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单中国史37:北朝的情况(下)

 X6PR 2021-07-20

尔朱荣以杀戮太酷,心不自安,亦不敢在洛阳久居,乃返回晋阳,遥控孝庄帝的朝廷。孝庄帝虽然无拳无勇,但也不甘心做尔朱荣的傀儡。530年,孝庄帝召尔朱荣入朝,暗藏兵器,亲手将其杀死于明光殿。尔朱荣虽死,孝庄帝亦无法善后,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遂起兵攻占洛阳,杀死孝庄帝。尔朱兆没有尔朱荣那样的控制力量,孝庄帝死后,尔朱氏集团就分崩瓦解。到了533年,尔朱荣的旧将高欢举兵攻克晋阳,尔朱氏遂被攻灭。

532年,高欢拥立孝文帝之孙元修,是为北魏孝武帝。孝武帝不满高欢的跋扈,在534举兵讨伐高欢,高欢自晋阳引兵迎战。孝武帝不战而靡,率众投靠割据关中的宇文泰。高欢就另立宗室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孝武帝到关中不久又与宇文泰交恶,宇文泰遂毒死孝武帝,另立宗室元宝炬为帝,是为魏文昭帝。北魏由此分裂为东魏、西魏。

高欢迁孝静帝到邺城,自己在晋阳进行遥控。高欢死后,其子高澄、高洋先后继承他的地位。到了550年,高洋遂废孝静帝自立,建国号齐,是为北齐文宣帝。北齐诸帝皆是荒淫的暴君,高氏内斗亦烈,至577年遂为北周所灭。

北魏立国,进入关中的鲜卑势力本就薄弱。宇文氏执掌的西魏在国力和人口上都远逊于东魏,为了自强只能积极与关陇地区的汉族豪强相合作,故西魏及北周的汉化程度更比北魏加深,其政治走向已接近于汉族的传统轨辙。宇文泰主政期间重用汉族士人,加强鲜卑人的汉化,巩固了鲜卑统治集团与汉族地方势力的结合。针对战事频仍,关中鲜卑兵源不足的问题,宇文泰创立了府兵制,用汉人为兵,扭转了西魏在军事上的劣势。宇文泰死于556年,其时西魏东拒北齐,南夺巴蜀,国力已跃居北齐、南梁之上。宇文泰的地位由其子宇文觉继承,宇文觉年幼,权柄遂入于宇文泰之侄宇文护。557年,宇文护废魏恭帝元廓,拥立宇文觉为帝,建国号周,是为北周孝闵帝。宇文护掌握北周实权,引起孝闵帝的不满。孝闵帝谋诛宇文护不成,反为所害。宇文护又拥立宇文泰庶子宇文毓为北周明帝。明帝亦与宇文护不谐,560年亦被宇文护所杀。宇文护又立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是为北周武帝。到了572年,周武帝遂诛灭宇文护,夺回权柄。周武帝是南北朝最后一位令主,他在位期间北周国势大张,于577年攻灭北齐,统一北方。周武帝又欲灭陈,统一中国,结果未及布置即于578年病死。周武帝的长子宇文赟继承帝位,是为周宣帝。宣帝又荒淫暴虐,北周国势遂转衰。宣帝死于580年,其长子宇文阐继位,是为周静帝。周静帝年幼,朝权遂入外戚杨坚之手。到了581年,杨坚废周静帝自立,建国号隋,是为隋文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