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三观不合更可怕的是认知不同

 做内心强大的人 2021-07-19

人常说,理越辩越明。

然而,它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却常常被人忽视:认知不同的情况下,理越辩越乱。

任何人之间的沟通,都要在一个维度,至少,三观和认识在同一个层面。

如果双方的认知不同,再怎么努力沟通,都是白费力气。

01

一位为人很不错的领导生二胎离职后,把微信上是工作关系的人都删掉了。

这其实也很正常,人家已经离职,仅仅是工作关系的联系人也许就没了联系的可能,清除掉冗余的联系人,给自己的微信减负,完全无可厚非。

不过,有个同事就很忿忿不平,跟我抱怨说:“好没有格局啊,删我也不说一声。

我觉得微信本来就是个人的网络工具,决定谁是自己的好友,完全是个人的私事,结果被上升到“格局”层面,我便反驳了几句:

“不同人不同习惯而已,咱没必要用自己的习惯去要求她呀。”

见我这么说,这位又急了,“你现在这样就好比有人被偷了钱,然后不去谴责小偷,反而说被偷的人为什么带钱出门。”

本来我还打算再说些什么的人,听到这句就不想再说什么了。

大家不仅是沟通不在一个频道上,双方对这件事的认知差异巨大,这样交流下去只会鸡同鸭讲,永远说不通对方。

认知不同,是人与人之间看不见的最大鸿沟。

简单来说,你在这边讲A,对方在那边说B,牛头不对马嘴,你埋怨对方不好好听,对方嫌弃你不能理解。

遇到认知不同的人,不必强融,两个人完全不在一个维度上,强行沟通或是试图说服对方,完全是浪费时间。

02

朋友晓丽最近遇到了一件烦心事。

儿子在补习班被一个在过道奔跑的男孩给撞了,眼角撞出一大块乌青。

结果,对方家长把责任全部推卸到晓丽儿子身上。

“你家孩子在前面猛的转身,他俩才会碰在一起的,关我们什么事?”

晓丽听了气坏了,说“那报警吧。”结果对方仍然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客观地讲,如果不是撞人男孩快速地跑,晓丽儿子只是一个转身,不可能受这么大的伤。

对方却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蛮横无理让人很气愤。

不过最后,经过考虑,晓丽决定放弃向对方维权。

一方面,药费数额不高,另一方面,她时间宝贵,有跟对方掰扯的时间,她不知道做多少事情了。

几个朋友听了她的决定都同意她的做法。

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认知不同,沟通就不可能成功,老祖宗留下“吃亏是福”的古训,从某种意义上就是让我们节省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更值得的地方去。

而遇到认知与我们不同的人,哪怕是吃点亏,也尽量不要有什么瓜葛,这何尝不是生活里的一种智慧。

03

公园里,一对关系不错的老姐妹许久未见,在一起聊天。

说起近况,本来是两个都不爱养宠物的人,结果其中一个阿姨最近养了一条狗。

另一个阿姨对此嗤之以鼻,养狗多麻烦啊。

养狗的阿姨娓娓道来,讲起自己以前对养宠物没有感觉,机缘巧合下,养了别人送来的一只宠物狗,慢慢积累了感情,给自己的生活也带来了诸多欢乐。

就在她沉浸在养宠物的欢乐情绪中,讲述完自己养狗的快乐时,对面不养狗的阿姨像是没有听到她说话一样,又问了一遍:

“你为什么要养狗呢?”

养狗阿姨一愣,自己刚说了那么多,敢情都白说了。

她知道对方是无法理解她养狗的事情了,索性说起对方想听的内容:养狗多么麻烦,给生活带来多少不便,准备狗粮、清理粪便等。

这一回,对面不养狗的阿姨才露出满意的笑容:我就说嘛!

我们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生活里的各种喜好,源自多方面,受教育的程度,个人的生活经历,家庭社会背景等。

因此也决定了人认知的不同。阿姨看似转变了话题,却在察觉了认知不同之后,迅速做出改变,不强求理解,顺着对方的话,双赢解决问题,此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也”。

结语

古人云,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

遇到认知不同的情况,避免争辩,及时止损,不言语是最好的选择。

或是及时让思想转弯,为双方找到共赢的沟通渠道,而不是一条死胡同走到底。

觉察认知的差异,并通过智慧的方法解决,才是我们对待认知差异的正确做法。

作者简介:苏青荷,多平台写作者,愿书写胸臆,笔探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