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玩”的孤独症孩子,社交会更好吗?!

 北医脑健康 2021-07-20
很多家长认为,游戏,仅仅是件无意义的、消磨时间的娱乐活动,所以在空闲的时间里,常常争分夺秒地进行其他的技能训练。
但是,减少游戏的时间,真的能得偿所愿吗?
游戏,对于孩子、尤其是孤独症孩子的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都至关重要,并且是最重要、最自然的学习方式之一。
它不仅能够让孩子享受到其中的乐趣,更能锻炼孩子与人相处、沟通与表达、分享、轮流等待、规则意识、尊重他人等能力。
所以说,当孩子的游戏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对他的社交也一定是有帮助的。
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们理解游戏规则、顺利开展游戏呢?
1

各年龄阶段游戏能力的发展水平
我们把孩子游戏能力发展水平分为5个阶段——
1、 独立游戏阶段
没有人与孩子互动时他会自己玩。
2、平行游戏阶段
两个孩子坐在靠近的地方玩类似的玩具。
3、互动性游戏的阶段
在游戏中,孩子会跟他人分享玩具,而且会适当的等候和轮流。
4、 有配合的游戏阶段
孩子可能会交换对游戏的意见。在此阶段,孩子逐渐的会学会如何尊重别人的游戏,尊重别人的物品和尊重他人,
5、有规则地进行游戏的阶段
这也是对于我们家长来说关注度最高的一个阶段。
孩子会跟他人玩很高阶的社会性的游戏或假想性的游戏,并且其中会涉及到比赛,可能是由孩子们临时编造的游戏,但在游戏过程中是有游戏规则的,且可以经常改变,但孩子会自觉遵守。
需要注意的是,这5个阶段是递增式出现的,当孩子在当前阶段达到一定的水平时,会自发进入到下一个阶段。
所以,我们在教授孩子游戏能力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这5个发展阶段来进行教授,一步一步地来,不要着急跳过哪个阶段,这样会使游戏教导失败,甚至遇到很多复杂的问题。
2

如何根据各个游戏阶段来建立游戏规则
1、 独立游戏
①  准备符合孩子年龄的、感兴趣的玩具
以小马琴为例:首先,我们要示范小马琴的不同玩法:按一按可以发出声音、晃一晃可以亮灯、拿着它在桌上走一走可以玩假扮游戏,然后让孩子观察家长的这三个不同的玩法。
在示范过程中,家长要有丰富的表情和夸张的语言,这样孩子才会觉得这个小马琴很好玩,这个游戏过程很有意思!
②  练习孩子游戏的基本能力,如模仿、观察
当孩子被我们玩的过程所吸引时,证明我们教授孩子观察我们的玩法的方式已经成功了。接下来,就可以让孩子开始模仿大人的动作和表情。最后,我们要撤离他玩玩具的环境,让孩子独立地玩耍。
在独立游戏阶段,游戏规则虽然不明显,但是我们要给孩子示范玩具的玩法,练习孩子观察、模仿和增加独立性,发展替代行为的能力。
2、平行游戏
①  孩子学会分享空间,稍微有一些规则,不能随意走开。
准备好孩子感兴趣的玩具,并且加入一个大人和孩子共同参与游戏。
游戏的最开始,我们要选择较大的空间,让孩子能够接受与人共处的情况,之后再慢慢拉近距离、缩小空间。例如,从卧室空旷处转移到卧室的桌子上或地毯上,让孩子慢慢地学会分享空间,建立空间的意识。
②  建立规则感
在此阶段,我们可以使用辅助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感。
因为在平行游戏阶段,孩子不能随意去拿其他人的玩具或走开,这就是规则。下文我们会详细介绍如何使用强化和辅助来帮助孩子建立游戏规则。
3、 互动性游戏阶段
①  分享能
方式一:孩子没有玩具,但是家长有玩具
这时,孩子会出现想要玩家长玩具的动机,家长要及时捕捉住孩子的这种动机,把玩具分享给他。
注意,我们要给孩子示范分享的过程。比如,主动把这个玩具给他,并询问:“你想玩吗?”当孩子表示想玩时就给予他。让孩子体验被分享的快乐,当他有了这种体验,更利于他往后的分享。
方式二:孩子有玩具,但是家长没有玩具。
当孩子可以接受家长分享过来的玩具,而不是争抢的时候,我们便可以交换角色:孩子拥有玩具,而家长没有。
家长坐在孩子旁边看着他玩玩具,并且表现出很渴望的眼神和动作,然后给予孩子辅助,让孩子将玩具分享给家长。
注意,家长拿到玩具以后一定要表现出非常开心的样子,表情和语气都要有很强烈的变化,并且要给予孩子社会性的强化,告诉他“你的分享让我很开心,让我感到很舒服”。
刚开始,孩子肯定不愿意把他喜欢的玩具分享给他人,所以我们要多准备一些孩子喜欢的玩具,这样他才不会吝啬于分享。
   轮流、等待能力
与教授分享能力不同,我们现在只需要准备一个孩子感兴趣的玩具,这样才会涉及到轮流和等待的情况。
注意,在轮流开始时,等待的时间一定要短,等孩子可以开始等待时,再慢慢增加轮流的次数。
4、有配合的游戏阶段
以“萝卜蹲”游戏为例。
当孩子已经具备了第三阶段的能力以后,这个游戏就可以顺利地进行了,这时我们要考虑增加游戏的人数,可以从玩游戏的两个人增加到三个人。比如,从都是跟大人一起玩游戏,过渡到跟同伴一起玩游戏,然后再慢慢的增加等待的时间。
注意,在游戏中我们要去示范如何关注别人?比如,我们一直看着其他人在做游戏,而不是东张西望,要示范出怎么去尊重别人的礼貌行为。比如,别人在说萝卜蹲的时候,我们不能用语言去打断,示范出礼貌的行为,为孩子尊重他人打下基础。
这个阶段主要锻炼孩子的尊重他人的能力,建立合作意识。
5、有规则的游戏能力阶段
以“老鹰捉小鸡”为例。
在孩子清楚认识到角色间的关系之后,先从简单的游戏规则开始(两个人玩)。比如,先把母鸡的角色撤掉,让家长扮演老鹰,孩子扮演小鸡,让孩子先学会躲避老鹰的技能,我们要提前把每个规则都详细地列出来,让孩子一步一步地去完成。
当两个人的游戏可以顺利进行时,我们再考虑逐渐增加人数:从家长过渡到同伴。
嗨脑仁说
游戏,对于孩子们、尤其是孤独症孩子来说,不仅仅是娱乐玩耍的项目,更能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互动能力、尊重他人、轮流等待、分享等方方面面的能力。
明天,我们会继续为大家介绍:在家庭中,如何在游戏中加入正确的辅助和强化,来锻炼孩子的各方面能力?
——周五微课预告——
荐阅读
《面对欺凌,孩子该怎么办?》
《如何轻松解决孩子的问题行为?》
《孤独症孩子一定有社交问题吗?》
你 可 能 想 了 解

(点击关键字即可获得)
幼儿丨心理 早期干预
ADHD丨辨别  多动症  注意力不集中
生活技能丨生活自理 如厕 自我管理

进入“订阅号”界面,

把北医儿童发展中心设为星标,
获取更多资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