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市场惯坏的旅游"供给侧“

 狐眼碌碌 2021-07-19

前不久休假时去了一趟张家界和凤凰古城,觉得国内旅游有点不可救药。我住在张家界核心景区袁家界的一个民宿,环境非常糟糕,房间很脏,黑乎乎的地板可以理解,却连被子也黑乎乎的,墙上有可疑的斑痕,我只好一个晚上和衣而睡。说是为保百龙观光电梯运行,晚上10点钟前还不能开空调,房间里甚至连手纸也没有。

住的是这样,估计吃的不会卫生到哪里去,只能眼不见为净了。早餐只有稀饭加馒头,当然豆腐乳还是有的。为什么不能加一个鸡蛋呢?就算多收点钱,恐怕大家都愿意,毕竟要爬一天的山。最不能忍受的是在门外的禾坪吃晚饭时,四周群山环绕,茂林如墨,月明星稀,清风徐来,很有诗意的样子,却偏偏在住处旁有一个卡拉OK厅,一直鬼哭狼嚎到夜里十一点半。



“人山“和”人海”是旅游最常见的风景

我把这些不以为然的现象写到文章里,激起不少人同仇敌忾,纷纷吐槽,我成了那个抡起板斧乱吹一气的李逵,替他们出了一口腌臜气。其实我自己说归说,并没有太多愤怒。虽然我觉得自己的眼睛越来越挑剔,但心里却越来越宽容,把这些东西数落出来,并没觉得火冒三丈什么的。旅游的问题就像九曲黄河,这些所谓的“弯路”是社会发展过程必然要出现的。有的学费不能不交,有的苦果也必须尝。

我到过一些以风光秀美著称的景点,像丽江、九寨沟、稻城亚丁……张家界也算这种类型。第一个感觉是这些地方美得让人念“三字经”,第二个感觉是人也多得要念“三字经”。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游客涌如潮。几乎每个“稍有姿色”的地方,无论当初如何“锁在深闺”,一旦被开发,立马就会游人如织如蜂如蚁。不敢想象一个地方会漠视市场这种如饥似渴的需求,放着现成的资源不去开发,那简直就是“捧着金碗讨饭吃”,只有傻子才会做。政府也好,企业也好,都不是傻子。说“高大上”一些,政府的职责不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吗?

有人可能会说,那也应该先搞好规划,做好定位,有序开发。这道理人人都懂,但实际上做不到。就像人长大了一口龋齿,后悔小时候不该吃那么多糖,但吃糖的时候只觉得吧嗒吧嗒又香又脆。就说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很多人都觉得楼太多也太高了,要是它还像老照片漓江边那座玲珑小城多好。以前有两任美国总统来玩,估计以后州长也不一定会来了。有人惋惜要是当初把“老桂林”保留着,在另外的地方建新城,现在一定会成为全世界最美最热的景点,而且还会成为最优异的人类文明遗产。

其实几乎所有有点历史的城市都一样,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它们不乏百年铺号、老水井、青石板的街巷,还有各种吆喝和小吃的味道,每个人都觉得应留住这帧风景。这种怀旧可以理解,但丝毫没有可行性。对中国城市发展所有问题的责难,基本都是环境和条件置换后的“事后诸葛”。在四十年来城市化摧枯拉朽的进程中,“拆旧换新”是一条低成本路径,老的不去,新的不来成为不二之选。如果说“老北京”的消失还属于政治因素居多,全国有哪座城市不是在“推陈出新”“除旧布新”中走到今日呢? 


(游人如蚁)

回到旅游出现的具体问题上,不可回避的两个因素,一是人太多,二是发展太快,万流归宗,发展太快还是因为人多。人们往往只看到庞大市场的好处,没有看到它带来发展方式必然的急功近利。甬温线“7·23动车事故”后,有人写文章呼吁“中国你走慢一些,等一等你的灵魂”,文人的矫情可以理解,甚至我觉得这种呐喊弥足珍贵,但才五年时间,“高铁还能再快点吗”再次成为一种“集体焦虑”。GDP从两位数掉到个位数再掉到现在的7%以下,出了多少问题?尽管它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结果,但我敢说没有人愿意速度降下来,大家都梦想有一种方法既能把结构调整过来,又能保持住速度,就像常说的“既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得快”。实际上人们都自觉不自觉地仍然以速度作为最高标尺衡量和评价发展。

人多是造成目前旅游水平低下的最大因素——即使不是唯一因素。袁家界那家农家乐 “令人发指”的服务环境和质量,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游客太多,因为就算是那样的住房,在旺季也很难订到。旅游从某个角度来说,更多的属于一种“精神需求”,要求起码的安全、舒适和尊严,却变成忍受、将就,逃难一样的狼狈。一些景点景区面对蜂拥而至的游客,每日赚钱赚到手抽筋,数钱数得合不拢嘴,他们怎么会有改善服务、提升水平的自觉呢。

庞大的市场需求,“宠坏”“惯坏”的何止旅游行业,国有企业、房地产、制造业、金融、商业,甚至包括淘宝这样的新经济,概莫能外。现在的问题是,这样的好日子快到头了!我在张家界金鞭溪看到稀稀落落的游人,比十多年前那次少了许多。市场阶层越来越明显,需求分野越来越清晰,“需求侧”已经由“大众”向“小众”转型,在同样的性价比下,国外游成为挡不住的脚步。说明传统的旅游消费方式已末日将至,连上海新开张的迪斯尼也感觉到中国不再是“人傻钱多”,嘀咕自己是不是赶了个晚市。在“供不应求”向“供过于求”悄然转型之际,“供给侧”如何想办法搞搞新意思,迫在眉睫。


(凤凰古城大型实景剧《边城》观者如潮)

我理解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很简单:拿出好的产品,满足不再饥不择食的消费者的需求。我在凤凰古城激动不已地看到了去年才推出的大型森林实景剧《边城》,每晚把数千观众粘到剧场里。面对越来越多的自驾游、网上组团游、背包游,像袁家界这种没有规范、没有标准的农家乐,感觉真的是越来越难以为继了。那些自然风光、人文遗址等大众化观光的景区,如果不能与时进,推出个性化的旅游产品,等待着的大概只有“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的鸡肋命运。

(本公账文章均为原创,如欲转载,敬请加微信lsq19650206或邮箱lsqbh@126.com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