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邬浙雷:​且剪一缕风雅

 攸州刀郎 2021-07-19

图片

邬浙雷,字翼禅。1965年7月出生于浙江定海。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文联委员、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工商银行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篆刻创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舟山市书法家协会顾问。作品曾数十次参加由中国书法家协会、西冷印社主办的:中国书法兰亭展、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楹联书法展、全国新人新作展、全国篆刻艺术展、西冷印社篆刻评展(获奖)、西冷印社国际书法篆刻展等;书法篆刻作品入展1至10届全浙书法大展、在浙江省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上,书法、篆刻作品分获银奖,篆刻作品入选浙江篆刻40家精品展、浙江省篆刻大展优秀作品提名奖。书法作品入展全浙20青年书法提名展。书法篆刻作品入展全国金融书法家协会主办的1至3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获工总行书法篆刻展一等奖。出版有《邬浙雷篆刻作品选》、《中国金融书法名家-邬浙雷作品集》。2012年8月被舟山市文联、市委宣传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2016年被中国金融文联、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且剪一缕风雅
——品读邬浙雷
文雨浪

我和邬浙雷虽相隔千里,五年来因参与总行的各种书法交流活动也仅仅见过四次面,可奇怪的是,我仿佛对他有很深的了解。这种了解,来自于太多地方的相同,如同为工行人,同为书法篆刻人,同为太极拳发烧友等等,因此每次见面都有说不完的话。了解越多,就越佩服他的艺术状态,羡慕他从心底流露出的那种醇厚绵长的风雅。


读邬浙雷篆刻,是品味石上的风雅。
浙雷以篆刻成名,在二十年前我刚刚学印的时候他已经是各大国展的常客了。他的篆刻以工稳面貌示人,但工稳并非平板,无论是线条表现、印式取法还是章法构成,都有一种平中见奇的巧思,都有一种明亮爽快的韵致。在浙江这个自古文风昌盛、当年西泠八家纵横驰骋之地,工稳印风固然喜爱者众,也很容易“泯然众人矣”。但读浙雷的印,我能感觉到他不是在“就近”,而是冷静地极力“趋远”——在黄牧甫等清民大家主基调上往汉印和古玺追靠,“师其所师”。能够坚持这样的取法,本身就是不落俗套。我以为他坚持的是篆刻正本清源的态度。
我曾经见过很多人刻黄牧甫一类工稳印,一遍遍修,虽然最后的面貌也是光洁整齐,但线条精神不振,徒具皮相而已,这样岂能传递创作者随机生发的激情?而邬浙雷刻印,我以为他是工稳的印、写意的刻。
2011年10月,在总行长春培训中心的书画交流会上,有同事写字缺印章,命浙雷当场急就两方。只见他用刀在石上起稿,咔咔就刻,不到半个小时,一方仿汉印,一方仿封泥就出来了。刻完之后几乎不修。我到处找印泥要看效果,他说“不用盖,还可以的”。我不甘心,对几个细微笔画提出了修改意见,他说“不用,特意这样的”。我偷偷盖出来一看,果然效果大好,确实仿古高手。2014年9月,总行组织我们到安徽“送文化下基层”,活动结束那天,我们打包行李准备互道尊重告别时,有人敲门进来,想要浙雷帮忙刻一方印章。浙雷往往抵不住这种“陌生”朋友的盛情。他放下行李,坐在床边翘起二郎腿,拿出刀和石,用水笔在石上画了个小框,写上印稿,不到三分钟就刻好。“当其下手风雨快”,真的是倚马可待!白石老人说:“世间事贵痛快,何况篆刻风雅事也。”浙雷篆刻痛快的背后,是熟练的自信,是真性的流露。


读邬浙雷书法,是品味纸上的风雅。
浙雷写得比较多的是章草。他的章草质朴纯正,不是当前展览机制下通过各种嫁接催生的能够快速入展的章草。他写得沉稳厚实,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我仅仅在民国老一辈文人那里才能闻到这种熟悉的气息。
我一直非常喜欢这种古韵内含的学者式章草。但这种章草何其难也,且不说格调,即便字法,简直又是一门学问。所以我一直视章草为畏途。2016年12月总行举办的二届书协理事会上,我特意向浙雷打听章草有没有速成方法,浙雷耐心示我入门选帖等注意事项,并和我谈起他学章草的经过:十年前,他曾非常喜欢当地一位老人的章草。有一次他无意中路过一个小书店,看到一本王蘧常的章草千字文,顿时惊呆了,这不正是那位老人的章草面貌吗?原来他也是从这里来的。于是这样一学,竟然在章草这个“板凳”上坐了“十年冷”。“其实只要沉醉进去,就不觉得难,反而乐在其中!”浙雷这样对我说。那天会后有书画交流活动,众多工行书法高手挥毫泼墨,场面极为壮观。我忽然发现河北邯郸有位高手写的是章草,立即招呼浙雷一起前去观摩。我至今还记得浙雷看到那位高手章草流露出的惊艳表情。他忙不迭的裁宣纸,请求那位高手赐墨宝,然后悄悄对我说:“写得真好!我取纵式,他取横式,所以更古,很值得我学习!”会后,我们在一起聊天,他突然又说:“我觉得我还是要坚持自己的风格!”这是一种可贵的坚持。章草之外,浙雷也擅长行书、篆书和小楷。但那种章草意味似乎已经深入他的骨髓,而且他的每种书体都保持了一种淡淡的古雅,没有一丝火燥,让人玩味不已。我甚至想,是不是长期的普陀山禅意熏陶,抑或是舟山海风滋润,才让他的书法如此澄静和纯粹呢?


在单位,邬浙雷不争不辩不张扬,我估计是个低调的存在。而业余时间却异常活跃,书、印之外,他还抚古琴,练太极,玩紫砂,藏美石,更是一个风雅深至的人。
曾记得,翻开《中国金融书法名家系列专辑邬浙雷卷》扉页,那张弹琴的照片让我驻目许久:他身披一件皮夹克,双手抚琴,十指挥动间,“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我曾听过他现场弹琴:那次他到岳阳来“送文化下基层”,晚上我们一起到茶店喝茶,他忽然发现店内有一张古琴,顿时技痒。只见他坐到琴前,立即进入了老僧入定状态,天地之间唯我独尊:手指优雅在琴弦上拨动,那种远古深沉而音韵悠长的声音顿时破空而来,让人感觉顿入山林、时沐清风;我也经常在微信上看到他赶赴各种琴会交流的照片,或茶室、或舞台、或寺庙、或野外,参与者众,“良宵引”、“思贤操”、“潇湘水云”、“鸥鹭忘机”光听这些曲名就感觉余音袅袅、内心一片宁静;我也听过他与古琴的故事:几年前,他到扬州待了数周,遍寻制琴师傅,以数万元及为琴师治印,最终换得一床好琴。当然,聊到琴这个话题,他有一个非常让人“反感”的习惯,那就是每次聊到兴起,他总喜欢翻开手机相片库,一张张点开照片,然后一脸得意告诉我“这是王师妹”、“这是赵师妹”、“她们都是我的琴友。”——完全不顾周边我等满是艳羡的表情。某天饭桌上,他又掏出手机,放了一曲古琴《崆峒问道》的MV,并炫耀这也是他一个师妹弹的,“她在家弹这个曲子弹了很多次都找不到感觉,今年她带着琴独自一人跑到崆峒山,在山峰之巅马上找到感觉了!现在她弹的这个曲子已经是崆峒的旅游名片了”“我也想找时间去体会体会。”
曾记得,当浙雷第一次告诉我他也学太极拳时,我第一反应就是他肯定学的是杨式太极拳,因为舒缓、开张的杨式太极拳才符合他的气质。但同时我心底也有点疑惑,因为在我印象中,公园里很多老人锻炼身体就是杨式太极拳,架子而已,不适用。但当浙雷告诉我他学的是传统老架拳式,练习能用于自卫搏击,他曾徒手与二人交手而不落败我立即肃然起敬;如今我们每次碰面,除了谈书法篆刻,太极拳是另外一个必谈话题。当然,我不和他推手切磋,不是因为我功底浅,而是因为他每次总要把人推得东倒西歪才罢手,一点面子都不给。
我一直非常奇怪的是他这么多爱好,时间能够安排得来。浙雷说“确实时间太紧,有时候弹琴一弹就是两个小时,但时间嘛,挤一挤总是有的!”浙雷曾跟我开玩笑:“其实我们都非常幸运,有这么多爱好,至少以后退休有事做!” 因此,我更愿意相信,他所有的这些风雅爱好,是个人的修炼与自持。
最近,我颇喜欢读张充和先生的文集。这位民国最后一位大家闺秀,她历尽波澜依然淡薄的心态,她文气十足风雅精致的书法,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那幅“十年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对联,更让我吟诵良久,唏嘘赞叹。
和邬浙雷相识不到十年,但知己的心意相通又岂能以时间来衡量?
我们都是“微茫”人。愿他和我,都能伴随一缕风雅度此生。


丙申除月望日草于办公室
                                          
文雨浪,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金融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岳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永和书社社员。



邬浙雷书法篆刻作品欣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转载自兰亭雅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