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赏析古诗词意境的表达技巧?

 guanghua4210 2021-07-20

意境是诗词的灵魂

意境,简言之,通过情景交融所形成的艺术境界,从而使读者身临其境,形成共鸣。

下面结合古诗,从客观与主观、动态与静态、反衬与对比三个方面,赏析古诗词意境的表达技巧。

一、客观与主观

构成意境的两要素,一是客观的“景”,二是主观的“情”。如何让情与景水乳交融、浑然天成,形成“境”,则需要精湛的技巧。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述: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出自欧阳修的《鹊踏枝》: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如何赏析古诗词意境的表达技巧?

这是一首闺怨词,写深锁庭院之中的女子,登楼远望,想到自己的男人,出入风月场所,目之所及,莫不伤感幽怨,所见景物全部带有自己的主观色彩,雨横风狂,黄昏春暮,更恼人的是,泪眼问花,花竟不语,乱红独自飞过秋千而去。整首词,以“我”观物,皆着“我”之主观色彩。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去,隐居南山。无车马之喧,保持内心的澄明安定,东篱采菊,优哉游哉。山气氤氲,飞鸟相还。所见景观,没有掺杂自己的主观色彩,完全是白描客观景物,皆无我之境。

如何赏析古诗词意境的表达技巧?

二、静态与动态

通过静态与动态的描写,形成意境,一是以静写静,二是以动写静。

《钟山即事》·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

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

一鸟不鸣山更幽。

整首诗,通过一鸟不鸣,青山更加幽静,达到以静写静的目的。

以动写静,则是更高的艺术技巧。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南梁王籍的这首《入若耶溪》,蝉噪才显得树林更加静谧,鸟鸣才使得山谷更加空幽,是最早以动写静的经典。唐诗人王维的《鸟鸣涧》,更是将以动写静,达到至境。

如何赏析古诗词意境的表达技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山鸟的间或鸣叫,使春山之夜,显得更加幽静。另外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都是以动写静的范例。

三、反衬与对比

反衬与对比,也是形成艺术境界的重要手段。《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这是一首抒发隐逸情怀的古诗,成语曲径通幽、万籁俱寂,都出自此诗。全诗通过对禅院幽静的描写,表现物我两忘,摆脱世俗,寄情山水,净化心灵的愉悦。最后两句,“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运用反衬手法,万籁俱寂之中,钟磬之音回荡,使全诗的意境浑然天成,翛然飘渺。

如何赏析古诗词意境的表达技巧?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通过“碧”与“白”,“青”与“燃”(红)的强烈对比,描写了江碧鸟白、山青花燃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客居草堂、漂泊思乡的心情。

总之,了解了主观与客观、静态与动态、反衬与对比等写作技巧,就能更加主动地去欣赏一首诗词,从而达到美的艺术享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