见微微的鼻息就能叫墙面上的图案摇晃不止,而孩子们的快乐也就在摇晃的手影中堆积得很高很高。 这份幼稚的快乐,竟然能轻易的将并不打算参与其中的成熟击溃。只片刻,自己就不知不觉手舞足蹈着参与其中了。 我们一起讨论并演示如何才能将手指“掰”成狗或者孔雀的样子,也探究怎样才能将“心”更好的表现出来…… 孩子怕黑,对于未知的黑,谁又能喜欢呢?所以我也怕。可夜色触及之处,又有哪里不黑呢?莫非全部都得怕一遍?又一遍?当然,如果执着于将目光丢入漫无边际的黑暗的话。 好在此刻我们还拥有光明,小小的烛火已经让我们创造出了大大的快乐,足矣对抗所有对黑的恐惧。 夜,应该最怕笑声。因为笑声能撕碎所有的恐惧。而此刻,满屋都堆满了笑声,就连烛光触碰不到的黑暗里也是。 关上窗帘,窗外的冷和黑暗就消失不见。烛光依旧小心翼翼,触摸着窗帘也触摸着我们的笑脸。 在冬夜里,靠近过窗的人都晓得的,那里真的凝聚着很多的冷――虽不至于将人吞噬,却足够唤醒一个沉在灵魂深处寒颤的那种。 孩子们对冷的概念很薄,无论什么环境之下,他们更愿意把时间花在找寻乐趣上面,而不是去考虑应该如何去惧怕这个泼洒着思思细雨的冬天。 所以窗帘一拉,冷雨和黑暗就被抛弃在屋外。仿佛一切已和我们无关,剩下的时间我们只需要围着烛光继续着快乐就好。 孩子们继续着手影,然后讲些在灯光下不可能想像出来的故事。关于公主、关于美人鱼、关于蛋糕、关于明天早上吃点什么…… 故事串联的怪诞有趣,在只需快乐的时光里谁回去追究真实?烛光与黑暗本就混沌不清,故事过于真实会不会剥夺了朦胧的好意? 孩子说:“停电真好。” 我问:“你们不怕黑么?” 孩子回:“怕呀!但是更怕你们不理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