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童黄庭坚

 我的图书馆1m7r 2021-07-19

历史故事新编-37


神童黄庭坚

/墨吟 夏天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年又号涪翁,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诗人。他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是苏东坡的学生,合称“苏门四学士”。他比苏东坡小八岁,他们又是挚友。他出道后与苏东坡齐名,世称“苏黄”。

黄庭坚幼年便勤于读书,聪颖过人。凡读过的书,过目不忘。他舅舅李常经常取书架上的书,随便翻到一页,向他提问。他不仅能背诵如流,还有问必答,将书中的道理讲得明明白白。

黄庭坚七岁那年,有一次漫步田野,看到小溪对岸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悠扬的笛声随风飘入他的耳中,多么悦耳动听。他顿时来了灵感,写下一首《牧童诗》: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前两句写的是所见所闻,有声有色,诗意盎然,尤其“风斜”二字,用得恰到好处。后两句则有感而发,这哪像从七岁孩子嘴里说出来的话呀?黄庭坚小小年纪,就能认识到在名利场中勾心斗角的人们,远不如一个牧童逍遥自在。这实属不易,比起杜牧的“牧童遥指杏花村”来,要深刻多了。

过了一年,八岁的黄庭坚送同村的秀才赴京赶考,写下一首《送别》:

万里云程着祖鞭,送君归去玉阶前。

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

前两句引经据典,祝愿秀才鹏程万里,高中状元,为朝廷效力。后两句说的是俏皮话:如果皇上向你问起老朋友黄庭坚来,你就告诉皇上,此人被流放人间已经八年了。这符合孩子的心理,颇具童趣。“着祖鞭”即拔头筹,典出《世说新语》,言刘琨出征,枕戈待旦,求胜心切,生怕被同僚祖逖挥鞭抢了头功。后以“祖鞭”喻争先。“玉阶前”即朝廷前。

李常不放过任何一个考量外甥的机会。

这一天,他在黄庭坚家,看到院子里鲜花盛开,一棵桑树挺立在庭院中央,枝繁叶茂,立即有了主意。

李常走进书房,见外甥正在伏案攻读,没有打扰他。黄庭坚抬头看见舅舅,十分高兴,忙起身相迎:“舅舅,你怎么不声不响站在我身后呀?”

李常说:“庭坚,刚才我在院子里看那棵桑树,拟了一句上联,却一时想不出下联,你能不能帮舅舅对一对啊?”

黄庭坚说:“好呀,舅舅你说,上联怎么讲?”

李常摇头晃脑,一板一眼吟诵道:

桑养蚕 蚕结茧 茧抽丝 丝织锦绣

黄庭坚知道舅舅是来考他的,用手中握着的笔管敲打脑门,认真思索起来。猛然他从笔管得到启迪,立即脱口而出:

草藏兔 兔生毫 毫扎笔 笔写文章

李常见外甥才思敏捷,这么快便能对出难度如此大的联句,将来必是“千里之才”呀!从此,李常全身心投入,开始系统地栽培外甥。

在舅舅教导下,黄庭坚进步很快。他十六岁便考上进士,被朝廷任命为汝州叶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县尉,踏上了曲曲折折的仕途之路。


夏天墨吟论古今

夏天:古代神童不少,如项槖七岁为孔子师,甘罗十二岁拜相,曹冲六岁秤象,骆宾王七岁作《咏鹅》诗,王勃十四岁作《滕王阁序》……黄庭坚似乎没有被列入古代神童之列,有关他幼年的才华也许只是传说,但他的一生成就,完全是靠着勤奋取得的。“天才出于勤奋”,高尔基的这句话是至理名言。

墨吟:自古至今,被我们称为神童的孩子们,好多不是身体不好,早早夭亡,就是到后来智力平平,没有对社会作出什么贡献。究其原因,一是过早开发了孩子的记忆力,却没有开发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二是相当一部分所谓“神童”,得益于媒体的宣传和炒作;三是家长望子成龙,难免拔苗助长,只关注孩子的智力开发,而忽略孩子的身体成长。一时的出名,却毁掉孩子一生的幸福,是得不偿失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